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潔
前幾日翻閱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看到他談及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蔽壹毤毱纷x,驚覺這三重境界和自己的高中生涯有著無數相似之處。我合上書,閉起眼睛,三年的學習生活如同放電影般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無數酸甜苦辣一齊涌上了心頭,我的思緒漸漸飛得很遠、很遠,飛到了故鄉(xiāng)的那所中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我在小學、初中時,成績在班級里一直處于中等水平,我也不是那種學校里面的風云人物,可以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就是這么普通的我,在中考的時候如有神助般取得了一個好成績。拿到錄取通知書時,看見學校那一欄填寫著本地最好的高中的名字,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反復復確認了姓名是我之后,我才接受了這個事實:我,被最好的高中錄取了。
剛入學的時候,看著班里的一群學霸,我不禁心里犯了怵,用當下的流行語來說,我就是個“混子”。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可以說整個人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義何在——反正我怎么樣都考不過他們。不久后的一天,班主任把我拉到走廊上,他抓著我的手,將我從上到下打量了一番,皺著眉頭久久不曾言語,末了緩緩吐出一句:“你這孩子,我看面相將來可以成事,好好學!”我愣在了原地,和班主任對視著,我試圖從他深邃的眸子中探尋他對我如此自信的來源,但是徒勞無功。既然如此,那就干!
接下來的一個月中,我改變了狀態(tài),主動和老師要求調位到第一排,既是為了方便看板書,也是為了使自己上課時沒有辦法開小差。由于之前沒有好好學,我落下的知識點太多了,有些跟不上進度,怎么辦?那就去堵老師,沒錯,真的是“堵”老師。每每上完一節(jié)課,任課老師收拾好資料準備回辦公室時,總會有一道身影從第一排“殺”來:“老師等一下,
您剛剛講的這道題我還是聽不懂!”不用說,這一定是我。往往直到下一節(jié)課的老師走進教室,用一種復雜的眼神看著我們,他才得以“解放”,并且在路過下一節(jié)課為我們上課的老師的時候,露出一個苦澀而又幸災樂禍的表情——下課就輪到你了。是啊,正是在這樣對老師的軟磨硬泡中,我吃透了每一道題目,領會了每一個知識點,成績很快上來了。
經歷了最開始“凋碧樹”的日子,我登上了學習的“高樓”,但是在選擇那道“天涯路”的時候,我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江蘇省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高一我們就要面對選科。到底是選文(歷史)還是選理(物理)?作為一個男生,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都非常希望我選理,將來學計算機專業(yè)或者其他熱門的理工科專業(yè),畢業(yè)后可以有較高的收入。但是我一向對物理和化學不感興趣,對歷史卻“情有獨鐘”,我喜歡遨游在史冊中,與先賢對話,與偉人交流。父母的期盼和我的人生興趣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那一周我家沒有一天不爆發(fā)“世界大戰(zhàn)”,甚至因為吵鬧聲過大遭到了鄰居的投訴。我也有過動搖,心想要不就干脆放棄興趣,聽從父母的安排,但是當我將選科意向表交給班主任的時候,他看出了我的失落,說:“你不是喜歡歷史嘛,怎么,家里人不同意?小伙子,我只能送給你四個字:遵從內心?!?/p>
三年之后的我無比慶幸自己聽從了班主任的教導,正是因為當時遵從了內心的選擇,如今我才能在一個我真正熱愛的領域暢游。我想,我選對了我的“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第二重境界,可以說是我高二生活的真實寫照了。當時測量過體重,剛進入高二幾個月,我就瘦了整整 15斤。現在的我回望那段可以說是艱苦無比的歲月,都不敢想當時的自己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進入了高二,我發(fā)現整個班級的氛圍已經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原本嘻嘻哈哈的同桌開始埋著頭刷題,之前總會在放學路上嬉戲打鬧的同學們也開始步履匆匆,急著趕回家只為了能省出幾分鐘的學習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陷入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困境,原本穩(wěn)居班級前三名的我現在連前十名都難以擠進去??粗判邪裆系拿危沂渲翗O,為什么?為什么如今的我會變成這樣 ? 我不甘心!曾經的努力難道就這樣付諸東流了嗎?
月考成績出來的當晚,我沒有回去,而是一個人躺在操場上,任由淚水流下?!耙贿€是算了吧?你本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再怎么努力又怎么考得過他們呢?高一你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運氣吧?”我的腦海里有個聲音這樣說著。我仿佛陷入了無盡的黑暗,有一股巨大的吸力,試圖將我吸進那無盡的深淵。忽然我看到了一抹亮光,腦海里回響起昨天看到的一段話:“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我在心中默念著,一遍又一遍,淚水止住了,我的胸口在發(fā)燙。是的,有一團火在我心里逐漸燃燒起來了: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為什么要放棄自己?我不允許我放棄自己!我還記得那個特殊的日子——6月7日,是我徹底覺醒的日子,距離當年高考還有一個月。
在那天之后,我像打了雞血一般進入瘋狂的學習狀態(tài)。早上五點四十分鬧鐘一響,我便準時起床,洗漱和吃飯之后立即來到學校。很好,教室里空無一人,我打開書本,站在那里開始放聲朗讀,每天陪伴我的只有早上為教室消毒的保潔阿姨。為了能夠多二十分鐘時間做卷子,我曾謊稱膝蓋不好逃過每天的跑操;為了在學習時心無旁騖,我曾要求調位,和那個她隔得更遠;為了能多問老師兩個問題,我曾是全年級下晚自習后最后一個回家的學生……現在想來,當時的有些做法的確有點“偏激”,但我同樣感激那段不顧一切、發(fā)奮學習的經歷,正是這樣的經歷讓我體會到苦澀之后的甘甜,風雨之后的美好。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月7日上午9:00—11:30進行語文考試,下午15:00—17:00進行數學考試……”即使已經畢業(yè)近一年了,我還是可以背出當年高考的時間安排,可以說有關那一年高考的一切都已經深深刻在我的骨髓里了。那三天,天氣格外的好,晴朗而不燥熱,平時最厭惡的蟬鳴似乎也消失了。在踏入考場的那一刻,我的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做的試卷、記錄的錯題、整理的筆記,而后又想起無數次深夜掉落的淚水,想起老師、父母對我的殷切期盼。那時的我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我覺得仿佛有千軍萬馬在我身后,為我吶喊助威。我的步伐堅定,我的臉色從容,我以筆為劍,在考場上“征戰(zhàn)四方”。
那三天,是我人生中過得最漫長的三天,漫長到有高中三年那么長;但那三天,也是我過得最短暫的三天,短暫到只有幾張試卷,幾道題?,F在的我已經踏入了心儀的大學,學了自己一心向往的專業(yè),但依然常?;匚赌嵌螝q月。我并不是一個宿命論者,但是總感覺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的一般,就好像有一樣你渴盼已久的東西,經過無數次的找尋,你發(fā)現它就在那里等你。所以,努力吧,一切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