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位列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其判詞云: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
香菱本名英蓮,甄士隱的女兒,三歲的時候被拐子拐賣,后被薛蟠從馮淵的手中搶走,做了薛蟠的妾,馮淵并因此送了性命,其命運(yùn)不可謂不悲。故脂硯齋批曰,英蓮“設(shè)云‘應(yīng)憐也”。
香菱之死,主要是因為受薛蟠后娶的夫人夏金桂的欺凌,所謂“自從兩地生孤木”,兩“土”一“木”即桂,后續(xù)者理解沒錯。但論者一般認(rèn)為,香菱之不幸,還不單是被夏金桂欺凌致死。她幼年被拐賣,連自己的生身父母為誰都不知道,后來又成為薛蟠之妾,而薛蟠又是一個呆霸王,胡作非為,打死人命而逍遙法外,根本不懂得憐香惜玉,香菱是不幸之中最不幸者。寶玉就持這種觀點。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寶玉就暗想:“可惜這么一個人,沒父母,連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賣出來,偏又賣與了這個霸王?!碧嫦懔馔锵?。
實則香菱之嫁薛蟠果不幸耶?此事很難說。表面看,香菱若嫁馮淵,小門小戶,家道也還殷實,又是正室夫人,似乎是不幸之中最理想者。但這都是揣想之詞,結(jié)果如何難以逆料。況且馮淵原好男風(fēng),大概也不是消停角色,加之家族人丁不旺,勢單力孤,香菱只怕也幸福不到哪里。嫁與薛蟠為妾,至少在夏金桂進(jìn)來之前,薛姨媽疼愛她,寶釵也呵護(hù)她,賈府上下也沒有人排斥她,大觀園姐妹都尊重喜歡她,衣食無憂,未必就不如嫁馮淵為妻。當(dāng)然這也都次要,關(guān)鍵還得看她和薛蟠的感情,看她對薛蟠的感受,感情有了,其他可不在乎。
薛蟠和香菱感情怎么樣?書中并沒有多少正面的筆墨,后四十回有所涉及,但不能引以為據(jù)。倒是第四十七回,薛蟠挨了柳湘蓮的打后,“香菱哭得眼睛腫了”,可以見證香菱還是在乎薛蟠的。雖然說“嫁雞隨雞,嫁狗跟狗”,香菱翻不出薛蟠的手掌心,但悄悄地眼睛都哭腫了,這可不是裝得出來的。我們只見黛玉為寶玉哭腫過眼睛,別人還沒有,這是否說明香菱還是“愛”薛蟠的?我之所以要在“愛”上打引號,一是因為這個詞對于香菱來說,可能根本不存在,不理解;二是怕用得太重,太現(xiàn)代。那個時代也許是“疼”。如果聯(lián)系后面“情解石榴裙”,香菱囑咐寶玉:“裙子的事可別向你哥哥說才好?!焙孟裼悬c曖昧,有點怕薛蟠吃醋鬧事,但另一心理也還是對薛蟠的尊重。尊重而又接受寶玉的殷勤,實乃女孩微妙心理,是對寶玉的回應(yīng),私心里大概不無小小的喜悅與滿足,也許還有些微“越禮”的緊張和快感。說到底,都是少男少女的朦朧情感,并無邪念。
如今倒要看看薛蟠的為人,因為這關(guān)系到香菱的幸福指數(shù)。一般人的觀點,似乎嫁了惡人就是不幸。薛蟠到底怎么樣?以前的論者將其劃入了“壞”的陣營,是“地主階級的惡少”。其實這有些過。關(guān)于薛蟠的評價,我倒是同意臺灣學(xué)者蔣勛的觀點,他不過就是一個缺乏管教的調(diào)皮蛋,并非成心壞到哪里。前八十回,他的最大劣跡是打死馮淵。但打死歸打死,他并沒有存心逍遙法外,他之上京根本不是逃,是預(yù)先安排好了的,計劃中的事。他根本沒想到打死了人要償命,這就是典型的頑劣不懂事。他還與一幫狗肉朋友大鬧學(xué)堂,雞飛狗跳,說到底也還是缺乏管教。寶玉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獨(dú)獨(dú)原諒寶玉,而深責(zé)痛恨薛蟠,是何道理?