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寧 徐靖茹
摘要: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以描繪山川河流為主,追求意境、氣韻以及情感思想,但受文人畫影響,山水畫形成了重墨淡彩的觀念,影響了色彩的運用和發(fā)揮。吳湖帆在此基礎進行了突破創(chuàng)新,在山水畫色彩的運用和表現(xiàn)上獨樹一幟,將山水畫中的色彩與構(gòu)圖、立意、運筆等相結(jié)合,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畫用色體系。本文在色彩與構(gòu)圖、運筆、立意的結(jié)合三個方面去分析吳湖帆山水畫設色的獨特表現(xiàn)。
關鍵詞:吳湖帆;山水畫設色;表現(xiàn)
一、引言吳湖帆是 20 世紀中國畫壇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在山水畫設色方面突破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偏見。作為海派畫家,他對山水畫設色有著獨特的見解,推動了山水畫設色的發(fā)展。本文對吳湖帆山水畫中色彩的運用和處理進行研究,分析其色彩形式下的審美趣味,運用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對其山水畫設色特征進行分析。
二、吳湖帆生平
吳 湖 帆(1894—1986), 書 畫 署名湖帆,他集繪畫、收藏、鑒賞于一身,有著“南吳北溥”“三吳一馮”的盛譽。吳湖帆出身名門望族,1900 年進入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堂接受教育,隨后進入上海中國公學、蘇州公立中學讀書,再后前往日本游學?;貒?,開始了山水畫的臨摹學習,他從臨摹“四王”起步,董其昌的藝術見解與趙孟頫的“作畫貴有古意”都深刻影響吳湖帆藝術風格的形成。吳湖帆的山水畫用色講究格致、深入傳統(tǒng)、古雅清新、雅俗共賞、見解獨特,推動了山水畫設色的發(fā)展。
三、吳湖帆山水畫設色特征的影響因素
1. 正統(tǒng)文人畫設色觀的影響
吳湖帆生于蘇州名門世家,優(yōu)渥的家庭環(huán)境為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他的啟蒙老師為婁東嫡傳,花卉學惲南田,正是兒時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使吳湖帆選擇了“四王”一路的風格。其 1924 年所作的《臨趙大年水村蘆雁圖》,筆墨稚拙,學趙大年的曠遠渺茫,少皴擦,多空勾填色,近似王鑒的青綠山水。1925 年所作的《溪山秋季》,色彩古雅醇和、清麗沉穆,“尚不脫清人規(guī)制”的款識①,表明他仿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淡青綠筆意?!八耐酢币约澳献谏剿匾暪P墨,對色彩較為忽視,因此色彩在繪畫中的表現(xiàn)力不強,用筆墨體現(xiàn)文人士大夫清淡、雅正的審美趣味。吳湖帆承襲這種觀念,他評價沈周的花鳥時講:“沈石田花卉設色師錢舜舉,以色澤為第一,古、艷、沉、靜四字全備”②,偏向于文人畫的審美范疇。而且在他的畫史和畫理的解說中,經(jīng)常落腳于“四王”的傳承解析。吳湖帆早期的繪畫偏向于中正平和,風格真正的成熟是到上海之后。
2. 海派設色的影響
1924 年,由于戰(zhàn)火原因,吳湖帆由蘇州來到上海,上海貿(mào)易發(fā)達,催生了新的書畫市場,形成海派的崛起,同時“四王”畫派出現(xiàn)衰敗景象,作為當時職業(yè)畫家的吳湖帆不可避免受到海派影響。海派設色善于運用鮮麗的色彩,山水以綠色而不是花青赭石為主調(diào),在煙云雨景,主要用濕筆,不待墨干就加以渲染,頗有煙潤之氣。如《漁浦桃花》(圖 1)中,桃花的顏色并不是純度很大的粉色,而是帶著煙雨朦朧的淡粉,山石并不是濃墨色,乃帶著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在墨色中顯現(xiàn)出青色、紫色,仿佛是山石上草木的顏色,與一旁的桃樹交相輝映。整個畫面空曠平遠,給人以一種豁達之感。在吳湖帆的山水畫中也可以看到“化虛為實”的煙云處理,把留白轉(zhuǎn)換成云。在描繪云的質(zhì)感方面,色彩有寫實之感。
3.“以北潤南”設色觀的影響
