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娜爾古力·沙依勞
摘要:牛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逐漸規(guī)?;?、集約化,相關傳染性疾病也得到業(yè)內各界的高度重視。牛病毒性黏膜病是普遍存在的傳染性疾病,可造成牛腹瀉及黏膜炎癥,引起其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反應,不利于牛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該文介紹了牛病毒性黏膜病的流行特點、鑒別診斷、防治措施等,以期發(fā)現(xiàn)科學防治該疾病的方法。
關鍵詞:牛群;病毒性黏膜;科學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3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30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ovine Viral Mucosal Disease
GanarGuliShailau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Kalaymulle Town,Emin County,Tacheng Xinjiang 834600,China)
Abstract:Cattle breeding industr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Cattle infectious disease has also been highly valued by all circles of the industry. Bovine Viral Mucosal disease (BVMD)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which causes bovine diarrhea and Mucosal inflammation,and leads to immune tolerance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cattle,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attle breeding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bovine viral mucosal disease,we hope to find a scientific method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disease.
Keywords:cattle,viral mucosa,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引言
牛病毒性黏膜病是主要發(fā)生于牛的一種重要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瀉、黏膜糜爛、肺炎等。目前世界各國均有發(fā)病,特別是發(fā)達國家,給全球養(yǎng)牛產(chǎn)業(yè)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牛病毒性黏膜病在就診病牛中占28.6%,發(fā)病與自身免疫、年齡、季節(jié)等有關?,F(xiàn)對2例牛病毒性黏膜病的治療過程進行分析。
1病例簡介
病例1:水牛11頭,黃牛2頭,年齡0.5~1.0歲,體重40~250 kg不等。該牛群10月出現(xiàn)病癥,無免疫,開始為1頭牛發(fā)病,感冒治療后,癥狀依然存在且全群染病。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停止進食,體溫驟升,口腔、鼻黏膜潰爛,舌面上皮壞死,排便不順暢且呈顆粒狀,反芻頻率降低。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流行季節(jié),初步診斷為牛病毒性黏膜病,經(jīng)抗原檢測為陽性,確診為牛病毒性黏膜病。
處理方法:①清潔場地,利用2%漂白粉對圈舍全面消毒;②口腔和鼻黏膜采用0.3%高鎰酸鉀溶液反復沖洗,更換牛鼻繩,針對鼻黏膜、口腔和舌糜爛位置涂抹甘油,3次/d,持續(xù)5 d;③免疫接種豬瘟脾淋疫苗,劑量為40~80頭份/頭,肌肉注射黃苓多糖,劑量為10~20mL/頭;④控制繼發(fā)感染,對病情危重的患牛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和葡萄糖酸鈣等。
病例2:病牛40頭,體重45~90 kg。因外地購買,無法判斷該牛群是否注射疫苗。購入1 d后,牛群食欲不振,精神狀態(tài)不佳,應激處置后4 d癥狀未減輕,就診時1頭牛死亡,牛群食欲持續(xù)下降,排便俞加困難,糞便呈顆粒狀,反芻次數(shù)減少。經(jīng)剖檢發(fā)現(xiàn),食道黏膜縱行分列大量紐扣狀不規(guī)則爛斑;大腸存在出血性炎癥,腸淋巴結腫大。根據(jù)臨床癥狀和流行季節(jié),診斷為牛病毒性黏膜病,經(jīng)抗原檢測為陽性,確診為牛病毒性黏膜病。采取與病例1相同的處理方法,此外清瘟敗毒散煎水灌服,3次/d,不間斷使用5 d。
2治療結果
病例1經(jīng)2 d治療后,水牛食欲好轉,口腔黏膜與舌表面潰瘍面變小,體溫初期正常,糞便成型,恢復正常排便,臨床癥狀減輕;2頭黃牛癥狀偏重,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ATP、葡萄糖酸鈣、碳酸氫鈉、維生素C等給予治療,3 d后病情轉輕,5 d后痊愈。
