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珠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點,教師應優(yōu)化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打造趣味、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要立足文本主題開展閱讀教學,帶領學生從多角度解讀文本主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感知主題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文本主題相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感知主題的欲望。對于學生來說,在情境中更能夠直觀地感知主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3“Festivalsand customs”為例,本單元Reading部分的主題為“Al-ex around the world”,作者“Alex”分享了他參加印度婚禮和里約狂歡節(jié)的經(jīng)歷。本篇文章涉及了不同地方的傳統(tǒng)習俗和傳統(tǒng)節(jié)日,話題貼近現(xiàn)實生活,學生對該類話題也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xiàn)他們熟悉的中式婚禮和西式婚禮的相關圖片、視頻等,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婚禮習俗的區(qū)別,并提問:“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hinese wedding and a western wedding?”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學生思考后回答:“The venue of Chinesewedding is home or hotel, while the venue of Westernwedding is church,outdoor.”等。在交流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對婚禮習俗的興趣。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感受文本介紹的印度婚禮習俗:“In addition to the twowedding forms I introduced above, this article mainlyintroduces the customs of Indian wedding. Let's feelwhat their wedding is like together, OK?”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輕松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內容中,引導學生了解印度婚禮的細節(jié)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索文本的欲望。
二、組織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理解主題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發(fā)散思維,共同探究文本主題。借助有邏輯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文本主題的理解,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4“Scientistswho changed the world”為例,本單元Reading部分的主題為“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講述了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的經(jīng)歷。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概括屠呦呦的形象。學生了解屠呦呦的經(jīng)歷后,思考并回答問題:“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 scientific spirit of perse-verance、a dedication willing to sacrifice and a persis-tent attitude of adhering to the truth”等,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思考,教師可以號召學生學習屠呦呦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這也是本篇文章主題之一。教師還可以圍繞著文章標題“Nobel Prize”提問:“In your opinion,what is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chievement of Nobel Prize?”,學生發(fā)散思維后回答:“I think the Nobel Prize is anaward that can encourage people to actively innovate.ltcarrie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spirit“等。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開展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主題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又能提升其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活動,激發(fā)學生探究主題的欲望。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4“Exploringliterature”為例,本單元Reading部分主題為“The won-der of literature”,主要介紹了文學的奇跡。教師在教學完本篇文章后,學生對文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探究文本主題,教師可以開展“讀書分享會”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作品,談談推薦原因、感悟等。教師在學生分享后可以提問學生:“What new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have you got through this book?”學生結合分享的文學作品和文本主題,進行思考回答。這樣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還能深入地探究文本主題,并加深對文本主題的理解。
總而言之,教師應立足文本主題,不斷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