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飛躍

      2022-05-30 07:08:09麻磊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2年7期
      關鍵詞:歷史性征程小康社會

      麻磊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一體兩翼,兩者銜接緊密、一以貫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蘊含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銜接肌理,只有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和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我們的現代化事業(yè)才能更好地沿著世界、國家與個體的敘事邏輯,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關鍵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銜接肌理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2)07-0028-06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盵1]2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用一百年波瀾壯闊的賡續(xù)奮斗將“小康”這一千年夢想歷史性達成,這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乃至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彪炳史冊的大事記。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性成就。首先,代表著一種完結,宣示著小康社會從起步、到跨越、再到實現的重大理論、實踐成果;其次,代表著一種開啟,孕育著基本實現現代化這一新發(fā)展階段下的新目標、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1]2。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如何在已有的偉大歷史成就的基礎上起承轉合,開啟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實現現代化事業(yè)的歷史性展開,就成為這一時期我們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獨創(chuàng)性命題與歷史性實踐

      作為中華民族歷史征程中的獨特敘事與歷史性展開,“小康社會”一以貫之地承載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大邏輯之中,就此而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凝聚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道路探索與制度建構的百年智慧結晶,也歷史性地展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可比擬的生命力。但我們同樣清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還遠未完成,如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階段性完成的同時,更好地銜接遞進、有序承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就成為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理性解答這一歷史性問題,還需我們回到小康社會本身,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本身。因此,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實踐所展示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邏輯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于我們銜接第二個百年,有著三重意義。

      首先,“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1]1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深刻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提出一種全新的、更適合自身國情的發(fā)展方案,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地展開獨立探索。小康社會百年實踐的歷史征程中所造就的偉大成就、所創(chuàng)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足以為我國的現代化發(fā)展謀篇布局?,F代化強國建設總是不斷發(fā)展的,在這一漫長征程中,我們還會遇到更多新的、未曾出現過的現代化新問題,我們更應堅定地走好自己的路,用更具說服力的歷史性實踐向世界證明,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氣展開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獨立探索。其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2]66。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百年征程中始終貫穿著一根紅線: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我們的立黨之本,興黨之根,強黨之源,同樣也是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共同價值導向?;厮莅倌晷】到ㄔO史,從宏觀的目標設定、中觀的政策制定到微觀的政策執(zhí)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每一段征程,都彰顯著壯麗的人民底色。更進一步地說,我們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我國現代化方案制定的第一準則。再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不斷總結經驗、探索規(guī)律中開辟和前進的”[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對“三大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是啟迪銜接第二個百年的第三條意義線索。就既有的歷史事實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大敘事都有著關乎本質的內在規(guī)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實踐也一再證明,這一偉大歷史性實踐得以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其始終科學遵循著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我們黨對三大規(guī)律的系統(tǒng)認識與把握,深刻表明我們黨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更為深入、全面的規(guī)律性認識。由此,我們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更應該做到的,就是要做好遵循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把握規(guī)律的深度結合。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3。在一定意義上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是這一歷史主題的一體兩翼。換言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大歷史敘事是一個既有著歷史延長、又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在這一進程中,構成基本實踐的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性展開。就像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的全面小康社會被載入史冊一樣,引領第二個百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也一定會變?yōu)楝F實。在此意義上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活經驗,就必定成為指導我們更好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宏偉目標的必由之路。

      (一)事關全局的政治前提: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2]30。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到奔赴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中國建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全面領導。實踐也一再證明,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我們的小康社會才能如期到達,同樣,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開啟這一征程的堅實政治保證?;厮萑娼ǔ尚】瞪鐣臍v史性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引領力猶如一根紅線,一以貫之的顯著體現于小康社會建設征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謀篇布局。在從貧苦到溫飽的起步發(fā)展階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奮力改革,通過制定“翻兩番”“三步走”的戰(zhàn)略,用20世紀后20年的時間,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整體性跨越。在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階段,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別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并在黨的十八大中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今后五年黨和國家各項任務,歸結起來就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盵4]2017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更為詳盡的規(guī)劃安排,針對決勝小康、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各方面都做出了精確部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根本方向指引和實踐遵循。二是統(tǒng)籌全局。就我們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言,中國共產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引領和掌控是深植全局的。百年征程中,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巨大努力。這一努力,在小康社會的具體實踐征程中有著清晰的脈絡。從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到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小康社會的使命達成,其發(fā)展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統(tǒng)籌謀劃,都全方位地彰顯著黨的全面領導。三是同力協(xié)契。全面小康社會的順利建成,既需要發(fā)揮黨的全面領導能力,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中國共產黨政治領導力和群眾組織力的鮮明體現,就在于其通過與全國人民立場一致的美好愿景,引領和匯聚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為社會主義事業(yè)艱苦奮斗,這是實現全體小康的根本所在。因此,銜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大歷史征程,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刻總結了小康社會建設的成功經驗,通過對我國新發(fā)展格局的新研判,明確提出“十四五”建設的目標方針,科學展望了現代化建設的愿景目標,為新征程的再出發(fā)提供了科學的方向指引。新時代新征程中的現代化實踐展開,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新場域下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