病例2給予肌肉接種豬瘟脾淋苗及黃苓多糖治療,3 d后體溫正常,食欲好轉,糞便形狀改變,呈桶型,反芻次數(shù)明顯增加,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控制。
3分析討論
3.1病原特征
該病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感染引起,BVDV屬黃病毒科,是瘟病毒之一,作為單鏈RNA病毒,有囊膜,大小為50~80 nm,圓形。該病毒對乙醚和氯仿非常敏感,以細胞培養(yǎng)物實現(xiàn)增值傳代,較好適應牛胎腎傳代細胞系。
3.2流行特點
黃牛、綿羊、山羊和豬都有機會感染該病毒,患病動物和帶毒動物都是傳染源。綿羊感染特征為隱性,但增加了妊娠綿羊的流產(chǎn)幾率,或導致羔羊畸形。病??祻秃髱Ф景肽辏腥就緩绞窍篮秃粑?,或胎盤。
新疫區(qū)多為急性病例,感染對象可能是放牧牛,也可能為舍飼牛。發(fā)病率偏低,約為5%,致死率超90%,常見6~18月齡牛;老疫區(qū)急性病例很少,不會引起嚴重的發(fā)病和致死問題,隱性感染達50%以上。
病毒一般侵入牛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在上皮細胞持續(xù)復制,入侵血液后形成病毒血癥,通過血液和淋巴管到達淋巴組織。
3.3鑒別診斷
牛病毒性黏膜病臨床表現(xiàn)有3種類型,即黏膜病型、腹瀉型和胎兒感染型。
黏膜病型,臨床癥狀嚴重,主要由BVDV感染引起,發(fā)病率較低,致死率偏高,有7~9 d潛伏時間,具體表現(xiàn)為腹瀉、脫水、白細胞減少等,幾天后迅速死亡。侵害對象為犢牛和青年牛,發(fā)病局促,病牛體溫急劇升高,病程發(fā)展快,表皮迅速脫落,病后幾天出現(xiàn)充血和潰瘍,腹瀉持續(xù)一段時間后,糞便為黃色水樣,伴有惡臭,內含黏液與氣泡,病牛多因脫水而死亡。
腹瀉型有顯著間歇性,出現(xiàn)進行性消瘦,引發(fā)跛行、球節(jié)皮膚紅腫,患病初期為水樣腹瀉,后期摻雜血液與黏液,時常排出片狀腸黏膜。
胎兒感染型是指孕牛感染后,增加了先天性缺陷發(fā)生率,如流產(chǎn)、死胎、小腦發(fā)育不全等。剖檢病牛發(fā)現(xiàn),食道黏膜糜爛,鼻鏡、鼻孔、舌面兩側與黏膜出現(xiàn)潰瘍,食道黏膜、胃黏膜等分布出血條紋,空腸和回腸形成點狀或斑狀出血點,黏膜片狀脫落,全身淋巴結變黑,結合病原鑒定和血清學檢測進行確診。
3.3.1病原鑒定
采集病畜分泌物進行病毒分離檢測,或用基因芯片技術、免疫組化等方法,鑒定病原。
3.3.2血清學檢測
診斷牛病毒性黏膜病,需聯(lián)合病毒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免疫熒光試驗等進行診斷。目前,普遍使用病毒中和試驗和ELISA檢測方法,后者檢測時間短,操作簡便,是血清流行病調查的最佳方法。
3.4防治措施
牛病毒性黏膜病流行性強,致病原因復雜,增加了防控難度,結合國內外經(jīng)驗,可采取綜合手段進行防治,如檢疫預防、淘汰持續(xù)感染動物、疫苗接種等。
3.4.1檢疫
嚴禁從疫區(qū)采購牛,對進口牛、調運牛進行全面檢疫,杜絕出現(xiàn)疫牛,對感染種牛持續(xù)關注。通過檢疫控制牛群調運和交易,以防止疫病擴散。貫徹落實檢疫流程,妥善處置病牛。在既有條件下,研究最佳撲殺病牛、無害化處理的方法。
3.4.2免疫接種
國外已有該病毒的弱毒株和疫苗,延長了免疫時間,但因存在接種反應,難以在妊娠牛中推廣應用。斷奶前后的牛可接種弱毒疫苗。牛群染病風險較大時,間隔3~5年可再接種1次,需提前為配種育成母牛和種公牛再次接種疫苗,大多數(shù)牛可完成終生免疫。有報道稱,豬瘟兔化疫苗可預防牛病毒性黏膜病,提高了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3.4.3治療
該病暫無有效治療方式,僅基于全面監(jiān)護、飼養(yǎng)和提高牛機體免疫力,開展對癥治療。為縮短恢復時間,減少經(jīng)濟損失,采用收斂劑和補液療法。相關文獻報道,在降低繼發(fā)性細菌感染方面,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療效極好。有研究指出,圈舍以2%漂白粉進行消毒和清潔,以0.3%高鎰酸鉀溶液對口腔和鼻黏膜進行清洗,及時替換牛鼻繩,以甘油涂抹鼻黏膜和口腔處,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遏制發(fā)病牛場的疫情,病牛體溫逐步正常。
3.4.4日常管理
提升飼養(yǎng)管理水平,增強??共∧芰?,保證其健康生長。對飼養(yǎng)環(huán)境和工具定期消毒。嚴格約束進入牛場的人員,降低應激反應。同時,需隔離發(fā)病牛群,避免疫情加重。
4結束語
牛病毒性黏膜病對母牛的免疫系統(tǒng)造成抑制,令其遭遇很多傳染病侵害。故對引進牛嚴格檢疫至關重要,定期對飼養(yǎng)工具和環(huán)境進行消毒,以無害化方式處置病牛分泌和排泄物質。當前,無特效方法治療該病,應控制繼發(fā)感染,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大力.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綜合防制措施[J].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19(2):26.
[2]王占,王大帥,韓雪峰.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綜合征的分析,診斷和治控措施[J].獸醫(yī)導刊,2019(24):151.
[3]歐濤.淺析牛病毒性腹瀉的危害與防治[J].河南畜牧獸醫(yī)(綜合版),2019,4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