吳湖帆早年學習“四王”,而后學習海派,在“四王”繪畫體系當中將海派大膽鮮麗的設色融入其中。他設色的根底在于南宋而又大膽融入了北派的青綠,在他的作品《云表奇峰》中,山的顏色淡雅清麗,在吸收“四王”水墨的基礎上再結(jié)合海派的用色,是一種介乎于青綠和水墨之間的新畫風。他的創(chuàng)新性就在于設色的調(diào)和重組,吸收了北派的青綠而不失去南宋的本色,所以其畫風并不是單純的南北融合,而是以北潤南。
四、吳湖帆山水畫設色獨特表現(xiàn)
1. 色彩與立意結(jié)合
吳湖帆設色山水中的色彩,在表現(xiàn)世間景物的純真之美以外,還能表達思想感情以烘托氛圍,色彩的處理是為意境服務的,可以更好地表明主題,是作品靈魂,乃產(chǎn)生情境的關鍵。吳湖帆的設色山水畫在對自然的體悟上,加上了自己的情感想象。1951 年所作的《漁浦桃花》就是描繪江南三月的秀美景象,春日江南,心曠神怡,漁舟在湖上泛行,花開草綠,儼然進入陶淵明《桃花源記》所描繪的理想世界一般。整幅作品以石青為主,山石色調(diào)則以石青石綠赭石為主。桃花盛開,給一片荒蕪的山野增加一抹亮色,一幢幢小房子隱匿在桃花林中,猶如唐伯虎詩中所說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雖然畫面中色調(diào)較少,但是能夠體現(xiàn)出畫家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同時體會到畫家的思想感情,體現(xiàn)了畫家對于自然界色彩高度抽象概括的能力。畫面含有畫家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情感,情景交融,通過對世外桃源的描繪,借助自然界中的山石樹木、悠然得宜的景色,表達自己對這種閑靜舒適生活的向往,營造了一種“可居”“可游”的意境,與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融為一體,產(chǎn)生共鳴。
吳湖帆的另一幅《春云煙柳》(圖2),為了使春景更加明媚,畫面以石青、石綠為主,山石設色,先用花青、藤黃,再用石青、石綠,局部用赭石打底,再加石青石綠使其略顯褐色。③細細垂柳并沒有顯得厚重,而是用草綠等輕快的顏色去描繪,村邊后屋的綠色樹枝與旁邊的粉紅桃花相映成趣,桃紅柳綠,在朦朧的即視感下,給人一種煙雨蒙蒙之感,讓人不禁想到“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④的美感,使畫面的春感油然而生,令人感慨“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卻入此中來”。
2. 色彩與構(gòu)圖結(jié)合
《云表奇峰》(圖 3)采用“C”形構(gòu)圖,畫面中山石的綠色交相呼應,在遠處的山,綠的顏色較淺,與白云結(jié)合,給人以一種渺茫之感,越往前推進山石的綠色就越重。山峰的布局就是以色區(qū)分,樹的顏色也是一樣,近景中的樹顏色較深,遠景山上的小樹隱隱約約的淺褐色,畫面遠近虛實就表現(xiàn)出來了。畫面左下角的山石顏色以黑為主,但左邊的山石顏色以黑褐色為主。泥土的黃色根據(jù)遠近也是深淺不同。白云在山石之間繚繞,給人一種煙霧縹緲之感?!洞涸茻熈穭t采用“C”形與“S”形構(gòu)圖,中前景的樹干顏色較重,用墨較多,往后推進的樹干顏色變淺,山石的青綠與石頭的濃黑形成明暗對比,山石正側(cè)面采用黑和淺形成對比,畫面左邊粉紅色的花在綠色樹木中形成“萬花叢中一點綠”的效果。綠色的樹枝中帶著粉紅色的環(huán)境色,整體色調(diào)統(tǒng)一,水流與天空的白云茫茫相互呼應,整幅畫既秀潤又清麗。
3. 色彩與運筆結(jié)合
吳湖帆山水畫色彩的表現(xiàn)還體現(xiàn)在色彩的色調(diào)和著色運筆上。高聳的山峰抓人眼球,在山谷中縈繞著白云,中間的山峰被一排排的杉樹掩蓋其中,中間的樹木郁郁蔥蔥,遠處的山水朦朦朧朧,林壑優(yōu)美。見筆墨處,真力彌漫,線條挺拔勁健;渲染敷彩處,蒼潤透亮,沉穩(wěn)厚實。⑤在著色運筆上,吳湖帆并沒有被動填色,而是各種技法交替使用。山石設色通常以赭色打底,在其基礎上加入石青、石綠等顏色,使其略有赭色,山石部分還是一如既往采用皴擦的手法,底部濃墨使山石的厚重感顯現(xiàn)出來。山石表面的顏色,大多用不同程度的墨與石青石綠調(diào)制而成。以沒骨描繪水汽云霧,用留白的方式去描繪浮動的白云。為使白云的浮動感更加逼真,直接將留白與水墨層層浸染,形成煙霧繚繞的效果,或用沒骨烘染,得淡蕩明艷之致。樹石結(jié)構(gòu)處理得相得益彰,遠景和近景也在結(jié)構(gòu)形體的塑造上拉開了關系,氣韻生動”在整幅畫面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4.《云表奇峰》與《云山圖》對比
