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理論何以變成物質力量:馬克思之沉思

      2022-05-30 10:48:04莊怡紅張燈
      學理論·下 2022年8期
      關鍵詞:馬克思實踐主體

      莊怡紅 張燈

      摘 要:理論變成物質力量是馬克思哲學的一個重要論題。由此衍生出三個命題:一是什么樣的理論易為群眾掌握而變成物質力量;二是掌握理論的主體應具備什么樣的特質;三是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生成邏輯是什么?三個命題的關鍵在于主體、在于實踐。理論變成物質力量必須實現(xiàn)四個內在關系的一致:理論回歸現(xiàn)實與主體需要一致;理論價值指向與主體內在規(guī)定一致;理論批判性與主體實踐性一致;理論最終目標與主體解放歸宿一致。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主體實踐路徑探索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理論;實踐;主體;物質力量

      中圖分類號:A8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2)08-0023-04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是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之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1],要在實踐中堅持發(fā)展又必須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fā)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要回答時代之問,“緊密跟蹤億萬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理論只有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才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才能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物質力量。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下簡稱《導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盵3]這段話突顯三個重要維度:理論、群眾、物質力量,其中,群眾主體是關鍵。那么,我們需要直面回應三個問題:一是什么樣的理論易為群眾所掌握而變成物質力量;二是主體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掌握理論;三是能變成物質力量的理論與實踐主體互動的內在邏輯是什么?

      一、變成物質力量的理論個性

      理論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不是所有的理論都能變成指導現(xiàn)實生活的物質力量,錯誤的理論可能導致錯誤的實踐。理論本身不是當然的物質力量,依照馬克思《導言》的論述意旨,理論要變成物質力量,必須具備四個鮮明的個性,即理論要能說服人、要能徹底、要能抓住事物的根本、要能抓住人本身。

      1.理論要能說服人。說服人是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先決條件。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前提就是要能說服人。說服就是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意圖、改變他人行為態(tài)度的一種溝通方式,說就是要求說的人說得有理,服就是聽的人心悅誠服。理論要能說服人首先理論本身必須是正確的,是反映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科學的,因而是能說服人的指導思想。其次,理論要具有說服力才能說服人。一是理論的內容本身要具有說服力,理論的內容不是無中生有、無病呻吟,而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具有客觀實在性。二是理論的形式也要有說服力,理論要通俗易懂,實現(xiàn)本土化,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達出來。歷史上出現(xiàn)的一些理論,不僅不能說服人,而且用來嚇唬人,把明白的人搞糊涂了。毛澤東同志認為,寫文章時,要采取和讀者處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態(tài)度,“對事物有分析,寫文章有說服力,不要靠裝腔作勢來嚇人?!盵4]我們要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擺事實,講道理,說得群眾心服口服。要與群眾平起平坐,不要裝腔作勢,要平易近人,才能做到理論說服人,理論也才有可能變成物質力量。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說服人的理論個性。

      2.理論要能徹底。轉化為物質力量的理論必須是徹底的理論。何為徹底?就是實現(xiàn)理論的科學性與大眾性的完美結合,使理論在群眾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和豐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舊的理論都存在不徹底性。黑格爾是思辨哲學的集大成者,他從永恒的“絕對精神”構建其哲學體系,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頂峰。但黑格爾停留在“絕對精神”的思辨中,遵循從天國降到人間的運思路線,理論因其脫離客觀實在性而不徹底。同樣,舊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費爾巴哈,雖然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墒?,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3],費爾巴哈由于其理論的不徹底性,最終也滑入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觀唯心主義的泥潭。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立足于物質生產活動,從現(xiàn)象觀本質,深入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揚棄舊哲學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因素,提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系列觀點。馬克思主義理論遵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解放運動、最終指向共產主義的科學理論,也是最徹底的理論,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改善上層建筑,和諧社會關系,這樣的理論就能為群眾所掌握,指導群眾實踐,變成物質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最徹底的科學理論,必然能變成改造中國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物質力量。

