毛玉營
繪本是一種基于幼兒心理的特殊兒童讀物,它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拓展幼兒的閱讀視野,還可以影響到建構游戲的實施效果。本文從幼兒教學出發(fā),針對繪本閱讀與建構游戲的融合設計提出了筆者的一些見解,旨在與更多幼教同仁共勉。建構游戲是近些年活躍于幼兒課堂的一種新型的游戲教學策略,是以“構造”為活動的游戲。建構游戲與繪本閱讀相結合,不僅激發(fā)了幼兒的建構興趣,也讓幼兒的建構擁有了一定的生命力。因此,廣大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繪本閱讀與建構游戲相融合的重要性,并將其視作重要的研究課題,以促進幼兒教育的有序發(fā)展。
一、在繪本閱讀中激發(fā)建構興趣
從傳統(tǒng)的建構游戲組織和設計中可以看出教師的出發(fā)點忽略了幼兒的興趣,即結合所教內(nèi)容進行組織和設計,建構游戲涉及到的主題和內(nèi)容多以教師主觀意愿為主,幼兒長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缺失了興趣的建構游戲,對于幼兒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是沒有任何益處的。隨著繪本閱讀的發(fā)展,繪本閱讀與建構游戲相融合,為當下幼兒教育之路探索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教師可以從幼兒感興趣的繪本中收集、篩選出適合游戲建構的素材,以繪本趣味點帶動建構游戲趣味點,從而切實激發(fā)幼兒參與建構游戲的興趣,切實實現(xiàn)繪本閱讀與建構游戲高質(zhì)量的融合效果。
建構游戲在幼兒教學中雖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是從實際實施效果來說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師多是在游戲建構之前做好了充分的預設,包括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幼兒在教師安排之下按部就班地完成著建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種精準化的建構游戲預設可以在課堂上及時解決幼兒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較好地維護了課堂秩序,但是對于幼兒參與興趣的激發(fā)、構建思維的生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在游戲建構中,紙盒、積木、紙杯、塑料等是比較常見的建構材料,要想讓這些材料煥發(fā)出靈動之才,激活幼兒的建構興趣,教師可以將其與對應的繪本閱讀主題相結合?!赌鸽u蘿絲去散步》是一本暢銷中外的繪本,主要描寫了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故事。風趣簡潔的語言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隨著繪本閱讀的不斷深入,不少幼兒對籬笆、磨坊、雞舍、蜂房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時不時提問:“老師,磨坊是什么呀?”“什么是籬笆呀?”“雞舍是干什么的啊?”通過與教師的一問一答以及多媒體照片的呈現(xiàn),幼兒對即將要建構的目標有了清晰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之上,筆者引導幼兒開始了建構準備和操作,幼兒在游戲建構過程中,會了解雞舍有喂食區(qū)和休息區(qū),模仿安裝是否牢固、籬笆連接是否精準等。最后,隨著建構游戲的開展,教師還可以結合繪本內(nèi)容提出新的問題:“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接下來蘿絲還會到哪些地方散步呢?”通過提問,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建構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建構想象力。
在幼兒大膽想象中,幼兒的建構思維得到了盡情的放飛,他們一邊想象一邊歡笑,課堂上不時傳來孩子們咯咯的笑聲,由此使得幼兒對建構游戲的參與興趣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二、在繪本閱讀中確定建構主題
建構游戲要圍繞一定的主題,要結合主題讓幼兒的建構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在以往的建構游戲設計中,教師對于建構主題設定較為模糊,甚至于直接忽視了建構主題的設定,這就導致幼兒常常在建構游戲中隨意操作,這種缺少目的性的建構很難長期維持幼兒的建構注意力。即便是教師提前設計了建構游戲的主題,也是以一意孤行的方式進行主題設計,根據(jù)教師的口令,幼兒按照教師要求,機械地投身到既定的建構游戲中去,建構游戲成了重復性地堆砌和模仿,幼兒的建構能力根本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因此,在建構游戲開展之前,教師要注重對建構游戲主題的設計,要鼓勵和引導幼兒參與到建構游戲主題設計中,結合幼兒喜歡閱讀的繪本內(nèi)容,實現(xiàn)師生共同設計建構游戲主題。只有這種學生主動參與設計的、貼合幼兒繪本閱讀內(nèi)容的建構游戲主題,才能為接下來高效的建構游戲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麥吉受傷了》這本繪本主要講述了麥吉在受傷后,他的好朋友嚕嚕、貝貝和多利一起努力將他送到了醫(yī)院,在去醫(yī)院的路上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在與幼兒一起閱讀這本繪本的時候,幼兒對繪本中出現(xiàn)的各種交通工具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兒一邊閱讀繪本,一邊好奇:“哇!這輛卡車好帥呀!”“我也坐過馬車呢!不過我是在游樂場坐的馬車?!薄澳憧?,直升機在天上轉(zhuǎn)呢!”慢慢地,對交通工具的討論成了與繪本閱讀相關的重要內(nèi)容,結合繪本閱讀,筆者意識到這是基于繪本的一次建構游戲主題設計的最佳時機,于是筆者快速加入了幼兒的討論。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認識這么多的交通工具,你們知道拖拉機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幼兒1:我知道,拖拉機一定有發(fā)動機,發(fā)動機能夠讓拖拉機動起來。幼兒2:拖拉機有兩個前輪和兩個后輪。幼兒3:拖拉機有座椅,有方向盤還有頂。
教師:你們覺得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拖拉機呢?