《云山圖》是清代畫家王時敏所繪,畫面主體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溪流飛瀑時隱時現(xiàn),畫面下半部分,雜樹掩映著一間茅舍,舍內(nèi)一人靜坐,表達文人雅士的情趣格調(diào)。王時敏的山水更注重筆墨的風格,講究筆墨韻致,色彩為筆墨服務,山石黑密厚,以積墨見長,一眼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山石,以此來表達山石的厚重感;顏色以花青赭石、藤黃為主,輔以胭脂石綠等,在顏色方面并沒有創(chuàng)新,反而很少使用色彩,前景的樹木用色較多,也是與大量墨調(diào)和而成,反而掩蓋了顏色本身的作用;山水畫色彩表現(xiàn)程式化,沒有新的變化;運用長短不一的披麻皴,畫面山水布局表達立意,構(gòu)圖繁密,沒有遠近虛實之感,沒有脫離前人畫山水的程式。
相較于《云山圖》,吳湖帆的《云表奇峰》把青綠水墨相結(jié)合,注重虛實對比,在顏色選擇上多用朱砂石、青石綠等,石色水色墨色交融,顏色清新秀雅,山石沒有沉重險絕之感,而是增添了幾分溫雅秀潤,豐富畫面色彩的表現(xiàn)力,一掃“四王”以來色彩表現(xiàn)程式化和纖弱之勢。樹和山石的畫法設色打破了當時千篇一律的特點,體現(xiàn)中國畫抒情寫意的特點。在此之前,山水畫重墨,缺少色彩的表達,吳湖帆的《云表奇峰》在顏色上大膽使用青綠、赭石等顏色,還原山石本來面貌,在技法上多種皴法并用,吸取前人精華,為自己所用,促進了山水畫的發(fā)展。
五、結(jié)語
中國山水畫在明清之前主要受到文人畫影響,表現(xiàn)出重墨淡彩的色彩處理,形成以用墨為雅、用色為俗的觀念,影響了色彩的運用和發(fā)揮空間。吳湖帆在山水畫設色創(chuàng)作上選擇多樣的色彩,并且大膽革新,使色彩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而且還將色彩與立意、構(gòu)圖、運筆等有機結(jié)合,形成完整統(tǒng)一體,達到色墨交融的藝術境界。
注釋:
①②陳雪春 . 淺析吳湖帆山水畫中設色的傳統(tǒng)性 [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12).
③李婷 . 現(xiàn)代青綠山水畫的繼承與發(fā)展研究 [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④韓愈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⑤黃白雨 . 吳湖帆《云表奇峰》辨?zhèn)?[N]. 中國文化報,2009-5-14(07).
參考文獻:
[1] 黃戈 .“漫施朱粉堆金碧”——吳湖帆山水畫設色風格生成管窺 [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88-92.
[2] 吳遠菊 . 從《云表奇峰》看吳湖帆山水畫風格之變 [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3(04):70-72.
[3] 賈麗 . 以色揚境——吳湖帆設色山水畫中色彩的處理 [J]. 中國教師,2009(S2):305-306.
[4] 張巧燕 . 飛瀑青黛光 沓障凌蒼蒼——吳湖帆《廬山瀑布圖》賞析 [J]. 收藏家,2020(01):21-22.
[5] 郭琛薇 . 吳湖帆山水畫設色風格研究 [J]. 大眾文藝 ,2016(05):121.
[6] 張怡 . 吳湖帆山水畫研究 [D]. 昆明:云南大學,2019.
[7] 陳雪春 . 淺析吳湖帆山水畫中設色的傳統(tǒng)性 [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12).
[8] 黃戈 . 吳湖帆山水畫中的海派因素 [J]. 藝術·生活,2006(02):27-28.
[9] 黃戈,金寶敬 . 錯采鏤華韻嫣然——海派畫風對吳湖帆山水畫設色之影響 [J]. 榮寶齋,2007(02):84-91.
作者簡介:王寧寧(1999.9—),女,漢族,山東德州人。新疆藝術學院 2021 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美術研究
徐靖茹(1996.4—),女,漢族,山東棗莊人。新疆藝術學院 2021 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美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