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鄭敖天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2022年9月8日)
英國當?shù)貢r間2022年9月6日,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私宅巴爾莫勒爾堡中接待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
2022年,英國人度過了“歷史上最熱的夏天”。但9月,英國北部地區(qū)的最低氣溫驟然降到10攝氏度以下。陰冷潮濕的秋季來臨。
英國當?shù)貢r間9月8日上午,在蘇格蘭阿伯丁郡的巴爾莫勒爾堡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據(jù)英國《衛(wèi)報》等媒體報道,女王的國葬將于9月19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屆時將有2000名賓客出席。
自去年10月以來,伊麗莎白二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佳。今年2月,她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站立與行走都變得困難。此后,她缺席了5月的議會開幕典禮和6月的“白金禧年”(在位70周年)巡禮,對新首相利茲·特拉斯的任命儀式也一反常態(tài)在蘇格蘭舉行。在她逝世兩天前,96歲的伊麗莎白二世接待了這位47歲的英國新首相。她穿著灰色毛衣開衫、蘇格蘭格子裙和一雙此前出鏡多次的英倫風黑皮鞋,戴著珍珠耳環(huán)與眼鏡,微笑著與特拉斯握手,手背上的一大片紫斑清晰可見——這是伊麗莎白二世留下的最后一張工作照片。
回顧伊麗莎白二世的一生,她親歷了二戰(zhàn)后“大英帝國”的衰落,見證過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曾先后被卷入大眾媒體與數(shù)字媒體的時代大潮,還陪著英國加入歐共體又脫離歐盟。正如特拉斯在悼念演講中所說,女王的“服務生涯甚至超過了我們大部分人的記憶”。她的逝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伊麗莎白二世恐怕是英國最忠于職守的“公職人員”。正如她在21歲生日演講中宣誓的那樣:“我要用我的一生——無論它是長還是短,為你們服務,為我們偉大的帝國大家庭服務?!?/p>
伊麗莎白10歲時,伯父愛德華八世為了迎娶一位有過兩段婚姻的美國女士,在登基一年后突然退位。一片混亂中,喬治六世繼任,他的長女伊麗莎白遂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從此她與無憂無慮的童年告別。
二戰(zhàn)中,伊麗莎白協(xié)助父親處理事務與外出訪問,開始承擔幫助政府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公共職責。在她14歲那年,德軍對英國發(fā)動空襲,王室成員子女必須留守國內(nèi)。年幼的伊麗莎白在英國國家廣播電臺進行了一場廣播,她說:“我們知道,最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許多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英國的日子里,伊麗莎白二世通過電視講話的方式鼓勵民眾:“美好的日子終會回來?!?/p>
1952年2月,伊麗莎白到訪非洲,在肯尼亞的一間樹頂木屋里得知父親病故的消息。再從樹頂回到地面時,她已是溫莎王朝第四任君主。一年后,加冕儀式舉行,伊麗莎白戴上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留下的王冠,正式成為伊麗莎白二世。自這一刻起,以“終身公職人員”身份出現(xiàn)在各個“政治秀場”,成了伊麗莎白二世一生的宿命。