      3.理論要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是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重要一環(huán)。事物的根本就是事物符合現(xiàn)實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狀況,抓住事物的根本是理論的生命,理論的生命在于其客觀真實性。但事物的客觀真實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現(xiàn)存事物直觀的反映,而是對“‘現(xiàn)存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5]針對抓住事物的根本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概括為“實事求是”,認為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fā),在社會實踐中,找出事物發(fā)展本身的規(guī)律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事求是關鍵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6]因此,理論要徹底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抓住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但抓住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不是易事,要在實踐中反復總結、修正提升,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路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使命是使現(xiàn)存世界革命化,重要的是改變世界。理論只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能徹底,就能變成物質力量,從而改變世界。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反映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規(guī)律,抓住事物的根本,必然成為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4.理論要能抓住人本身。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盵3]人本身就是指現(xiàn)實生活中有生命的客觀存在,是“現(xiàn)實的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以下簡稱《形態(tài)》)中提到,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這是“一些現(xiàn)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盵3]這里的“現(xiàn)實的個人”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理論要抓住人本身也就是要抓住這四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人本身是指人是活生生的肉體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們?yōu)榱四軌颉皠?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理論首先要關注的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個人生存需要,在資本主義社會,作為科學的理論首先必須關注的是工人大眾吃喝住穿等基本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要抓住人們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二是人本身存在于個人對其他人的關系中。人的社會屬性是人最重要的特征,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3]社會中的人與其他人互為條件,處于多元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當中。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要提供正確解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路徑,真正解決人與人之間物質生活關系、政治生活關系以及其他交往關系中的問題和困境。三是人本身是活動的。人因活動而存在,人的活動是多種層次的。其中,最核心的活動就是勞動、就是生產、就是物質生產。理論抓住人本身就是要抓住現(xiàn)實生活過程中的人,促其自覺生產生活,從勞動中完善自身、獲得存在價值。四是人本身受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制約。人要生存生活,離不開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必然要受到物質生活條件所制約。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個人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盵3]理論要變成物質力量就要關注人本身活動所處現(xiàn)實生活的條件,理論要為人本身的發(fā)展提供正確指導和實現(xiàn)路徑,創(chuàng)造有利因素。科學的理論要為群眾所認知,并轉化為主體的自覺行動指南,促成變?yōu)槲镔|力量。

      二、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主體特質

      主體是有生命的、能動的“現(xiàn)實的個人”,既是個體又是總體。主體概念是馬克思闡述其他問題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同樣,也是“總體,觀念的總體,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會的自為的主體存在?!盵7]主體是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核心要素,那么,主體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促使理論變成物質力量呢?依據(jù)馬克思哲學的語境,能變成物質力量的主體應具有以下三個特質。

      1.主體應具有現(xiàn)實性。主體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主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xiàn)實的個人”?!艾F(xiàn)實的個人”是有生命的肉體存在,是活動著的,是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存在,是受他們已有的和自己創(chuàng)造的物質生活條件所制約的。主體是具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客觀存在,存在決定意識,意識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的主體本身。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是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xiàn)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3],是生活中的主體決定思維,而不是思維決定主體。這些思維所依存的主體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合理存在并起作用的“現(xiàn)實的個人”。主體既是社會關系中的群體,同時又是具有獨立判斷力、行動能力的個體。主體在自身存在的方式、前提、活動中都顯示出現(xiàn)實性,是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而不是抽象的、玄奧的虛幻體,主體的現(xiàn)實性也是主體存在的獨立性。正因為主體是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義務的承擔者、實踐者,他們主體力量的展開,利用已有的和自己創(chuàng)造的理論,改造現(xiàn)存世界,從現(xiàn)實的條件出發(fā),使理論可能變成物質力量。人民是一個現(xiàn)實性的主體范疇,在當代中國,人民又是具體的,包括工人(含農民工)、農民、知識分子、黨員干部、青少年、社會公眾人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從業(yè)人員等社會各階層的公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主體力量。

