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劍
成都印象
我是外地人,對成都談不上有多少感情,雖然也常常能感到它的好。每天上下班必經(jīng)過一條小街,街兩旁是違章搭建的各式店鋪:小吃店、五金店、發(fā)廊、舊書攤……鱗次櫛比。街面不寬,零星的幾棵小楊樹,光禿禿的枝杈,靜靜的。有時我會看見一些人從菜市場里走出來,互相打著招呼,或者停下來說兩句話,他們都是老街坊了。我喜歡聽這些人說話,這些蒼老的聲音從不同的嘴巴里跑出來,活生生的,帶著呼吸和熱氣。城市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的小,小代表細(xì)節(jié)、溫情、真實,到底是貼己的。那是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于其中,慢慢感受它的細(xì)微和妙不可言。
每天從百花潭公園過,看見許多人休閑地坐在里邊喝茶或者打麻將,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他們是幸福的人,要不,無論如何也是靜不下心來在這閑坐的。事實上就是這樣,許多人因了成都的種種便利而選擇了在成都居住,這像那句廣告語:“住成都,好安逸?!?/p>
無夜不成都
一個城市的生活態(tài)勢,跟它的生活節(jié)奏密切相關(guān)。對于成都而言,確實跟別的城市大不相同,那就是在一天24小時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熱鬧,白天有白天的風(fēng)情,晚上又有晚上的韻味。
簡單地說,從早上開始,鮮活的生活啟幕,到上下班,也是不會忘記生活,而到了下班之后,成都人的生活從“公眾”開始變?yōu)椤八较怼薄8饔懈鞯耐娣?,不一而足,熱鬧熱鬧、活色生香、探險刺激……生活的沸點在這一撥撥活動之后持續(xù)升高,直達(dá)第二天的凌晨,能吃喝玩樂的地方依然燈火通明,好像是一個不夜城。笙歌艷舞之后,回家,第二天繼續(xù)瀟灑上班。如此每天地循環(huán)往復(fù),似乎沒有了疲倦,也似乎少了一種孤寂和來自生活的壓力。其實,這都是表面上的成都,更多的是顯示成都這座城的活力。
調(diào)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諸多的城市,不難發(fā)現(xiàn),六點以后,有的還在繼續(xù)上班,有的在回家的路上狂奔,更有的是把生活從平時轉(zhuǎn)移到周末,但在成都就不一樣了:日子是分段過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而更多的是相互獨立。各有各的精彩不說,就是簡單的生活,也能過得十分精細(xì),這是因為每個成都人都是生活哲學(xué)家,在平凡處發(fā)現(xiàn)生活的偉大,因此,專家得出結(jié)論:成都比倫敦、紐約快捷10倍。這也是成都人最具幸福感的地方。
更多的時候,我們對城市的觀感是直接的、敏感的,對城市的喜好則來源于它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意義。這樣看一個城市是不是有活力,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帶給人們更多的快樂,而不僅僅是城市GDP。城市快餐化,越來越缺少個性,這樣的城市大概很容易被人遺棄。
著名美籍華人學(xué)者林中明說:“在成都,任何一個地方在幾分鐘的距離內(nèi),都能找到美食,這個休閑花費的時間短啊,和倫敦、紐約那些地方相比是1:10的比例;其次,成都的美食啊旅游啊消費啊價格都很低,這就使得老百姓都能享受休閑,這個和海外的比例是1:10;最后一點,選擇多啊,有各種休閑方式供你選,只需要花在海外1/10的價錢就能得到10倍的選擇?!?/p>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六點以后,成都人的生活方向是怎么樣的一種快樂狀態(tài),是少有人探究的。而這種狀態(tài)是一直持續(xù)到深夜,其內(nèi)核包含的更多的是:城市帶給我們的是分享生活。這在其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成都就辦到了:運動、娛樂、美食、美女……都一一出現(xiàn),這不是簡單的亮相,而是精彩的華章,成都人可謂是真正的生活私享家。
坐在九眼橋邊,看薛濤已成過眼云煙,那些遠(yuǎn)去的船只,也早已不見。那時的成都,是不是跟今天有些相似,只是轉(zhuǎn)換了形式?我不時地猜想、判斷,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里,是不是生活才有意義,這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我不知道,還有比這個更美好的事情嗎?
