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
項目化學習因其指向?qū)W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而備受關注,但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學科特點進行項目化學習還困難重重。圍繞學科哪些內(nèi)容適合進行項目化學習、怎樣設計與實施、做了以后有哪些價值增量,這三個基本問題形成了學科項目化學習與教材、基礎課、拓展課、單元、素養(yǎng)的五維鏈接策略。
關 鍵 詞
初中物理 ? 五維鏈接 ?項目化學習 ?真實發(fā)生
引用格式
王雄.初中物理項目化學習中的五維鏈接[J].教學與管理,2022(22):65-68.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積極開展項目式學習綜合性教學活動,加強通過“做中學”“用中學”等方式,強化學科內(nèi)知識整合,形成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學科項目化學習是項目化學習的一種,它是基于學科中關鍵概念與能力的學習。它將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素融入學科教學,將低階認知“包裹”入高階認知,在不降低學科學業(yè)成績和不損失基礎類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通過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培育學生的問題解決、元認知、批判性思維、溝通與合作等重要的能力[2]。依據(jù)國情,國外多為合科教育,而我國更多的仍以分科教育為主,教師更多的是分科教師。所以,學科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踐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是項目化學習真正落地的主要路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做好學科項目化學習需要清晰的方向與策略,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問題一:哪些學科內(nèi)容適合開展項目化學習?問題二:圍繞這些內(nèi)容怎樣設計與實施項目化學習?問題三:項目化學習實施后有哪些價值增量?圍繞這三個問題,提出學科項目化學習與教材、基礎課、拓展課、單元、素養(yǎng)五維鏈接策略,從而指向項目化學習的真實發(fā)生。
一、與教材鏈接,梳理項目化學習適宜性內(nèi)容
因為項目化學習問題的統(tǒng)攝性、過程的實踐性、思維的高階性,就初中物理學科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適合項目化學習。因此,我們首先要明晰哪些內(nèi)容適合開展項目化學習?這是進行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前提。在實踐中,我們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主要對象,從項目化學習的視角嘗試對教材進行重新審視,梳理適合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內(nèi)容。以蘇教版初中物理(八上)為例,按教材章節(jié)進行梳理,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初中物理教材(八上)項目化學習內(nèi)容梳理(部分)
在表1中,我們主要羅列了學科項目化學習內(nèi)容及對應的核心知識(能力),具體而言,在判斷哪些內(nèi)容適合開展學科項目化學習時,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項目的基點:圍繞核心知識。學科項目化學習首先要聚焦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這是師生深入開展項目化學習的基礎。為此,在梳理項目的過程中,我們會回歸課標,思考這個內(nèi)容指向的是初中物理哪個核心知識(概念),促進了哪些學科能力,這是我們選擇項目化內(nèi)容的標準之一。二是項目的源點:突出“做”。從教育學的淵源來看,項目化學習的思想源于杜威“做中學”的經(jīng)驗學習,那時的項目化學習主要針對過于重視讀書所造成的弊端,強調(diào)通過一個個設計的項目學習“做事”。雖然現(xiàn)在項目化學習的操作方式更加豐富,但“動手做”仍是學科項目化學習最重要的特點。對于初中物理學科而言,強調(diào)動手實驗、動腦探究更是如此。因此,在對教材內(nèi)容的梳理過程中,我們對教材中有關制作、自制、調(diào)查、實踐等內(nèi)容特別地關注,因為這些都是“做”的豐富表達,這也是我們判斷教材內(nèi)容是否適合開展學科項目化學習的特點之一。三是項目的焦點:指向高階能力。學科項目化學習開展的主要價值是培育師生的問題解決、元認知、批判性思維、溝通與合作等高階能力。而事實上,項目化學習的實施過程也是對學生掌握學科高階能力的檢測和評價。因此,我們在梳理教材的過程中,會對內(nèi)容進行初步判斷,希望項目能在核心知識的再建構中突出專家思維,突出引發(fā)跨情境遷移,突出做事中理解概念。
二、與課時鏈接,創(chuàng)設項目化學習微項目情境
微項目學習是將項目式學習微型化,在保證學習效率的前提下將微項目學習作為突破口,使師生理解并掌握知識內(nèi)容及能力[3]。學科微項目用時少,準備與操作相對簡單,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知識重難點,在教學中發(fā)揮著良好的作用。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加入、改進、增加一些以實驗為核心的“微項目”,通過學習任務項目化,真實微情境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解決微路徑設計、學生成長微策略建構,讓學生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培育素養(yǎng)。接下來,以《電荷與電流》中兩個“微項目”為例加以說明,見表2。