1940年,14歲的伊麗莎白發(fā)表了她的第一次公開演講。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自1688年光榮革命后,國王的權(quán)力逐漸讓予首相與議會,君主成為‘虛君。與既往王室相比,伊麗莎白二世選擇退出幾乎所有實權(quán),從而歸隱至‘名義和‘象征的新角色?!睂ν饨?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為當好國家的代言人,伊麗莎白二世隱藏起個性,取而代之的是一以貫之的標志性微笑。英國王室傳記作家羅伯特·哈德曼在《女王的旅程:伊麗莎白二世》一書中提到一個細節(jié),讓人見識到她“卓越的憤怒管理能力”。因為工作人員的一次疏忽,伊麗莎白二世在路過馬場時錯過了自己喜歡的馬——騎馬是她最大的愛好之一。就餐時,她顯然憋著怒火。但很快,她拿起餐巾遮住了臉,再放下餐巾時,一張帶著溫和笑意的臉出現(xiàn)?!熬拖衲Хㄒ粯?,變出了一個全新的笑嘻嘻的女王?!?/p>
在外人的解讀里,伊麗莎白二世的親和力,造就了關(guān)于“英國奶奶”的“個人神話”。據(jù)一項最新民調(diào)顯示,英國民眾對她的支持率高達85%?!拔?guī)缀跷绰犨^身邊的英國人對她有不好的評價?!薄董h(huán)球人物》原駐英國特派記者黃培昭回憶自己與她的一次近距離接觸:“2016年,90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舉辦皇家花園派對,友好地同坐在前排的每一個人握手問好,一直帶著微笑?!?/p>
伊麗莎白二世的微笑是動蕩中的無奈與調(diào)和力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殖民帝國迅速瓦解,昔日的海外殖民地接二連三地宣布獨立,取代“大英帝國”的是影響力相去甚遠的主權(quán)國家聯(lián)合體英聯(lián)邦。在這一新舊交替的時刻,矛盾時常一觸即發(fā)。伊拉莎白二世以“微笑攻勢”,努力在外交禮儀上、在公眾心理上維系體面、緩和矛盾。比如,對原殖民地眾多的非洲,她多次到訪。據(jù)英國媒體統(tǒng)計,她一生共到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訪325次,是英國史上出訪最多的君主。
1986年,伊麗莎白二世成為第一位訪華的英國君主。她和丈夫菲利普親王到訪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登上長城后,她贊嘆不已:“我到過許多地方,長城是最美麗的。”
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英國新任國王查爾斯三世致唁電。習近平在唁電中表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作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贏得廣泛贊譽。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美國新聞網(wǎng)“政客”援引學者分析稱,“過去幾十年,伊麗莎白二世因其獨特的‘棉花糖外交——柔和甜蜜而不涉政治——讓人著迷。”她溫厚的形象無疑令英國外交得益。英國工黨前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勞曾說:“她能促進英國的提升,她的能力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政治家。”
1953年6月2日,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當天,她與丈夫菲利普親王一同向群眾揮手致意。
1979年7月29日,贊比亞時任總統(tǒng)肯尼斯·卡翁達歡迎到訪的伊麗莎白二世。
鮮艷的顏色與固定款式的服飾,也是伊麗莎白二世的標志。據(jù)王室專家說,此乃有意為之,是為了方便民眾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她。事實上,即便身處圍觀者不多或者沒有媒體鏡頭的場合,伊麗莎白二世仍然堅持身著正裝。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問她為何如此,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標準的最后守護者?!?/p>
伊麗莎白二世這種“順從”“穩(wěn)固”的性格,在她生命的早期階段就已經(jīng)確立了。在保守環(huán)境中長大的她,從小被要求恪守皇家禮儀。伊麗莎白二世在26歲那年首次以女王身份去見祖母時,就被提醒,“你的裙子太短了”。