耍在成都的風(fēng)景里
成都?xì)夂驅(qū)儆诤Q笮詺夂?,溫潤的天氣加上長期以來少有水旱天災(zāi),這種相對安逸的生存環(huán)境在給成都人提供了豐富的物產(chǎn)的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安全感,這就促成了成都人那種悠閑與平和的心態(tài)。在成都,人與人和諧相處,哪怕是戰(zhàn)亂頻仍的民國,成都人也是過著祥和的日子。李劼人的《大波》和車輻的《錦城舊事》對當(dāng)時的成都人的生活有真切的描?。阂贿吺菓?zhàn)火連天,一邊照樣有人喝茶聊天。這樣的性情當(dāng)然使成都人好耍起來。
如果沒有地理優(yōu)勢,怕是再喜歡耍的人,也無法好耍起來。一個都江堰,使成都人富庶,有了最基本的物質(zhì)基礎(chǔ),而它的歷史功績遠(yuǎn)遠(yuǎn)大于長城對一個區(qū)域的貢獻(xiàn)。說起長城,從它建立的那一刻,這個工程就沒有起到應(yīng)有的作用:從來就沒有擋住胡人南下而牧馬;沒有擋住女真族的長箭;沒有擋住蒙古人的鐵騎;也沒有擋住滿洲八旗兵的長槍。長城更多的是一種擺設(shè),是一種裝飾。而都江堰,如果不是以今人都嘆為觀止的智慧,因勢利導(dǎo)、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岷江之水,桀驁不馴的大自然不可能長期為人類服務(wù)。
對成都人而言,到國外耍天遠(yuǎn)地遠(yuǎn)的,在城市里耍太鬧,不如到鄉(xiāng)村轉(zhuǎn)轉(zhuǎn)……畢竟,風(fēng)景在成都幾乎是無處不在的:連茶館里、餐廳里都能體驗到風(fēng)景的感覺,周邊就更不用說了。至于說都江堰、青城山,再遠(yuǎn)一點的峨眉山、樂山大佛,更遠(yuǎn)一點的九寨溝、黃龍,去耍也成,但要耍出幾分味道來,也是不大容易的。
在十大古鎮(zhèn)中暢游,是成都人周末的最佳休閑方式,不管自家有沒有車子,都不要緊,大不了去汽車站趕個車子過去,都能當(dāng)天殺(跑)個來回,而且是既能看到風(fēng)景,又能品嘗當(dāng)?shù)氐拿朗?,何樂而不為?去洛帶古?zhèn)嘗嘗客家的傷心涼粉;到平樂古鎮(zhèn)去體驗山林之趣;去黃龍溪古鎮(zhèn)吃地道的黃辣丁;去街子古鎮(zhèn)品嘗三絕(葉兒粑、凍糕、豆腐簾子);到安仁古鎮(zhèn)流連公館文化……
最經(jīng)濟的就是跑到農(nóng)家樂去耍。成都周圍的農(nóng)家樂,不管地方大小,只要好耍好玩,吃得巴適,就有客人上門。農(nóng)科村是成都農(nóng)家樂的發(fā)祥地,有六十余家成規(guī)模的農(nóng)家樂,但因為距離太遠(yuǎn),這幾年,成都人少去了,羊西線、南沿線的農(nóng)家樂火了起來。為什么會這樣?鄉(xiāng)村魅力對于都市人群來說,并不只是換一個地方,而是換一種體現(xiàn)價值。更因為成都人愛耍,要耍得合算,耍得有質(zhì)量。
現(xiàn)在,農(nóng)家樂是成都人的鐘擺,在那里一天的吃喝玩樂才不過是幾十塊錢,對每個老百姓而言,都是消費得起的。? 若追究起成都人為何好耍,不能不說成都的生活太安逸了,節(jié)奏太緩慢了(都說成都人的一天有26小時)……甚至在成都給人一種錯覺:你不耍就找不到如何打發(fā)時間的辦法。對成都人而言,時間是拿來“浪費”的。這“浪費”不是消極地浪費,而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人生樂趣。
方言溫潤著這座城
