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梅
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在福州任官時,寫下對楊桃嬌貴風韻的深情迷戀:“憶醉三山芳樹下,幾曾風韻忘懷。黃金顏色五花開,味如盧桔熟,貴似荔枝來?!?/p>
星形的水果不多見,楊桃便是其一,其可愛的外形在閩南地區(qū)眾熱帶水果中顯得尤其突出,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楊桃,又名“五斂子”“羊桃”,于閩南人來說,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常見水果,皮薄如膜,肉脆滑多汁,酸甜可口。
楊桃又有酸、甜楊桃兩個品種,甜的楊桃適合生吃,洗凈后削去五個苦澀發(fā)酸的硬棱、切成星形狀或條狀,蘸酸梅粉或鹽水吃;酸的楊桃草酸澀難啃,一般制作成蜜餞果脯或是糖水罐頭。
兒時,總期盼著夏日的到來,不為其他,只為那夏日里琳瑯滿目的水果,讓人垂涎三尺,其中自然也包括楊桃。
記得剛上小學那時,縣城的中山公園,每逢周末,必定是人山人海,在中山公園的兒童樂園的大門口左手邊的榕樹下,有一攤賣“楊桃汁”的攤位,總是圍著一群學齡兒童,這一群學齡兒童在周末時,與小伙伴們相約或步行、或騎車到中山公園去溜達,只為在炎熱的夏日里品嘗那一杯涼徹心扉的“楊桃清”,一飲而盡后,總能讓人頓感清涼,立馬暑氣全消。
八、九歲那年,為了讓我們吃上新鮮的楊桃,舅舅在家門前的院子里種了一棵楊桃樹,一年四季都開著淡紫色的小楊桃花、掛著翠綠色的小楊桃果,等到楊桃果長大變黃,黃澄澄的楊桃掛滿樹梢,惹人垂涎。那時,最開心的事,就是在某一個夏日午后,吆喝上一群小伙伴,挑著竹竿打著吃。有幸被打中的楊桃,“撲通、撲通”地掉到草地上,一些性子比較急的小伙伴,彎腰撿起楊桃,順手在自己的衣角上擦擦,用指甲在楊桃瓣的邊邊削一削,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一股沁人心脾的清甜伴著果香緩緩地流入嘴里,一股淡淡蜜味,輕輕地觸碰著舌尖,讓人欲罷不能。
吃不完的楊桃,在勤勞、智慧的老一輩人手中,做法各異,吃法不一,可腌可曬。
白糖腌楊桃,是其中一款最簡單省事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楊桃清洗處理干凈,過開水,晾干表面水分,切成條狀,裝到開水消毒過的容器罐里,一層楊桃一層白糖,直到容器裝滿即可,然后把容器密封起來,大概二十天左右,就有一股沁心濃郁的楊桃味。這樣腌制的楊桃可以長期存儲,食用時,用干凈的筷子夾出適量的楊桃條,倒出適量楊桃汁水,兌適量的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15分鐘,加少量鹽調(diào)味,晾涼即可食用。
這是在較早的閩南地區(qū),是一款較為特色的天然飲品,炎熱的夏日里,來上一杯,一飲而盡,涼徹心扉。楊桃汁特有的酸甜味道,至今仍縈繞在舌尖喉根。
熟透的楊桃,綿軟清甜,做成楊桃干更是甜過初戀。
楊桃干好吃易做,又便于保存。楊桃洗凈,瀝干水分,切頭去尾,橫切成合適的厚度,均勻地抹上鹽,放于太陽下或者陰涼處晾曬一天,再將略微曬干的楊桃用清水沖洗一遍,隔水蒸20分鐘,蒸過的楊桃再進行二次晾曬,晾曬過程中要定時翻面,大概兩天左右即可。曬好的楊桃干,要裝到用開水消毒過的容器罐里,加入適量的白砂糖,酸梅粉或者甘草等,再接著鋪一層楊桃干,如此循環(huán),直到容器裝滿即可,把瓶子密封起來,常溫下存放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啦。
曬好的楊桃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酸甜可口。用開水浸泡一下,洗干凈,拌上花生油和生抽,撒上蒜蓉或辣椒末,與清粥,超級下飯,還可以用來蒸豆豉、燜魚、燜鴨子……
楊桃干燜鴨子,也是閩南人的一款家常菜肴,熱鍋后加油,先放入蒜頭、楊桃干爆香,然后加入洗凈處理好的本地鴨肉翻炒均勻后,加入適量的生抽、水、糖、醋、鹽,沒過鴨肉的位置,煮沸后用中小火慢燉?;蚴菍⑦m量的楊桃干填進整只鴨的肚子,縫好后放入開水中煮熟煮透,楊桃濃郁的香味滲透鴨肉,撈起晾干后,就可以斬塊上桌了。咸香的鴨肉混合著一股淡淡的楊桃特有的清香,別有一番滋味。
“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每每吃楊桃,作為楊桃粉的我腦海里最常浮現(xiàn)的正是這首歌。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