      2.主體應具有能動性。能動性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動物有自然適應環(huán)境的本能,但不具有自覺能動性。人不僅能適應自然,而且會改造環(huán)境。馬克思稱人的這種能動性為“感性活動”,“感性活動”就是人“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對象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顒邮侨说拇嬖诜绞?,人只有在實踐活動中結成人與人之間關系才有人的規(guī)定性。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種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盵3]人與人之間已有的關系和自身創(chuàng)造的全部社會關系都是實踐的,都能在實踐中能動地消解矛盾、解決問題。主體具有能動性,但人不是萬能的,主體同時具有受動性。人會受到已有的或自己創(chuàng)造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而不是任意的、無界限的或無前提的存在。理論是有主體的理論,理論變成物質力量必須依賴于主體的能動性。毛澤東同志把這種能動性稱之為“自覺的能動性”,展現(xiàn)了人民群眾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是革命戰(zhàn)爭勝利的真正銅墻鐵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稱贊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全社會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8],這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正力量源泉。

      3.主體應具有先進性。推動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主體本身必須具有先進性。主體的先進性是與階級性緊密相關的,在階級社會中,沒有游離于階級的“超人”。人具有必然的階級性,是階級的主體。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態(tài)》中指出,各個人在社會的地位,從而他們自己的發(fā)展是“由階級決定的,他們隸屬于階級?!盵3]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不占有生產資料,但又屬于占大多數(shù)的主體,他們處于受壓迫、受剝削、受奴役的地位,他們革命最徹底,是最先進的階級。社會主義社會的工人階級,在新中國成立前,他們思想覺悟高、有一定的知識和政治理論水平,他們最了解人民大眾受多重壓迫的困難處境,因此,他們革命也最徹底。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改造、建設和改革中,他們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始終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前沿,因此,工人階級也是最先進的階級。歷史的主體代表大多數(shù)人,適應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代表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能促進理論變成物質力量。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當代工人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大,既包含公有制工人,也包含非公有制企業(yè)職工,還包括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或者進城務工的農業(yè)戶口人員(農民工),工人具有天然的先進性,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最堅強、最可靠的忠實力量。

      三、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生成邏輯

      理論的創(chuàng)造主體是群眾,即大多數(shù)人的集合。理論變成物質力量必須通過社會實踐,實踐的主體也是大多數(shù)人(群眾)。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歷史上的活動及其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思想要得到實現(xiàn),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9]。歷史活動是大多數(shù)人的活動,思想理論要變成現(xiàn)實的物質力量,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這個“人”就是人民群眾,是認識與實踐聯(lián)結的主體,同時必須實現(xiàn)四個一致。

      1.理論回歸現(xiàn)實與主體需要一致。理論從現(xiàn)實生活中來,必然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理論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檢驗理論是否是真理性的認識,也要在實踐中證明。馬克思認為,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盵3]理論回歸現(xiàn)實就是一種實踐,實踐需要有承擔者,即主體。理論能否實現(xiàn)其價值取決于現(xiàn)實主體需要。馬克思在《導言》中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盵3]理論的實現(xiàn)必須能滿足國家的需要,得到大多數(shù)人(群眾)的認同。群眾的需要決定了理論價值的實現(xiàn),理論要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當然群眾主體本身也要主動趨向理論、選擇理論,在理論的指導下實踐理論、檢驗理論,從而達到理論回歸現(xiàn)實生活與主體需要的一致,光是“思想力求成為現(xiàn)實是不夠的,現(xiàn)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3]理論與實踐主體的現(xiàn)實雙向互動推進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必然回歸指導中國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實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及時回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理論屬性與主體需要的高度一致,定能產生巨大的實踐力量。