在她登基后,不少陳舊的王室成規(guī)延續(xù)了下來。比如,她在餐桌上吃完最后一口后,其他人也必須停止進食;每晚她就寢前,其他人不得回臥室;王室不允許在公共場合自拍或與他人擁抱;王室女性成員落座后,必須挺直腰桿,不可靠往椅背等。
1986年10月14日,伊麗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登上中國長城。
“一個高貴的女士的后背,永遠都不能靠在椅背上?!币聋惿锥赖哪赣H曾這樣教導她。這使伊麗莎白從小就懂得,如何利用一種秩序感與神秘感,將王室的故事敘述成優(yōu)雅的典范。但隨著“現(xiàn)代英國”的發(fā)展與大眾傳媒時代的到來,她在捍衛(wèi)君主制穩(wěn)定內(nèi)核的同時,也在積極適應著世界的新變化。
1992年是伊麗莎白二世的“紅寶石禧年”(在位40周年)。也是在這一年,她的長子查爾斯與妻子戴安娜分居。在英國公眾看來,戴安娜善良率真,崇尚自由,與王室格格不入。她被丈夫背叛,受到王室成員的冷遇。1997年,戴安娜因車禍死于法國巴黎,這成為英國王室及伊麗莎白二世一生中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整個國家陷入哀慟與沸沸揚揚的情緒中。人們要求王室降半旗志哀,隱匿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的女王卻一度保持沉默。她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據(jù)王室慣例,即便君主死后也不會降半旗。
英國報紙的標題開始變成《我們的女王在哪里?她的王旗在哪里?》等,王室與媒體的關(guān)系降至冰點。這一切迫使伊麗莎白二世打破成規(guī)。在戴安娜葬禮的前一天,她回到倫敦,發(fā)表了電視講話。鮮少在公眾面前表露私人情感的她,說自己很喜歡這個兒媳,對她的離去感到悲哀。白金漢宮也史無前例地降下半旗。
英國王室遭遇的挑戰(zhàn)還有很多。正如哈德曼所寫的,“君主(立憲)制曾在女王在位期間風雨飄搖”。根據(jù)英國法律規(guī)定,王室成員有不納稅的特權(quán)。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王室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引起爭議,70%的英國人認為“需要”。據(jù)《財富》雜志當年統(tǒng)計,女王每年的收入為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元),這個數(shù)字讓許多英國人抱怨,“把自己的納稅錢花在王室成員上不合理”。在對“王室高于法律”的質(zhì)疑聲中,伊麗莎白二世再次打破傳統(tǒng),象征性地落實了王室成員的個人所得稅繳納計劃。
千禧年后,世界進入網(wǎng)絡時代,伊麗莎白二世也步入了晚年。在各種典禮儀式中,她出席的場合與方式開始“傾向于年輕人”。在2012年“鉆石禧年”(在位60周年)巡禮的第一天,女王的第一個停靠點就是萊斯特的一所大學。同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通過巧妙的鏡頭銜接,伊麗莎白二世與007電影中特工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克雷格一同跳傘降落到了體育場,她的孫子威廉與哈里在現(xiàn)場大喊:“加油,奶奶!”這一幕成為該屆奧運會上經(jīng)典的瞬間之一。2017年,根據(jù)伊麗莎白二世生平改編的網(wǎng)飛電視劇《王冠》大獲成功,讓我們得以窺見她作為女王與作為伊麗莎白之間的縫隙。終其一生,她都在努力尋求王權(quán)象征與自我流露的平衡。
伊麗莎白二世的苦心得到了充分的回報。她掀開了王室神秘面紗的一角,向公眾展示了溫莎城堡內(nèi)的生活,以此緩和民眾的不滿情緒,拉近王室與民眾的距離。
“在信息時代,權(quán)力不僅有令軍隊獲勝的功用,也有令故事獲勝的功用,君主制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比名人們享受的15分鐘輝煌要持久得多?!泵绹螌W家約瑟夫·奈在2013年寫道,“本世紀最大的諷刺之一就是,曾經(jīng)等級森嚴的君主制殘余,仍然是當今英國吸引眼球的一種非常劃算的方式。”
左圖:戴安娜王妃。右圖:1997年9月5日,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出席戴安娜的葬禮。