成都是個很詩意的城市,連語言都不例外。剛來成都那陣兒,常??匆娨恍┤耍蛘哒f是懂成都話的人,對李伯清的散打評書聽得津津有味,有時笑得人仰馬翻,有時又會很沮喪,那種動情處是別人體會不出來的。而那種神情總讓我覺得古怪,那時,我還不懂得方言的妙趣,只是莫名其妙地看著他們。后來,教我們公共關(guān)系的劉老師喜歡用成都方言講課,很逗,也很風(fēng)趣。我以為他的講課是不亞于李伯清的語言的。他說,有女娃子(學(xué)生)趁教師節(jié)來家里搞促銷,已接待了好幾位了。女娃子先是說祝賀教師節(jié)的,然后委婉地把她的化妝品推銷了出去。女娃子說,用起來很安逸噻,這只對老師才優(yōu)惠的哈。其實,他知道這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當(dāng)然,那種妙處是無法形容的了。這“安逸”恐怕只有成都人才體會得出。
成都方言的生動不僅表現(xiàn)在風(fēng)趣上,更有不少形象的說法,比如人力三輪車,在許多城市或者只會講普通話的人大都是這么叫的,成都人卻叫它耙耳朵。初聽,很奇怪,后來才知道,那是和成都男人體貼女人有關(guān)。不過,最近成都市取消了耙耳朵,如果它從此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的話,這個詞語也會丟進(jìn)歷史了。在街邊聽成都人說話是很舒服的事。成都人很少打架,即便是兩個女人因什么事吵了起來,也甚溫和,好似不是為了吵架而是比賽口語似的。因而邊上會圍上一些人,他們也不去勸架,只是聽,依然能聽得津津有味,這恐怕便是成都方言的魅力了。
在方言中,成都人的罵人很有些含量,常用借代和指代,不直接用臟字,自以為如此就不會有辱斯文。比如說人傻,不好直接說傻,便取了“傻瓜”的后一個字,“傻”字隱去了,說“瓜”就等于說“傻瓜”。另外,罵人的詞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義,跟各人說話時語氣相關(guān),比如一個“瓜娃子”,就有好幾種意思,成都人說誰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種意義: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經(jīng)有問題;二是此人不聰明,反應(yīng)比較遲鈍;三是此人是最喜愛的人,瓜娃子是對他的愛稱。這個詞跟罵女人的“瓜婆娘”相類似。同樣的詞語還一個是“寶器”,原是說珠寶玉器,但在成都話中,它是介于罵和未罵之間,看似咬牙切齒,卻沒有傷人。兩人爭執(zhí),只消一句“寶器”出口,多半是鳴金收兵的。至于你瓜娃子之彈(tan)中的“彈”是跟“瓜”意思相近。由“瓜”引出的詞語還有“瓜稀稀”“瓜不稀稀”“瓜眉瓜(日)眼”“倒瓜不精”等等。
成都人的口頭禪也很有趣,吃飯不叫吃飯,叫做“殺館子”。成都人長掛在嘴邊的詞是“不存在”。再嚴(yán)重的事體,一句“不存在”,煙消云散。稱贊人就來一句“好安逸”,足夠好。成都女子的一句“好煩哦”,軟軟的聲音,并且說得有些嗲聲嗲氣,尾音不絕,不曉得讓多少男人神魂顛倒。
如果用溫潤來形容成都方言的魅力,大抵是不錯的。我以為,成都這個城市之所以讓我流連其間,不肯再往其他城市去走一走、看一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委婉的城市中,幸福不是靠指數(shù)和理論來衡量的,而是切身的一種體驗。這讓我想起一本叫《成都客》雜志的宣言:“成都人的生活方法,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用一個對聯(lián)概括成都生活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了:“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二兩酒來?!?/p>
(摘自金城出版社《閑言碎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