總體而言,學科微項目就像醫(yī)院的“微創(chuàng)手術”,動作很少,效果很好。在基于課時的“微項目”實施時,要關注三個聚焦。第一,微項目選題要聚焦。俗話說見微知著,這里的“微”不只是微小,還有核心的意思。選題如同項目的核心,一個好的項目選題非常重要,因為選題內(nèi)容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有意義,是否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是否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課程標準,是否基于真實生活情境,是否具有展開學生協(xié)作探究價值。第二,微項目指向要聚焦。“微項目”的設計要指向?qū)W科的關鍵能力,強調(diào)核心知識的突破,學習興趣的提升,探究能力的提高,不能為好玩而做,為活動而做,為“做”而做。表2中,第一個“微項目”指向?qū)W生物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培養(yǎng),第二個“微項目”指向的是“電荷間相互作用”這一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深刻理解。第三,微項目思維要聚焦。微項目追求微創(chuàng)新,而這些創(chuàng)新背后其實是學科思維的建構,以表2中第二個“微項目”為例,我們對教材實驗進行了改進,取材更加生活化,實驗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通過把磁針的底座用在電荷項目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電與磁之間的關聯(lián),建構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這背后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統(tǒng)一性原理與思維。
三、與拓展課鏈接,打破項目化學習時間壁壘
拓展課程是基礎課程的有益補充,但在學科拓展課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存在許多問題。課時的時間長短就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傳統(tǒng)的45分鐘課堂很難適應項目化學習的要求,項目有時因為時間太短而草草收場,從而讓拓展課熱鬧有余而思維含量不足,很難說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面對困難,我們嘗試學科項目化學習一體化思維,加強基礎課與拓展課的有機鏈接,這樣既可以解決拓展課時長不足的問題,也讓拓展課上課的內(nèi)容更加精準,實踐效果很好。接下來,以《凸透像成像》為例,以項目為串聯(lián),通過整體設計,讓“兩課”(基礎課與拓展課)有機融合。
光學知識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分析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光學知識相對獨立,重復機會少,學生的確容易忘記。二是學生生活中有關的錯誤前概念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根深蒂固。三是光學知識的概念比較多,靜態(tài)的惰性知識還沒有記住,動態(tài)的能力養(yǎng)成更難培養(yǎng)。針對這些問題,光學知識的學習更加需要“學”與“做”的結合,為此,以《凸透像成像》為例,我們通過“兩課”一體化思維整體設計了以下任務鏈。
【任務1】:用放大鏡觀察。觀察科學書上“科學”兩個字,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浪漫靜態(tài):感受凸透鏡正立放大的成像特點)
【任務2】:用放大鏡移動觀察。反復移動放大鏡,你能否看到講桌上綠色植物的像?你看到的像和原物有什么不同?(浪漫動態(tài):感受凸透鏡物與像的變化)
【任務3】:初步用凸透鏡實驗。在桌上放凸透鏡,在凸透鏡的一側(cè)點燃一支蠟燭,調(diào)節(jié)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浪漫感悟:感受凸透鏡物與像的對應性)
【任務4】: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按教材進行實驗,并完成教材中的相關表格,探究規(guī)律。(精準:凸透鏡物與像的規(guī)律成像)
【任務5】: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應用。DIY投影燈制作大賽(綜合:做中學的凸透鏡成像)
以上的設計,我們主要是依據(jù)懷特?!督逃康摹分械摹袄寺珳省C合”思維進行了整體設計。即在基礎課中完成“浪漫”與“精準”環(huán)節(jié);在拓展課中完成“綜合”環(huán)節(jié)。具體而言,通過任務1-3完成浪漫感知;任務4完成精準實驗;任務5完成實踐綜合。在基礎課中,教師通過1節(jié)課(45分鐘)教學,完成任務1-4,通過感性認知到動手實驗再到理性思辨,讓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初步掌握;在拓展課(100分鐘)中,通過任務5“DIY投影燈制作大賽”的項目,圍繞凸透鏡成像這一核心知識,通過操作與知識運用反過來讓學生理解知識,形成能力。這樣的一體化項目化設計,通過“兩課”鏈接,較好地體現(xiàn)了知識融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科高階思維能力。
