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邀請一位年輕的軍官來學(xué)校講座。雄姿英發(fā),真摯健談,這是我對他的評價。他挺拔地站在講臺上,開口道:“有人問我:身為軍人,你最怕什么?我回答說:我最怕死?!迸_下的學(xué)生一聽,“轟”地炸了鍋!大家交頭接耳,無非是在說:臉皮不薄啊,這都好意思承認(rèn)!軍官向大家做了個“暫停”的手勢,接著說:“還有人問我:身為軍人,你最不怕什么?我回答說:我最不怕犧牲!”大家似乎愣了一下,緊接著,掌聲、歡呼聲四起!任憑軍官怎樣做“暫?!钡氖謩荩瑫鲇彩前胩於及察o不下來……
我喜歡這位軍官這番掏心的話。他害怕生命之花的意外凋隕,卻真心祈盼著拿這朵珍貴的生命之花去為國家和正義獻(xiàn)祭。
那一年,在秦皇島,收到一位久不聯(lián)絡(luò)的文友的微信,便回問他這些日子在忙些什么,他回復(fù):“忙著寫一本長于我生命的書?!蔽也恢撚迷鯓拥恼Z言來表達(dá)自己的敬意,遂發(fā)給了他一枝紅玫瑰。我沒有告訴他,彼時彼刻,我正站在“秦皇求仙入海處”。想那始皇,為尋得長生不老之藥,派方士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永生的欲望,攫住了太多人的心。越是高官顯位,越想長生不老。但也有例外,古羅馬那個叫馬可·奧勒留的皇帝就不怕死,他直言不諱地說:“生命只是一瞬,我們都很快就要死去。”他還說:“死就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有個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盤旋——面對這樣一個不懂得尋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的皇帝,臣子們還有必要向他山呼“萬歲”么?有意思的是,兩千多年過去,馬可·奧勒留卻有能耐借助《沉思錄》的翼翅,飛臨我鳳凰樓小區(qū)18平方米的臥室,在燈下娓娓向我講述他非同尋常的生命觀。——“寫一本長于生命的書”,馬可·奧勒留做到了。
永生究竟是一種福音還是一個詛咒?美國作家納塔莉·巴比特用她的小說《不老泉》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她筆下的塔克一家是不幸的,他們因為喝了“不老泉”的水,所以永遠(yuǎn)被死神遺棄。作者借塔克之口說出了這樣的話:“看這流水,你每天去看時它都一樣在流動,可是其實它已經(jīng)不一樣了,昨天的水已經(jīng)流走,你現(xiàn)在看見的是今天的水。生命就像一個大轉(zhuǎn)輪,死亡也是這輪子上的一部分,緊接著的是新生。能享受生命的輪回是上帝的賜福,但我們一家卻只能眼看著輪子轉(zhuǎn),望塵莫及。”作者試圖讓我們明白:有限而有意義的生命比無限而無意義的生命有價值得多。讓我感慨萬千的是,《不老泉》赫然列入美國小學(xué)生必讀篇目,反觀我們,“死亡教育”的嚴(yán)重缺失令太多國民永難實現(xiàn)“死亡脫敏”。
總在思考“死亡”這件事是一種病態(tài),總不思考“死亡”這件事同樣是一種病態(tài)。
香港中文大學(xué)的陶國璋教授,開設(shè)了一門叫做“死亡與不朽”的課程。他頂著重重壓力,帶領(lǐng)年輕的學(xué)生去殯儀館參觀,去解剖室觸摸尸體——他要讓死亡“感光”。他慨嘆:“關(guān)于死亡,我們沒有正確答案?!彼皇窍Mㄟ^帶領(lǐng)大家對死亡的叩問,找到一個更加強(qiáng)有力的活下去的理由。這樣的探索,令人肅然起敬。
洪應(yīng)明說得多么透辟:“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在我看來,“有生之樂”的“樂”,如果不曾揉入些許“虛生之憂”的“憂”,那么,這“樂”必是輕浮的、淺薄的甚或鄙陋的,畢竟,牌桌上的歡愉與書頁間的歡愉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的?!疤摱却松钡膽n戚,是一根普適的銀針,不同時空下的人,都應(yīng)該適時拈起它,刺痛自我最為敏感的那根神經(jīng)。
“我希望我死之后,還能繼續(xù)活著”,你有類似安妮·弗蘭克這樣的心愿嗎?說到底,生,不過是一段華麗的“熱場”,正劇的開演,在謝幕之后。萬丈紅塵中,有誰,能聚斂生命中的每一點微光,最終憑靠它照徹和洞穿那恒久的黑暗?
——有生之年,惟愿你我都學(xué)會念誦這樣的臺詞:我來塵世,不為永生,不為茍活。
【文本解讀】
如何看待生命與死亡,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更是人生的必修課,但它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得不到人們的正視與思考。作者由一位軍官“怕死卻不畏犧牲”的話語引出了對“死亡”的思考,其用意其實是以此來探究活著的意義 ,無論是文友的 “忙著寫一本長于我生命的書” ,還是香港教授開設(shè)的“死亡與不朽”課程 ,都是在對死亡的叩問中,找到一個更加強(qiáng)有力的活下去的理由 ,這便是對人生意義的探求,因為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更為了悟人生的意義。正如作者所揭示的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時間上的長短,而在于精神上的光芒,比起死亡來說,虛度才是人生最大的敵人。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牢記奧里利厄斯說過的那句話——“人不應(yīng)當(dāng)害怕死亡,他所應(yīng)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