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明確提出,重視對作文的修改,提高學生之間互相評改的機會。但是,由于當前的初中寫作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在初中寫作中依然面臨著老師的單向評判、學生評價反饋不及時、教師課堂的教學時間限制、與教師互動性欠缺等問題。而新課標指引下初中生自主合作評改作文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使得寫作教學方法變得更加多元,通過變革與創(chuàng)新,糾正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缺陷,使得初中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變得更加高效,從而受到了更多學者的關注和應用。
一、初中作文教師單方面評改的弊端
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著不注重寫作、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批改效率低下等方面的問題。此外,教師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批改學生的作文,但學生卻只重視分數(shù),而忽略了老師的評語反饋,嚴重挫傷了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導致老師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顯得力不從心。
盡管老師可以在初稿完成后對學生作文進行修訂,但是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效果卻微不足道。一方面,雖然學生已經(jīng)對作文有了認識,但是學生卻只是鋪攤直述地完成了作文,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病句的字詞識別問題[1],這完全是學生本身就可以修正的問題。而另一方面,老師通過傳統(tǒng)考核的手段,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批改學生寫作,但是他們卻由于老師反饋的不準確,學生只在乎成績,而沒有認真思考怎樣在老師反饋的基礎上,克服自身的缺點,從而改善自身的寫作能力,也沒有合理利用老師的反饋來完善自己。
初中學生更重視對寫作技巧與語句生動形式的掌握,追求課堂自主性,喜愛集體研討的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約束,教師為完成課堂教學步驟,往往只能采取傳統(tǒng)的作文方式,而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2],這樣導致初中生逐漸失去了對寫作的濃厚興趣,更加害怕寫作。
二、初中生自主合作評改作文的設計
在學生自主修改作文中,老師要進行以下工作:在上課時老師要抽查各個階段學生的作文本,只翻閱,不批閱和修改,以大致了解他們的作文狀態(tài)[3],達到老師心中之有數(shù)。在準備階段老師要做好對作文的自主判斷和自主合作評改的工作,這也是開展自主合作評改的基礎,學生掌握評改的方式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根本。
評改作文的主要特點,是將結(jié)果性考察和表現(xiàn)性考察相結(jié)合。在繼續(xù)沿用常規(guī)評改方式的基礎上補充對學生評論他人作品內(nèi)容的要求,讓學生明確不僅可以評論作品,還可以評論他人的評定方式。老師可針對不同的問題發(fā)表意見,因為學生作品數(shù)量較多而且篇幅也較長,如果對每個學生作品都要有不同的評改,難免會力不從心。如果老師規(guī)定對每個同學的評價必須在規(guī)定字數(shù)范圍之內(nèi),同時避免了重復性的答案,不但會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限,而且在適當程度上還有利于學生的語言歸納力、鍛煉學生積極的思考力。此外,為提高教師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老師也可把每天的自主評改活動分成小組進行,每天一組,各種能力水平的學生均勻分布于不同小組。
在批改活動結(jié)束以后,由學生對照自己的作品,查找自己作文的不足,并加以歸納和反思。然后,老師就可以把一些做得很好的作品張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以便更多的人閱讀和參考。學生在有效參加互評互改過程中既肯定了他人,又反思了自我,學生通過互評互改也打破了以往教師對于評論范圍的局限。在學生有效參加互評互改的活動中,也豐富了自己,把以往的教師單向反饋轉(zhuǎn)化為學生多維、立體、交叉的反饋,使寫作評論從過去學生僅僅重視教師最后的寫作結(jié)果,變?yōu)閷W生能夠更有條理地關注寫作本身,學生在語言建構(gòu)的同時,也豐富了思維。在不斷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中,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美學追求逐步出現(xiàn)萌芽,他們在同伴互評中逐步養(yǎng)成其運用語言的好方法,并能有效地應用到他們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
三、提高初中生自主合作評改作文的對策
(一)定期安排片段作文修改