伊麗莎白二世晚年時,曾表現(xiàn)出對查爾斯繼任的擔憂。但在2018年的一場英聯(lián)邦成員國首腦會議上,70年間從未公開插手過英聯(lián)邦任何內(nèi)務的女王破例提出要求,希望英聯(lián)邦各國政府首腦認可查爾斯為她的繼承者,并告訴他們,這是她“誠摯的愿望”。
在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兩天后,查爾斯順利平穩(wěn)地繼承了王位,成為查爾斯三世。英國當?shù)貢r間9月10日,在圣詹姆斯宮舉行的英國國王登基儀式上,查爾斯先向母親致敬:“我懷著最悲痛的心情向你們宣布,我親愛的女王母親去世了。”接著他說,將把“我剩下的生命”奉獻給國王這個新角色。
但查爾斯的人氣不如母親。有分析認為,盡管伊麗莎白二世本人謹小慎微,但其根深蒂固的使命感常常令其無暇顧及身為母親的職責。查爾斯的童年幾乎是在缺乏父母陪伴的環(huán)境中度過。在一本自傳中,查爾斯稱自己與母親有距離感,如果想看母親一眼,都必須提前向其秘書申請。這為后來發(fā)生的一切埋下了伏筆。
作為英國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王儲,查爾斯曾多次陷入輿論漩渦。英國一項民調(diào)結(jié)果顯示,大部分對查爾斯持負面看法的英國人,反感都來自于他與戴安娜的失敗婚姻。這兩年,圍繞查爾斯的爭議不少。今年7月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查爾斯旗下慈善機構(gòu)威爾士親王基金會曾接受拉登家族總額高達10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800萬元)的捐贈。去年,查爾斯的慈善基金會還被曝出“金錢換爵位”的丑聞。
英國媒體稱,相比于推崇“棉花糖外交”的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渾身散發(fā)出“政治化氣息”。在為國王這個角色做準備的日子里,查爾斯其實并沒有懈怠,對社會問題與氣候問題尤為關(guān)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報道稱,他不時發(fā)表演講,在環(huán)保和慈善領(lǐng)域表達擔憂和希望,但這種做法“更像一位活動家,而不是等待繼位的立憲君主”。有評論稱,查爾斯正在破壞王室所謂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而這正是伊麗莎白二世為其留下的“政治遺產(chǎn)”。
世界對君主立憲制本身的討論與質(zhì)疑,或?qū)⒊蔀椴闋査乖谖黄陂g所面臨的最大危機。在伊麗莎白二世接受治療時,一段倫敦街頭的采訪視頻走紅網(wǎng)絡。當被問及得知女王入院的第一反應時,一名英國青年表示:“這個消息讓人傷感。”但她不支持英國王室,所以“沒有傷心到不知所措”,只覺得這是件普通的事情而已。
有評論稱,由于英國王室的巨大影響力,其權(quán)力已經(jīng)超越了君主立憲制下的“虛君”。英國政治評論家歐文·瓊斯曾在《權(quán)勢集團》中寫道:“在實踐中,英國王室成員擁有一個可以干涉民主決策的強大平臺?!杯偹怪赋觯谟x舉前后,王室成員往往會頻繁與各類議員及政府要職候選人會面,并對其決策施加影響。而這一切都處于英國公眾的視野之外。
英國國內(nèi)廢除王室的聲音由來已久。2022年6月,英國一家權(quán)威機構(gòu)最新民調(diào)顯示,在過去10年,英國成年人對王室的支持率從76%降到了62%。不同年齡段的英國人對王室的看法差異明顯。65歲以上的老年受訪者對王室的支持率高達77%。而18-24歲的青年受訪者對王室的支持率僅為33%?!耙聋惿锥涝郾牨牭乜粗跏业闹С致什粩嗟?。如果她不能阻止這一趨勢,那么查爾斯登基后也無法阻止。”英國媒體人格雷漢姆·史密斯說。
“從短期看,查爾斯三世能夠延續(xù)英國王室的社會與政治地位,但他如果不作徹底的自我革新,回應英國公眾要求王室進一步增強透明度并減少特權(quán)的聲音,那么在目前支持率不斷下降的趨勢下,王室在未來英國社會中的地位也可能出現(xiàn)明顯跌落?!壁w永升說。
2018年4月19日,距離伊麗莎白二世92歲生日還有兩天,女王在白金漢宮召開了她人生中最后一次英聯(lián)邦首腦會議。伊麗莎白二世坐在緞面椅上,與客人們輕松自在地聊天。為了貼合不同國家客人的飲食習慣,女王的皇家主廚團隊準備了奶凍、比目魚、大黃姜味慕斯等不同菜式。據(jù)說,這是英聯(lián)邦歷屆首腦會議中人數(shù)最齊的一次?!八麄兇蟾胖?,這個女王全心投入的‘國際大家庭,已經(jīng)走到了十字路口?!惫侣绱藢懙馈?/p>
