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里
青苔是苔蘚植物的泛稱,它們一般附著于物體表面蔓延生長,故也稱苔衣。青苔色澤翠綠,莖細(xì)如絲,可如毛發(fā)一樣附著在山石、水池、屋瓦、頹墻、濕地等陰暗潮濕處,是一種極不起眼卻極富生趣的植物。
世間萬千風(fēng)物,你看過那么多的波瀾壯闊,知道何謂驚心動魄,可是,你有沒有注意過那咫尺間、低眉處的一抹青苔?東風(fēng)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心如小小的安靜的城,足音不響卻回蕩悠長。青苔,就那樣靜靜地兀自生長。
老屋門前的青石子路被陽光吻得泛白,在烏青色的石子間隙之間,星星點點,會冒出一撮撮毛茸茸的青苔,透著青翠碧綠的生命力的呼吸。光著腳板走上去,是半溫半涼的觸感,如同三月春風(fēng)半寒半暖,讓人清醒又驚喜。那種溫涼不會讓人貪戀沉醉,有若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熱絡(luò)親昵,有一種止乎禮的疏離。
老屋廢棄,時隔多年再回去,恍然發(fā)現(xiàn)青苔已連綴成一大片,凹凸有致地覆蓋了細(xì)細(xì)密密的青石子鋪就的小徑。毛毛茸茸,蓬蓬勃勃,如透著生命力的呼吸;深深淺淺,斑斑駁駁,掩不住原物本色之余又添一抹蒼青。
那是一種恍惚的綠,像是被時間耽擱了似的,輕雨過后,濡濕得猶如地上淌滿的回憶。那種綠,長在“舊”這個詞上面,屬于痕跡,是固定著水、滋生著故事的和光同塵。它們與舊時光比鄰而居,驀然給人一種流年日深之感,像是未了卻的心事。它們又如同記憶中亙古不變、綿延不絕的風(fēng)景,在不經(jīng)意間就蔓延一地,渾然不覺地入了你的眼,占了你的心。
懶懶地貼于大地,汲取本就不多的陽光和雨露,兀自生長,緘默不語,卻又通透若琉璃,這,才是它們生命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