      (二)堅定不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1]1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實踐的助推器,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的基本遵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回望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迎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史,我們不難發(fā)現,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全面小康建設的歷史征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fā)展實踐,辯證互成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之中。這一實踐,充分印證和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先進性與科學性。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礎之上的。就當時的中國而言,如何在貧瘠薄弱的中國開展現代化,如何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而破題的答案,也只能在不斷試錯與糾錯之間探尋。早在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就格外重視“工業(yè)化”,強調工業(yè)化水平的高低是決定著中國前進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并在新中國成立后提出用20年的時間完成工業(yè)化的建設目標。在此基礎之上,鄧小平進一步強調,要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并且借用“小康”這一概念,逐步探索出在社會主義中國開展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正是因為我們黨幾代領導集體對中國式發(fā)展道路的科學探索,我們國家才得以打破路徑依賴,真正走上屬于自己的路。隨后,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們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甑陌l(fā)展進程,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深刻印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巨大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也一再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走對了。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我們仍會毫不動搖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必定會越走越寬廣。就此而言,銜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偟膩碚f,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我們繪制宏偉藍圖的主干支撐,也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以破浪前行的掌舵手,新時代新征程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地一以貫之。

      (三)一以貫之的價值規(guī)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2]1。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楫向前、砥礪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小康社會的主角。同樣,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來說,我們黨展開這一偉大實踐的目的也在于人民。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目標得以如期實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其有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也一再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根基在于人民,我們黨的根基在于人民,我們的黨群關系建設得越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就會越高,我們所匯聚的力量就會越大,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就能越成功。

      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武裝的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為人民謀幸福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這也是我們黨之所以能從一個只有50幾人的小組織,蛻變成一個有著9500多萬黨員、480多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的根本所在。因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將廣大人民群眾組織到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來,是我們回顧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百年歷史征程得出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歷史性實現,就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最好彰顯。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群眾才是真正的銅墻鐵壁,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推車和小米,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就不會成功。從小崗村到“地球村”,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一帆風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的作用,深知人心向背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從正定時的“人心的向背,不但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命運,也決定著黨的命運”[5]22,到福建寧德期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們共產黨人靠什么來得民心呢?”[6]20求索追問,無不彰顯著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重視程度??傊?,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還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我們黨實現兩大進程成果轉換落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中國人民的支持與擁護。也正因如此,銜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美好憧憬,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用不讓一個民族、一個人掉隊的使命信念莊嚴承諾,創(chuàng)造出了世所罕見的偉大奇跡,并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科學擘畫了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的新發(fā)展理念。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盵7]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基本遵循,同樣也是新時代新格局下更好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所在。

      (四)穩(wěn)步發(fā)展的基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ōu)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xù)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fā)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8]2-3,并且系統(tǒng)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縱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探索,我們不難發(fā)現,無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向演進、中國共產黨的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或者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不斷勝利,都遵循著一個基本前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8]42。這是我們進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所得出的基本結論。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如何有效合理轉化,是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的關鍵所在,這同樣也是制度優(yōu)越性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一再證明,再完美的制度設計,如果不能執(zhí)行徹底,真正落實到具體實踐中也無濟于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下,要想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到治理效能的有效轉化,就一定要將重心落到制度執(zhí)行上,切實強化制度執(zhí)行力。只有如此,制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嵌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中,我國的現代化才能早一步達成。強化制度執(zhí)行力,首先,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政治路線確定后,干部就成了決定因素。作為制度執(zhí)行層面的直接推手,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干部要堅決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淬煉與政治歷練,切實提高貫徹落實重大決策部署的能力,爭做政令暢通的排頭兵,發(fā)揮“頭雁效應”。其次,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體兩翼,其目標達成需要凝聚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力量,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工作。要引導廣大領導干部走好從政第一步,在黨性修養(yǎng)、政德修養(yǎng)方面下功夫,將理想信念和能力提升貫穿于干部教育引導的全過程。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之上繼續(xù)創(chuàng)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成就,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作用。總而言之,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就是要讓全黨全民充分認識到中國制度的優(yōu)越所在,堅定制度自信,一以貫之地執(zhí)行下去。