自丈夫菲利普親王去世后,伊麗莎白二世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一向不服老的她,開始在公開場合使用拐杖,還在醫(yī)生的建議下戒了酒。伊麗莎白二世當年繼位時,面對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這個曾被稱為“俱樂部”的英聯(lián)邦組織也愈發(fā)松散。
2022年9月12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在議會大廈發(fā)表講話。
“英聯(lián)邦屬于一個‘歷史懷舊型機構(gòu),其成員國主要為曾經(jīng)的‘大英帝國殖民地?!壁w永升說,“該國際組織之所以尚能維系至今,在一定程度上與伊麗莎白二世的個人魅力與竭力為之分不開?!痹S多人認為,如果沒有伊麗莎白二世,英聯(lián)邦不會持續(xù)這么多年。新西蘭學者凱蒂·皮克爾斯就曾說:“新西蘭留在英聯(lián)邦是出于對女王個人的尊重,而查爾斯國王和卡米拉王后不大可能擁有類似的魅力?!?/p>
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后,英聯(lián)邦各國紛紛舉行哀悼儀式。與此同時,關(guān)于英聯(lián)邦未來的議論也逐步浮現(xiàn)。
在伊麗莎白二世生前多次訪問的肯尼亞,時任總統(tǒng)烏胡魯·肯雅塔宣布舉行為期4天的全國悼念活動,并降半旗志哀,但也有肯尼亞人表示“無法哀悼女王的逝世”。一名肯尼亞律師在網(wǎng)絡上分享了一份1956年英國政府授權(quán)英軍鎮(zhèn)壓肯尼亞茅茅起義的官方文件。其間英軍犯下了大量戰(zhàn)爭罪行,數(shù)萬肯尼亞人遇害。
對于英國的殖民罪行,英國王室一直態(tài)度模糊。1997年,伊麗莎白二世出訪印度。在英國殖民軍曾釀下慘案的札連瓦拉園,她發(fā)表了一段講話,稱札連瓦拉園是英印交往史上“不幸的一章”,但未對此做出正式道歉。這引發(fā)了印度民眾的強烈不滿?!坝跏也荒芘c歷史脫鉤。英國對印度進行了200年的掠奪,我們至今仍在與殖民統(tǒng)治的遺產(chǎn)作斗爭?!庇《葰v史學者賈法瑞說。
許多英聯(lián)邦成員國開始重新評估與英國王室的關(guān)系。2021年,加勒比島國巴巴多斯宣布取消伊麗莎白二世的國家元首地位。有的成員國早就待不下去了。2022年3月,牙買加總理安德魯·霍尼斯表示,他計劃舉行公投,決定是否退出英聯(lián)邦。
“女王的逝世將為英聯(lián)邦自治運動打開閘門?!泵绹罢螆蟆本W(wǎng)站刊文分析稱。2022年9月10日,加勒比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理加斯頓·布朗表示,該國計劃在未來3年內(nèi)舉行公投,決定是否成為共和國。布朗說:“公投不是敵對行為,而是完成獨立并成為一個真正的主權(quán)國家的最后一步。”
“在國際舞臺上,英國國家實力日益下降。要繼續(xù)維持英聯(lián)邦,對新國王查爾斯三世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壁w永升說。
在伊麗莎白二世90歲生日時,英國皇家郵政發(fā)行了一套郵票,上面有一張她在白金漢宮白廳里的照片。在她旁邊是她的長子查爾斯、長孫威廉和曾長孫喬治。兩歲的喬治為了“湊高度”,站在一堆盒子上,顯得特別高興。這是一個散發(fā)著傳承氣息的場景。只是如今,作為“這個國家理想化的象征”與王室故事的經(jīng)營者、講述者,伊麗莎白二世卸下王冠。關(guān)于女王的故事也終將隱于歷史。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2022年9月8日)
英國女王,英聯(lián)邦元首。1952年繼承王位以來,在位長達70年,歷經(jīng)15位首相,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現(xiàn)代君主,也是英國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國王。她去世后,長子繼位,稱查爾斯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