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品讀《賁友林與學為中心數(shù)學課堂》,如同目睹了賁友林老師的成長之路,從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摸索,到成為市級、省級、國家級名師,他一直堅持教學研究的品質(zhì),深深震撼著我。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以學為中心的數(shù)學課堂,讓學生在分享中體驗成就,在體驗中學會學習。即從學生學習出發(fā)(以學定教),以學生已有知識和觀念作為新教學起點,給學生更多學習和建構(gòu)的機會(順學而教)。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程,設計相應的促進學習的教學活動(先學后教)。如何實踐學為中心的課堂?賁老師在書中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結(jié)合我自己的實踐,分享三點。
一、讓學生有準備地學
預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教師備課一樣,教師之所以對課本了如指掌,就是因為在課前做足了準備。學生如果不預習,課堂上很容易與授課進度脫節(jié)。
既然預習如此重要,我們應怎樣落實到位呢?
起初,我嘗試把預習任務與當天作業(yè)同時布置,并沒有要求必須上交或以某種結(jié)果呈現(xiàn),這就給了很多學生“可乘之機”,預習草草了事。后來,我改變了策略,設置了預習任務單,要求以書面形式上交,且每周都會評選“預習之星”。學生的預習興趣大大提高,預習有了更明確的目標。我會在新課前一晚仔細翻看學生提交的預習任務單,了解他們的疑惑點、難點,及時把控學情,從而讓第二天課堂重難點更明確,學生學習更高效。
二、讓學生在深層互動中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敢于取舍。之前我總是猶豫不決,不敢放手,想把每個知識點都明明白白告訴學生,殊不知我說了一遍又一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依然模糊不清。我嘗試放手,把傳授變?yōu)樘剿?,讓學生主動嘗試、敢想敢說,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放手并非放任不管,教師的點撥與引導不可或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引導,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點撥呢?
首先是對課本重難點的聚焦。這一過程與教師的備教材密不可分。
其次是對學生學習中疑點、難點的關注。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備學生”,檢查預習任務單是方法之一。教師從學生的預習及作業(yè)情況中,找到難點、易錯點,在課堂上對共性問題著重強調(diào),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強了效果。
教師的積極引導還表現(xiàn)在讓學生的表述更明晰。尤其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數(shù)學課上他們或詞不達意,或不簡潔,或不夠準確。教師適時介入,給予標準的示范性數(shù)學用語,引導學生用精準的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
三、放大學生的精彩想法
賁老師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從已有知識和觀念開始學習,以研究的方式學習數(shù)學,讓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始終讓課堂上充盈著學生的聲音,并在互動交流中提醒學生:前面同學的發(fā)言不是“藍本”,而是“鏡子”;后面學生的發(fā)言不是“照著講”,而是“接著講”。學生回答的精彩點子,他會將其放大,激發(fā)其他學生思考。這樣的課堂,學生的思維一直是向前的、愉悅的。
做賁老師的學生一定是幸運且幸福的,他就像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大朋友,與他們平等相處,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思考,自由表達,做學生的引導者、啟發(fā)者、陪伴者和欣賞者。
在教育之路上,讓我們以名師為榜樣,在品讀與實踐中,尋找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