      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三重維度

      拋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成就與多重意義,小康社會更多地代表著一個節(jié)點,一個我們必須站在歷史高度去升華審視的節(jié)點,在此意義上,全面小康的達成,同樣內蘊和引領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fā)展脈絡。囿于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與時代環(huán)境,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fā)展道路也必將隨之呈現出更為多維的內容展開。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何種展開方式,我們都將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1]14,創(chuàng)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發(fā)展維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性籌劃,在一方面表現為現代化的銜接與延續(xù),在另一方面則更多可能地指向著人類文明的新形態(tài)。那么,就其廣義而言,中國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歷史實踐,就無可回避地走進世界發(fā)展進程:一方面順應世界潮流謀求發(fā)展;另一方面從屬于世界潮流文明互鑒。更進一步地講,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然不會徑情直遂,我們必定會遭受到來自世界層面的影響與阻滯。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2]60。我們也只有以世界歷史的視野出發(fā),才能更為清晰地把握這一主張的全部意涵。因此,進入第二個百年,我國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的歷史實踐將會更大程度地彰顯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世界歷史維度,我們的現代化敘事也將兼具更為廣泛的世界意義?;蛟S,我們會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原則下被“分劃”在國強必霸的資本邏輯之中,但作為堅定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中國來說,我們所堅持的,必定是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取向。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國家治理維度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國家敘事中,制度與治理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構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指出:“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其執(zhí)行力的集中體現?!盵8]2就此而言,如何正確把握和處理好制度與治理的邏輯關系,就成為我們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治理的關鍵所在。具體來看,制度作為我們開展治理活動的基本遵照,其在為治理的展開設限的同時,還為治理效能的高質量呈現做出了科學的引領與安排。只有從屬科學制度規(guī)引下的國家治理,才能在新的征程中不斷趨向“善治”的美好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處理好制度建設與治理實踐的關系。制度上的成熟是治理實踐得以切實落地的根本所在,只有“良制”基礎上的治理,才有可能趨向“善治”。同時,還要在“良制”的基礎上構建健全完備的治理體系,兩者需協(xié)同發(fā)力,統(tǒng)籌于國家治理的全過程。其次,還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局部銜接的關系。國家制度的完善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整體性任務,兩者不可分割。這也就是說,我們開展國家治理的每一步,都必須有統(tǒng)籌全局的頂層設計。同時,每一具體制度的貫徹與落實,既要深入實際,又要服從全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制度與治理的良性互動,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實踐。

      (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人民美好生活維度

      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休戚相關、緊密相連。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言,這一目的的達成需要諸多因素的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滿足其需求的第一個要件。從歷時角度出發(fā),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在全面小康的基礎之上,是全面小康進程后的歷史延長線。就其共時角度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就成為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價值索引。換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好生活需要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存于一個相同的意義領域,美好生活需要是銜接小康社會與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橋梁和紐帶,前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后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實踐展開。這一歷史繼承性與延續(xù)性的體現,也是我們銜接第二個百年的重要支撐。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作為有著歷史性意義的階段性成果,全面小康社會的成功抵達,是對整個中華民族都有著顯著意義的歷史性事件,它推動中華民族向著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出了堅實一步,但更使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一步伐的歷史性意義,還體現在它切實展開和引領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開啟,而且還將繼續(xù)展現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炙熱光環(huán)。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82.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0.

      [5]習近平.知之深,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22.

      [6]習近平.擺脫貧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0.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4.

      [8]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籍雪梅

      猜你喜歡
      歷史性征程小康社會
      一個人的征程
      新征程,從春天出發(fā)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2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zhí)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偉大征程》文藝演出在京盛大舉行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國實現歷史性跨越
      南風窗(2018年23期)2018-11-15 23:49:10
      凝聚三秦巾幗力量 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當代陜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12
      以“四個強化”引領人大履職新征程
      人大建設(2017年6期)2017-09-26 11:50:44
      為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汉源县| 阿拉善左旗| 桦甸市| 蓬安县| 桃江县| 田阳县| 庆安县| 河西区| 潍坊市| 察隅县| 体育| 布拖县| 离岛区| 蒲江县| 竹溪县| 井冈山市| 德江县| 聊城市| 武冈市| 江阴市| 屯昌县| 广元市| 三都| 于田县| 板桥市| 鄂托克旗| 韶山市| 得荣县| 闸北区| 定远县| 景宁| 都兰县| 那坡县| 大邑县| 双流县| 陕西省| 清涧县| 金塔县| 福泉市| 淮安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