通過學科項目化學習實踐,在鏈接“兩課”的過程中,突破銜接點十分重要。具體而言,我們突出以下三個融合。第一,“兩課”的思維融合。因為思維決定出路,在平時的的教學中,基礎課與拓展課的設計與實踐“兩張皮”的現(xiàn)象還比較嚴重,為此,我們首先要從更高的、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兩課”銜接點。因為只有思維更高了、更新了,教學設計與行動才有可能跟進。第二,“兩課”的設計融合。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通過問題串、任務鏈、項目化等設計,嘗試“兩課”的整體設計。例如在案例2中,我們就是通過“浪漫—精準—綜合”的理論支持,串聯(lián)“兩課”的設計。第三,“兩課”的實踐融合。在一體化思維與設計的前提下,要嘗試“兩課”一體化的基本范式運用??傮w而言,在“兩課”實踐過程中,基礎課更強調(diào)于“學”,動腦的占比更多一些;拓展課更突出于“做”,動手的機會更多一些,通過“學”與“做”的結合,通過動腦與動手的結合,讓學科項目化學習真正落實。
四、與單元鏈接,架構項目化學習整體性思路
鐘啟泉教授認為:“學校的課程開發(fā)需從單元設計入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設計是撬動課堂轉(zhuǎn)型的一個支點。”[4]而基于單元視域的學科項目化學習可以從更高的角度去統(tǒng)整學習內(nèi)容。
結合初中物理學科特點,基于單元的項目化學習主要有以下三條統(tǒng)整思路:思路1:一個總項目,引領整體單元學習。即通過一個總項目來牽引整個單元的學習。例如在《電路探秘》單元中,以設計和制作一個可調(diào)節(jié)亮度的臺燈為單元的項目引領,通過問題一:要制作一個臺燈,我們需要些什么元件?它們以怎樣的方式連接呢?問題二:電燈發(fā)光,該如何測量電流的大小呢?問題三:如何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來改變臺燈的亮暗呢?問題四:通過臺燈的電流、臺燈兩端的電壓和臺燈的電阻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過項目引領,問題串聯(lián),引領單元項目的形成。思路2:基于一個載體的多個“微項目”統(tǒng)整。即以單元核心知識為基礎,選擇一個適合的載體,圍繞核心載體盡可能多地串聯(lián)、制作、展示相關的內(nèi)容。例如,在《物質(zhì)的特性》單元中,我們以電冰箱為載體,進行制作凍豆腐、自制冰淇淋、觀察不同液體的冷凍情況等多個微項目,指向本單元的物態(tài)變化、比熱等核心知識。思路3:基于一個主題的多個項目統(tǒng)整。即選擇一個主題為核心,串聯(lián)本單元最重要的知識,形成相關的項目,最終指向單元的整體性思路。例如,在《聲與光》單元中,我們以“光”為主題,結合光的直線傳播知識形成制“簡易的針孔照相機”項目;結合光的反射知識自制“簡易的‘潛望鏡”;以光的折射為知識核心自制“店鋪燈光LOGO設計”,以主題串聯(lián)知識,以知識形成項目,以項目形成整體。
五、與素養(yǎng)鏈接,突顯項目化學習本質(zhì)性特征
學科項目化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學生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從價值增量的角度,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鏈接讓知識由“點”成“網(wǎng)”?;趯W科項目化學習更有利于由知識點的教學轉(zhuǎn)向確認核心知識的學習。通過知識的串聯(lián),聚焦于核心概念(知識),而大部的核心知識又不是孤立的,所以通過鏈接,有利于知識的網(wǎng)絡形成。第二,通過鏈接讓情境由“單”成“雙”。學科項目化學習建立于學科知識與真實的生活世界。因此,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把核心知識“放還”到現(xiàn)實情境中;把核心知識“放還”到歷史情境中;把核心知識“放還”到工程應用中,在知識與情境的鏈接中,強調(diào)多種情境聯(lián)系。第三,通過鏈接讓設計從“教”轉(zhuǎn)“學”。對于老師而言,教的設計突出教的重難點,更適合教師的認知序,教師更加心中有數(shù);而項目化學習因其情境的多樣性鏈接更加具有不確定性,更需要學生課堂的“現(xiàn)場感”,這就需要教師要有系統(tǒng)化視角、專家思維,讓項目化設計從“教”轉(zhuǎn)向“學”。
鏈接不只是串聯(lián),更是遷移。學科項目化學習需要與內(nèi)容鏈接,知道項目化學習內(nèi)容在哪里;需要與課時鏈接,在常態(tài)教學中體現(xiàn)微項目;需要與拓展課鏈接,讓學科核心知識自然延伸;需要與單元鏈接,讓整體項目統(tǒng)領單元學習;需要與素養(yǎng)鏈接,讓項目化學習本質(zhì)在實踐中浸潤,形成價值增量,最終讓學科項目化學習真實發(fā)生,指向?qū)W生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
[2] 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理解與本土框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129.
[3] 郝春華,詹沁齡,孫偉.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微項目學習的步驟與策略[J].山東化工,2019,48(12):183+185.
[4] 鐘啟泉.單元設計:撬動課堂轉(zhuǎn)型的一個支點[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35(24):1-5.
【責任編輯 ?孫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