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基于“大單元”的語文“大教學”,力圖通過“大主題”“大情境”“大任務”等,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雙減”背景下實施語文“大單元”教學,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能。語文“大單元”教學彰顯了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按髥卧苯虒W,倡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與精神成長、生命成長的同構共生。實施“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樹立“大語文觀”?!按笳Z文”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學科的語文,更要求學生學習綜合的語文、生活的語文?!按髥卧苯虒W,讓學生與語文“深度遇見”。
“大主題”是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綱領。語文“大單元”教學,就是從“大主題”出發(fā),用“大主題”統(tǒng)馭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語文學習。在“大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扣“大主題”,預設“大單元”教學的目標、內容、方式、過程,等等?;凇按笾黝}”,教師可以實施“大單元”教學。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大單元”不同于教材單元,而是一個具有自主性意義的單元。換言之,“大單元”就是一個有鮮明主題的單元。這個單元可以是教材單元,也可以是教材的諸多篇章,還可以是教材的相關單元,更可以是學生學習創(chuàng)生的一個單元,等等。
圍繞“大主題”,教師要精心設計、研發(fā)“大單元”教學目標,規(guī)劃“大單元”教學內容,厘清“大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等。受部編版語文教材編寫特色的啟發(fā),我們認為,確定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大主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比如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其中有兩篇精讀課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逐篇地展開教學。這樣的教學,往往讓學生關注具體篇章的寫作內容,而對于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即關注寫作形式視而不見。筆者在教學中,立足于“寫作技法”,構建主題“大單元”教學。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巧妙過渡”;在教學《海上日出》時,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將事物的變化寫清楚”。在教學兩篇習作范文的時候,重點是讓學生學習《頤和園》《七月的天山》是如何實現(xiàn)地點轉換寫作的。這樣的一種聚焦“大單元”主題的教學,不僅能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文本,更能讓學生習得寫作的技能、技巧,領悟寫作的秘妙。顯然,圍繞“大單元”主題進行教學,能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同構共生。學生走進文本深處,領略文本中的美好風景,同時也學會了書寫心中的美景。學生在欣賞中表達,在練筆中成長。
“大主題”是“大單元”教學的眼睛。從“大主題”出發(fā),學生的主題學習任務得以可視化。教學中,教師要喚醒、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知經(jīng)驗等,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展開自主性的語文學習。借助于“大主題”,促進學生與文本美好遇見。聚焦“大主題”,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有方向,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
實施語文“大單元”教學,不僅要有具體的主題,更要有達成主題的具體教學路徑?!按笕蝿铡本褪沁@樣的教學路徑,它指明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要求、方式等。在“大單元”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大主題”作為導向,以“大任務”作為驅動策略和驅動板塊,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經(jīng)驗,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展開基于語文“大主題”的“大單元”深度學習。“大任務”讓學生的語文“大單元”學習有了抓手,有了具體的“式”。
“大任務”按照其具體的功能,可以分為“挑戰(zhàn)型任務”“探究型任務”“拓展型任務”以及“過關型任務”等。不同的任務,其教學意圖和教學目的是不同的。作為教師,要根據(jù)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研發(fā)“大任務”,讓“大任務”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促進學生語文思維力、探究力、實踐力、應用力的發(fā)展。比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文是《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趯φZ文要素和人文主題的雙重考量,我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煉出了“閱讀與生活”這一“大主題”,將教材主題“有目的地閱讀”納入其中。從語文“大主題”出發(fā),我們設計研發(fā)了這樣的幾個“探究型任務”:逛逛老玩具大院、探秘宇宙生命館、走進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大任務”,不僅指向語篇內容,更指向語文“大主題”,因而這樣的任務既具有輻射性,又具有聚焦性。在“大單元”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充分經(jīng)歷“體驗與講述”“梳理與表達”,讓學生領略語文學習之情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之表達。
基于“大任務”的語文教學,要自覺地提升學生的言語智慧,要將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基本的價值取向。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大任務”的作用、功能,將語文學科的教學與學生精神、生命的成長培育等結合起來,從傳統(tǒng)的“育分”轉向“育人”。
語文“大單元”教學,要以“大主題”為導向,以“大任務”為載體,研發(fā)、設計、開展“大活動”。開展“大活動”,讓“大單元”教學有“法”。在實施“大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教學評一致”的原則。比如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名著單元”,為此我們將教學進度安排在世界讀書日4月23日這一天,更加凸顯了“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教學中,我們以《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書籍為載體,策劃學生的“大閱讀”主題活動。
基于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目的,我們設計研發(fā)了這樣的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如“閱讀欣賞活動”“閱讀知識考級活動”“閱讀手抄報評選活動”“閱讀故事梗概撰寫活動”“閱讀征文撰寫活動”“跳蚤書市活動”等。開展“大活動”,讓學生的語文“大單元”學習有“法”。如在閱讀名著的“大單元”活動中,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撰寫名著故事梗概,能將名著改編成戲劇并展開戲劇排練、表演等。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大單元”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積極的反饋、評價。如在上述“大閱讀”活動中,我們讓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閱讀者,成為活動的策劃者、方案的制訂者;我們還評選出了“最美閱讀者”“書香家庭”等。通過教學評一體化的“大單元”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大閱讀”的積極性,發(fā)掘學生“大閱讀”的創(chuàng)造性。
“大活動”是實施語文“大單元”教學的載體。實施“大單元”的語文教學,不是讓學生簡單地、機械地、被動地接受語文訊息,而是讓學生在教師導引下,積極主動地選擇、加工、處理、完善相關的信息?!按髥卧闭Z文教學是一種深度教學,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自主性建構,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江蘇省泰州市許莊中心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