      2.理論的價值指向與主體的內在規(guī)定一致。理論來源于實踐,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盵3]理論反映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生活是有主體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在階級社會制度下,從理論生成看,它一定是從屬于一定社會階級或階層的人總結社會生活實踐經驗得來的。馬克思反對抽象的理論、無主體的理論,他所指的理論主體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現(xiàn)實的個人”,更具體一點就是無產階級。因此,理論的價值指向必然是為大多數(shù)人(群眾)服務的,這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主體內在性規(guī)定是一致的。在階級社會,現(xiàn)實的主體是具體的,受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也是從屬于一定階級的,不存在著無階級的主體。主體具有階級性,理論也有階級性,理論的價值指向是人民群眾的利益,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主體也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理論的價值指向與主體的內在規(guī)定存在一致性。理論要變成物質力量,必須為群眾所認識和認同,內化為群眾自覺的思想,由群眾在實踐中實現(xiàn)其價值指向。人民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特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的行動指南,堅持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理論價值指向與主體內在規(guī)定高度一致,合力推動社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3.理論的批判性與主體的實踐性一致。理論能變成物質力量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理論自身具有批判性。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時指出,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盵3]實踐批判性是區(qū)別舊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的顯著特點,舊唯物主義是在解釋世界,新唯物主義的歷史使命是在改變世界。實際上,而且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xiàn)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xiàn)存的事物?!盵3]理論能改變現(xiàn)存世界是要通過主體來完成的。主體是指“現(xiàn)實的個人”,是活動的,是發(fā)展的。主體具有其內在的生成性,改變現(xiàn)有的條件,創(chuàng)造適合自身生活的環(huán)境。主體因活動而存在,實踐活動是主體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現(xiàn)實生活過程。主體生活的實踐本質也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揚棄,這與理論的批判性是一致的。理論要變成物質力量,就是要把理論的革命性功能轉化為主體的行動,從而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對象化活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必須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人民群眾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實現(xiàn)中國化、本土化,符合中國人民的生活實際,為群眾所認可、運用,才能成為改造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物質力量。

      4.理論的最終目標與主體的解放歸宿一致。理論的最終目標是解決人的問題,實現(xiàn)人的自主活動和徹底的解放。人的自主活動絕不是既成的事實,而是一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生成的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態(tài)》中提到,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xiàn)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的運動?!盵3]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走向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實現(xiàn)人的徹底解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其目標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人民謀大同,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主體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主體,是“劇作者”也是“劇中人”。主體必將隨著物質生產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馬克思把人的發(fā)展分為“自然的個人”“偶然的個人”和“完全的個人”三個階段形態(tài)。“完全的個人”就是自由、自在、自覺的個人,是人發(fā)展的最高形態(tài)。只有到達“完全的個人”階段,勞動向自主活動轉化,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徹底終結,實現(xiàn)“聯(lián)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的占有”[3]。人類社會主體追求自我解放的歸宿與理論實現(xiàn)社會化人類的解放目標是一致的,也構成理論變成物質力量的內在邏輯。當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要解決的就是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問題,實現(xiàn)理論與主體目標的一致。

      總之,理論變成物質力量,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理論的創(chuàng)造主體與實踐的執(zhí)行主體是共同的,理論變成物質力量必須經過主體的自覺能動作用。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學的理論,回應了中國人民的關切,正在解決中國生活世界重大實踐問題,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指導思想。理論要在實踐中貫徹執(zhí)行,除了理論本身需要符合現(xiàn)實需要外,現(xiàn)實也要主動趨向理論。主體必須在社會實踐中,學懂弄通做實新理論,使理論轉化為主體自覺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以人民為中心,以實現(xiàn)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為價值指向和最終目標。當前,要抓住人民群眾主體實踐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使新思想為大眾所認知,特別是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所掌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xiàn)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在這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征途上,匯聚成磅礴的力量,實現(xiàn)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

      [2]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12-1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趙平之.理論的生命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12).

      [6]習近平.真正把握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J].黨史縱橫,2012(7).

      [7]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2-26.

      [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馬克思實踐主體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體驗式學習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專業(yè)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協(xié)同實施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和林格尔县| 灵丘县| 太原市| 湘阴县| 朝阳区| 财经| 浪卡子县| 广南县| 宁晋县| 乌兰浩特市| 宁明县| 梁平县| 八宿县| 新建县| 丰原市| 宝鸡市| 神木县| 遂川县| 集贤县| 侯马市| 阿瓦提县| 洛扎县| 乌恰县| 汝南县| 钦州市| 黄骅市| 威信县| 天津市| 万源市| 望江县| 通山县| 清远市| 安庆市| 弥勒县| 和政县| 富川| 山东| 天镇县| 东光县| 工布江达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