倒是薛蟠說得對:“真真的氣死了人了!賴我說的我不惱,我只為一個寶玉鬧的這樣天翻地覆的。”寶玉挨了父親的打,眾人都怪薛蟠,連薛姨媽和寶釵也認(rèn)定是薛蟠說漏了嘴,薛蟠氣急敗壞地要將寶玉打死,然后替他償命。薛蟠爭取的是“平等地位”,他賈寶玉是上等公民,我薛蟠就當(dāng)承接污水不成?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所以薛蟠的“反抗”,應(yīng)該引起讀者和評論家注意。
除了上述“劣跡”,讀者最不能寬宥的便是薛蟠的粗俗,沒有文化教養(yǎng)。如此“下三濫”之徒,如何配得上香菱?此事當(dāng)指第二十八回中薛蟠行酒令。薛蟠的酒令粗俗不堪,甚至連“一根雞巴往里戳”都出來了,誰能原諒?
其實話不能這么說。薛蟠粗俗不假,但粗俗而不下流,不過是取樂,活躍活躍氣氛,免得酸文假醋的無聊。如果說薛蟠的酒令不過是大實話,有生命意識,人性關(guān)懷,那是抬高了他。但他對雅文化的解構(gòu)只怕真的是自覺的,他偏偏要來點惡作劇。薛蟠雖不讀書,耳濡目染,并不是不能文雅,他能說出“女兒喜,洞房花燭朝慵起”,并不是不可思議的事。但他不能這樣一味“文”下去,裝模作樣不是他薛蟠,作者借此既畫活了薛蟠的嘴臉,同時也不無對“雅”文化的揶揄??纯春竺妗扒榻馐袢埂崩锵懔鈱氂竦脑挘骸斑@又叫做什么(指寶玉埋葬夫妻蕙與并蒂菱)?怪道人人說你慣會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你瞧瞧,你這手弄的泥烏苔滑的,還不快洗去。”語氣里有關(guān)愛,有嗔責(zé),但也有對寶玉行為的不以為然,認(rèn)為寶玉葬花是“肉麻”之事。這顯然有薛蟠的立場和價值觀。比較起來,薛蟠更有丈夫氣,香菱不排斥寶玉,但分明習(xí)慣薛蟠的爽快率真。香菱之伴薛蟠,并沒有我們所想象的委屈。
薛蟠除了頑劣之外,倒很有些可愛的地方。他孝敬母親,寵愛妹妹。妹妹讓他弄幾簍螃蟹,他二話沒說就照辦了。跑出去學(xué)做生意,居然曉得給家里人帶回禮物,還居然能弄些小玩意來迎合妹妹的趣味,儼然一個大兄長的模樣。
最好玩的是他和柳湘蓮的調(diào)情。柳湘蓮騙他出去,說:“既如此,這里不便。等坐一坐,我先走,你隨后出來,跟我到下處,咱們替另喝一夜酒。我那里還有兩個絕好的孩子,從沒出門。你可連一個跟的人也不用帶,到了那里,服侍的人都是現(xiàn)成的。”薛蟠聽了,“喜得酒醒了一半”,說:“果然如此?”湘蓮道:“如何!人拿真心待你,你倒不信了!”薛蟠忙笑道:“我又不是呆子,怎么有個不信的呢!”自己分明是個呆子,卻偏偏要說自己不是個呆子,叫人忍俊不禁。而后來遭了湘蓮的拳腳,他的話更呆:“原是兩家情愿,你不依,只好說,為什么哄出我來打我?”并不求饒。湘蓮說:“你認(rèn)認(rèn)柳大爺是誰!”薛蟠不過說:“現(xiàn)在沒什么說的。不過你是個正經(jīng)人,我錯了?!薄板e了”云云,不是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是認(rèn)錯了人。湘蓮讓他服軟才饒他,他只說:“好兄弟?!庇忠蝗?,他說:“好哥哥?!庇謨扇?,他才說:“好老爺,饒了我這沒眼睛的瞎子罷!從今以后我敬你怕你了?!辈粌H呆,還有幾分俠氣。
