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虹
左讀范文
我的老師
◎魏 巍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蕓芝先生。
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嘴角右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在課外的時候,她教我們跳舞,我還記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們帶到她的家里和朋友的家里。在她的朋友的園子里,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音調(diào)教我們讀詩。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diào),還能背誦她教我們的詩:
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
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來,在那時卻占據(jù)過我的心靈。我父親那時候在軍閥部隊里,好幾年沒有回來,我跟母親非常牽掛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親常常站在一張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來,把兩個有象征記號的字條卷著埋在香爐里,然后磕了頭,抽出一個來卜問吉兇。我雖不像母親那樣,也略略懂了些事??墒窃诤⒆尤褐校业哪切┬ 胺磳ε伞眰?,常常在我的耳邊猛喊:“哎喲喲,你爹回不來了喲,他吃了炮子兒啰!”那時的我,真好像父親死了似的那么悲傷。這時候,蔡老師援助了我,批評了我的“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一個老師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時候,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師……”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jīng)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两窕叵肫饋?,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裁磿r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
可惜我沒有上完初小,就轉(zhuǎn)到縣立五小上學去了,從此,我就和蔡老師分別了。
(選自《魏巍散文集》)
右寫作文
永遠的標桿
◎馮紀瑞
我的媽媽,既是我漫漫求學路上的陪伴者,也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標桿。
從兒時起,每晚臨睡前,我和媽媽都會讀一首古詩詞,以此為當天畫上句號,這也是我們之間的約定。但其實,幼時的我做事很難持之以恒,三番五次地想要放棄。媽媽從不說教、訓斥,只是在我每次偷懶的時候,微笑著拿起書本,開始獨自誦讀。時間久了,一股慚愧之情便涌上我的心頭,我只得默默坐到媽媽身邊,開始跟著她一起誦讀。
對于古詩詞,媽媽似乎天生就有一種領(lǐng)悟力,她尤其喜愛蘇軾的詞。記得那次,媽媽給我念蘇軾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我清晰地從媽媽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絲神往,那絲神往與詞中的樂觀相連接,然后逐漸融為了一體。在我眼中,媽媽不拘泥于世俗,亦不妥協(xié)于困窘,不管是我糟糕的考試成績,還是生活中的不如意,都不加咀嚼,囫圇吞咽下去。媽媽這種灑脫的性格,蘊藏在她念給我的詩詞里,久而久之,也植入了我的心中,讓我逐漸學會閑看風月、寵辱不驚。
媽媽不僅像一位曠達的詩人,還擁有熱情的靈魂。
我喜歡和媽媽一起買菜、購物。我們家街邊的小商販都認識她,每每路過,會紛紛微笑著與她打招呼。這時候,媽媽會暫時把她那一身書卷氣藏起來,操一口流利的方言,聽上去輕松又隨意。她向來喜歡一邊挑菜一邊和攤主聊家常,她總會夸店里的東西物美價廉,也從不斤斤計較。她待人和善,我從未見過她與任何人發(fā)生爭執(zhí)。長此以往,耳濡目染,我漸漸學會用微笑、理解化解矛盾,以熱情、尊重待人接物。
媽媽心中,自有一縷沁人心脾的詩意、一輪平靜恬淡的明月,正如此,才雕塑出如今的我。我的媽媽,我心中永遠的標桿。
【湖北宜昌市第十九中學】
點評
1.開篇點題,直抒胸臆,結(jié)尾以“標桿”收束,首尾呼應(yīng),流暢自然。
2.作文重點寫了兩個典型事例——媽媽以身作則,引導“我”誦讀古詩;媽媽與人為善,“我”由此學會了如何待人接物。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將一位愛學習、有智慧、待人寬厚和善的母親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3.細節(jié)的刻畫較豐富。面對“我”的偷懶,媽媽不說教、不訓斥,用自己的言行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媽媽在讀蘇軾的詞時,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神往,展現(xiàn)出她對自由、灑脫的追求。
亮點借鑒
敘事散文的核心是寫人記事,寫作時,如何才能做到人物形象豐富飽滿、事件經(jīng)過真實有趣呢?選文中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借鑒:
1.選擇真實典型的寫作素材。素材真實是寫出真情實感的基礎(chǔ),但在眾多真實的素材中,需要挑選出既能展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又與眾不同的鮮活事例。選文中重點講述了蔡老師教“我們”寫詩、讀詩,以及蔡老師挺身而出,讓“我”免受同齡孩童的嘲笑和排擠這兩件事,真實且具有典型性,從課堂上到課堂外,全方位展現(xiàn)出蔡老師為人師表、關(guān)愛學生的美好品質(zhì),以及對“我”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
2.描寫生動而具體的細節(jié)。生動的細節(jié)往往能夠充分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比如,選文第二段從蔡老師的外貌細節(jié)寫起,“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嘴角右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一句,語言雖簡潔,但嘴角的黑痣這一外貌特征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第三段,“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一句中的“輕輕”二字寫出蔡老師不忍打“我”,側(cè)面展現(xiàn)了她對學生的愛,“笑”則展現(xiàn)出她的溫柔。文末寫“我”夢中起身,去尋找蔡老師的細節(jié),真實展現(xiàn)了“我”對蔡老師的依戀之情,讓人動容。這些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3.開門見山,首尾呼應(yīng)。寫作開頭有多種方法,開門見山是最為直接的一種。選文開篇就直接抒發(fā)對蔡老師的懷念之情,結(jié)尾處再以“可惜”“就”“分別”等詞與開頭遙相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情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