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寫人物時,一寫媽媽,就用“我”生病了,媽媽背著“我”看病的故事;一寫奶奶,就舉奶奶半夜給“我”蓋被子和帶著“我”玩的事例……這樣的事例沒有新意。下面這篇描寫奶奶的作文,小丁同學自認為選取了新事例,可老師并沒有打“優(yōu)”,這是為什么呢?
原文
奶奶今年六十多歲,她個子很高,有著一頭長長的黑發(fā),戴著一副眼鏡。奶奶有時候很溫柔,有時候很急躁。
在我一歲學走路的年紀,奶奶總是牽著我的小手教我學走路。學著學著,我摔倒了好幾次。每次遇到困難,我哭泣時,奶奶總是鼓勵我說:“寶貝!加油!”那時奶奶好溫柔。后來,奶奶為了照顧我,就把工作辭掉了。
奶奶有時很急躁,最大的特點就是嗓門大。上網(wǎng)課的那段時間,她一天到晚叫我積極點。清晨,當我還在夢鄉(xiāng)中,奶奶就來到我房間,叫起來:“起床了,8點上網(wǎng)課,現(xiàn)在都7點55了!”每次,在奶奶的提醒下,我掙扎著起床,對奶奶說:“知道了!”可當我看了一眼時間:“才七點半?”奶奶耐心地說:“你就不能提前做好上網(wǎng)課的準備嗎?”下午,剛上完網(wǎng)課,我準備來補一個午覺,奶奶又來催我:“起床了,快準備下一節(jié)課!”我不得不起床,把東西準備好。
這就是我的奶奶,很關心我的奶奶。
同學發(fā)言
吳雨澤:小丁同學能結合具體事例來寫奶奶的特點,這一點很好。但作文中所選的“奶奶牽著我學走路”的事例有點假,一歲的小朋友應該記不住學走路的場景吧!
劉薇:小丁同學作文中的第二個事例很好。原文中雖然寫出了奶奶的一些特點,但是還不夠突出。要展現(xiàn)奶奶的特點,我覺得還應該在描寫上下功夫,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還可以加入動作、神態(tài)等細致描寫,抓住奶奶“不斷催”的特點,來寫奶奶對自己的關愛。
吳凱達:對,應該舍棄舊的素材——第二段的內(nèi)容,詳細描寫奶奶催上網(wǎng)課的事件。題目也要換一下,可以重擬一個新穎的題目,比如“我家的網(wǎng)課主催”等。
李老師評說
小丁同學這篇《我的奶奶》是寫人作文。寫人作文以記敘人物的活動、經(jīng)歷、事跡為主,重在刻畫人物的性格。既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來直接描寫,也可以通過事件、細節(jié)、活動來間接描寫。在寫作文時,我們首先要鎖定人物的特點,并列舉事例來突出展現(xiàn)人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