在師幼討論過程中,幼兒對交通工具的結構和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為后續(xù)交通工具建構游戲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師幼討論又進一步明確了制作的材料,諸如塑料、蔬果、橡皮泥、硬紙板等都可以作為交通工具制作的主要材料。由此,以教師和幼兒主動參與和設計的建構游戲主題便得以自然生成,幼兒在繪本閱讀中不僅感受到了故事的精彩,更是對于交通工具有關的建構游戲生成了濃厚的興趣,基于此設計的建構游戲主題深得幼兒的喜愛,如此鮮明和親切的建構游戲主題對于建構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均提供了良好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
三、在繪本閱讀中豐富建構體驗
良好的建構體驗源自于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教師僅僅將建構游戲認定為簡單的積木游戲或者是動手游戲,那么幼兒的情感將不會在建構游戲中獲得應有的發(fā)展。要想豐富幼兒的建構體驗,促使幼兒在建構游戲中不僅收獲知識的生成,更收獲到情感的生成,教師就要從環(huán)境著手。繪本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相應的建構游戲,教師可以結合繪本創(chuàng)設與之對應的建構環(huán)境。這樣一來,幼兒所接觸的建構環(huán)境就有了具體的情節(jié),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可以融入更多真實的情感,他們在建構游戲中體驗著繪本主人公經(jīng)歷的環(huán)境和事情,可以較好地激活幼兒的建構情感。
例如,《鴨子騎行記》繪本主要講述了鴨子學騎自行車的全過程,在學車中他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是質(zhì)疑,有的是嘲諷,有的是羨慕,還有的是擔心,但是鴨子一直在給自己打氣,最終鴨子學會了騎車。在以往的建構游戲中,教師常常會把重點放在建構對象和建構材料的選擇上,為了讓幼兒清楚自行車的組成,并能夠用不同的材料建構出自行車,教師會讓常常會讓幼兒對照繪本教材中的自行車,帶領幼兒一起實施建構。但是從以往的建構游戲?qū)嵤┬Ч麃砜?,仍舊存在著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以情感體驗最為突出。在傳統(tǒng)建構游戲中,幼兒更像是一個缺少情感的模仿機器,他們雖然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建構任務,卻難以在建構中生成情感的共鳴。有了繪本閱讀的輔助,建構游戲與繪本中活生生的人物和動物結合起來,建構對象也有了意義和價值。教師想要讓幼兒更好地建構自行車,可以先陪同幼兒一起閱讀《鴨子騎行記》,并將繪本中的一幕幕搬到教室墻壁上,教師為幼兒精選出各種款式和顏色的自行車,將其粘貼在教室四周墻壁上,幼兒也可以將自己繪畫的不同動物粘到墻面上,一時間,教室里到處都呈現(xiàn)出《鴨子騎行記》繪本故事中的情節(jié)。有的幼兒指著一只懶散的貓咪說道:“就是這只貓咪,它說它不會浪費時間去學騎車。”還有的幼兒指著躺在豬圈里的兩只豬說道:“就是這兩只豬,它們嘲笑鴨子愛出風頭?!庇變夯蚴菓崙嵅黄剑蚴遣恍家活?。有了環(huán)境的影響,構建自行車就變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們在構建的時候會思考自己制作的自行車適合的動物?!柏i太重了,我得把自行車制作得結實一點。”“大象個子很高,我得把自行車制作得高一點?!薄半u的個頭最小,我想要制作一款兒童自行車給雞騎。”幼兒的想法多種多樣,在構建游戲中,幼兒收獲到了動手操作的樂趣,也對故事傳遞出來的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
四、在繪本閱讀中增強評價實效
評價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建構游戲生成的靈魂。圍繞建構游戲,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教師從自身視角出發(fā),對幼兒的建構作品進行點評和打分,殊不知這種單向的、被動的評價缺少一定的實效性。在筆者看來,高效的評價教學一定是基于幼兒的自我反思,幼兒在教師評價之前率先完成一個自我評價和反思的過程,才能轉(zhuǎn)變教師對待幼兒作品的態(tài)度,也才能讓幼兒建構的閃光點得以彰顯。那么該如何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自我評價和反思呢?結合與建構游戲相適應的繪本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照繪本圖紙來評價和反思自己的作品,這樣幼兒的評價和反思便有了一個理論對照和依據(jù)。
例如,在閱讀繪本《會飛的帽子》時,幼兒看到了男孩兒頭上的帽子被風吹跑了,男孩兒就此踏上了尋找帽子的旅途,在一天的時間里,帽子給很多人帶來了溫暖,這是一本具有溫度的繪本,深得幼兒的喜愛。在繪本閱讀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材料,有彩筆、粗麻繩、塑料、紙盒、廢舊布料等材料,設計了制作帽子的建構游戲。在繪本內(nèi)容的提示下,幼兒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帽子,他們一邊欣賞著自己的作品,一邊向教師投來期盼的眼神。在對游戲建構評價中,筆者率先讓幼兒對照《會飛的帽子》中的帽子來評價自己的作品?!澳銓ψ约褐谱鞯拿弊痈信d趣嗎?”“如果把你的帽子給這些小動物戴上,你覺得好不好看呢?”“和繪本中的帽子相比,你覺得有哪些不同呢?”“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可以用到哪些材料?”上述幾個問題可以促進幼兒以繪本為基礎,對自己制作的帽子有一個點評和反思的依據(jù)。在教師提問和繪本圖紙引導下,幼兒之間可以自由開展熱烈的討論,在討論中,幼兒逐漸完成了改善和創(chuàng)新過程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他們能夠從幼兒的視角去評價自己和其他幼兒的建構作品,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再來完成接下來的建構評價就會更有針對性,使得評價效果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
基于繪本閱讀的建構游戲設計與組織在幼兒教育中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教師要精心挑選繪本故事,并發(fā)揮繪本的框架作用,有目的地設計和優(yōu)化建構游戲,引導幼兒朝著建構的深度和廣度發(fā)展,從而使得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