定期安排篇幅簡短的片段訓練或小寫作,可與同學互批,以便于同學間的及時溝通交流活動,并糾正缺點;也可與左右桌同學互批或男女生分小組互批,由每個組的四五位學生進行,共同推選分組長,如此才能使學生站在各種個性、各種年齡、各種文體的視角下,對作品優(yōu)、缺點評判的意見可能會更充分,更具體化和真實。
此外,每學期我們也可開展一個全班對調(diào)互批,開展全班對調(diào)互批或互改作文。這一方面能夠減少在同學間、上下桌之間、同組班級教師之間習慣性的印象[4],由于印象過分牢固而無法客觀的評判寫作。另一方面也擴大了互改作文的內(nèi)容,從而使得學生各班級之間、老師各班級間互相學習,促進,取他之長,補己之短,培養(yǎng)了他們對寫作從情感認識提高到理性分析的意識,探索出作文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懂得自主合作評改,喜歡自主合作評改,從相互批閱與修改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作文分析、理解與總結(jié)能力。
當學生初批寫作,學生一定會覺得很茫然,無所適從,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進行榜樣引導,使學生知道批什么、如何批。因此老師在初次引導學生通過互批自我互改寫作以前,就應該先精心地設計每一次的作文練習,并擬好文題,再進行作文引導,確定作文要點,然后再仔細地閱覽學生習作,并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好、中、差等不同級別的篇章,將選擇的篇章印發(fā)給學生,與學生共同總結(jié)出批閱與修正的寫作方法。
每一次習作后,老師收上來的初稿,首先要粗略性閱覽,查找普遍性出的共性現(xiàn)象,確定修正方向,并對癥調(diào)整。通過一段時間的側(cè)重練習,學生可以按修改方向提示或修改班級中一篇較優(yōu)秀的范文了。學生修改錯別字、對錯誤標點符號和病句的修改上有了較明顯的改善,目標的完成效率較好,也可以在根據(jù)習作需要中的選擇、框架和中心問題上正確書寫。
(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動機、強化教師的引導功能
關于課程的設計,教師應該給出了大量的課程資料,大多以視頻的形式展示,同時輔以文件、鏈接、PPT等手段加以記憶與積累。針對寫作目標,通過PPT+教師介紹式的教學方法,將所學內(nèi)容納入教學視頻,為學生更好地進行教學練習提供了有力后盾。關于互動設計,筆者針對課程與學生特性,整合平臺功能,促進教師、學生的高效互動。教師應該將全程監(jiān)控互評流程,根據(jù)學生互評的實際狀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并及時進行學習幫助與服務,指導其主動探究,以全面改善學生的學習感受。評價設計上,我們采用教師隨堂測驗、作業(yè)的方式進行,通過設計單元寫作題目、考核試題等,并利用與學生間互評互改的方法,采用老師圈閱等方式考察教學效果。
教師作為寫作課程的組織人和管理者,在學生寫作反饋中應發(fā)揮著指導、溝通和督促的功能。老師不應是令人敬畏或懼怕的權(quán)威評價者和監(jiān)督員,而應是能和學生平等溝通的指導人、參與者、組織人、協(xié)同者和讀者。教學中,老師應當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回應,并及時指導學生朝著合理路線進行討論交流;應當關心學生的學習動向,積極協(xié)調(diào)解決學生之間的問題,以促進其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應當監(jiān)控教學流程,并督促學生各司其職,規(guī)避學生依賴外界,不愿思考的行為出現(xiàn)。在互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配,部分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上比較弱,讓這些作文能力較弱的人互相修改;還可以讓兩個班的學生互相評改,促進學生思想交流。
自主合作互評互改的教學給老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教學和學習的契機,在自主合作互評互改的過程中分析學生寫作任務、設計適當?shù)慕虒W支架促進了學生的真實反饋,適應了當前新課標下寫作課程的發(fā)展走向,是智慧教學在語文學科教育中的又一種創(chuàng)新嘗試,對當前在新課標引領下的教學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寫作上更有價值。
參考文獻:
[1]陳亮.初中作文“四步教學法”實證探究[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0.
[2]喬麗麗.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作文評改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9.
[3]向國淑.初中作文互評互改模式淺析[J].文學教育(上),2016(07):84-85.
[4]盧艷紅.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4(12):55.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2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編號:2022B00252)]
李碧影,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電海中學附屬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