這樣的人并無大惡,還有點可愛,所以不打不相識,后來柳湘蓮倒與他成了朋友。湘蓮因尤三姐的事出家后,薛蟠認(rèn)真托朋友尋找,還真心嘆息,是個仗義之人。有孝心,懂得關(guān)愛妹妹,講朋友義氣,知錯能改(被打后出門學(xué)做生意),這樣的人能壞到哪里?看來對他的批判,皆是先入為主的階級觀念作怪,是不能不辯的。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寶玉、黛玉如此,薛蟠、香菱豈不也是?寶玉、黛玉斗不完的嘴,慪不完的氣,薛蟠、香菱倒是沒有。表面上薛蟠斗雞走狗,未以香菱為意,但此二人倒的確頗有共通之處。二人的共同點就是呆。薛蟠的呆有如前述,脂硯齋口口聲聲稱他為“呆兄”,呆得有幾分可愛。香菱呢?也呆得可以,第六十二回回目就有“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這是作者給她的定評。在《紅樓夢》中,大凡有點呆氣的人都可愛。寶玉、黛玉的癡,湘云的憨,薛蟠、香菱的呆,莫不如是。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受了莊子的影響,《莊子》中,大凡畸形病態(tài)者都是作者肯定的。我想這不是他們有嗜痂之癖,實乃討厭機(jī)巧之故。
王蒙說香菱乃《紅樓夢》之重要角色,但性格并不鮮明,誠然如此。但第四十八回的“苦吟”和第六十二回的“情解石榴裙”,還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第四十八回,作者將一個為詩而“魔怔”的女孩活現(xiàn)于紙上,處處都是靈動之氣。
香菱先是“迷”:“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他數(shù)次睡覺,他也不睡?!焙笫恰鞍V”:“香菱聽了,喜的拿回詩來,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坐臥不定。”再是“呆”:“香菱聽了,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lián)竿?,來往的人都詫異?!弊詈蠛喼笔恰澳А绷耍骸耙蛞娝⒚脗冋f笑,便自己走至階前竹下閑步,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別視。一時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閑閑罷。香菱怔怔答道:‘“閑”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韻了。”可笑可嘆!
試想兩個呆子在一起會怎么樣?一定少不了笑料,也當(dāng)會有幾分情趣。如果中間不殺出個夏金桂來,香菱和薛蟠有何不痛快的?香菱人生本有另一面,只可惜命運(yùn)弄人,最終逃不過悲劇的結(jié)局。
討論香菱和薛蟠的關(guān)系,我的結(jié)論是,曹雪芹的寫作是來自生活,不是來自觀念。我們讀《紅樓夢》也應(yīng)該從生活出發(fā),不能拿現(xiàn)成的觀念曲解作品。香菱人生是悲劇的,但悲劇的主因不在薛蟠。相反,沒有后來夏金桂的迫害,香菱是可以過得平靜,甚至快樂的。而夏金桂能興風(fēng)作浪,除了她的丑惡本性,封建婚姻制度也給她提供了條件。
所以《紅樓夢》的矛頭并非完全針對個人,而是意在引起讀者更深廣的思考。這才是《紅樓夢》價值之所在。
夏元明,1957年出生,湖北浠水人。黃岡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教授,文學(xué)評論家。喜歡閱讀廢名、汪曾祺等人的抒情小說,撰寫過數(shù)十篇論文,發(fā)表于全國各地報刊。愛好詩歌及古典小說,出版過《中國新詩30年》《田禾新鄉(xiāng)土詩鑒賞》及《小說紅樓夢》等專著。偶寫散文,有散文集《滿架秋風(fēng)》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