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
《平凡的世界》是當代作家路遙的長篇小說作品,曾獲中國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镀椒驳氖澜纭芬缘谌朔Q的敘事視角,講述并非坦途的人生故事,孫氏兄弟在苦難中走向自我覺悟,認清存在價值。作品中孫少安、田潤葉、李向前三者有著共在性的情感糾葛,在孫少安的理性控制下,三者關系由對抗走向和諧,實現(xiàn)愛的價值超越。在書中所建構的情境中,孫少安在自身主體性的推動下,打破了情境加在身上的限制,直面艱難,走向自我超越,通過反抗獲得生命之美,踐行人存在的勞動價值。
一、高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資源管理策略
資源管理教學策略體現(xiàn)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即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閱讀時間,將教學效益最大化。如在進行《平凡的世界》的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制定明確的閱讀規(guī)劃,保證學生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由于該名著篇幅較長,因此,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狀態(tài),適當地調整閱讀進度,保證閱讀量。此外,《平凡的世界》中有大量富有哲理、充滿正能量的語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完成優(yōu)美詞句的積累,并有計劃地組織對作品賞析、研讀活動。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對“精神上的消沉等于自殺”“生活永遠是美好的”“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奮斗”等,在情感上與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獲得人生的思考,實現(xiàn)名著閱讀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結構遷移策略
結構性教學策略是指教育者根據學生實際學情,建造與學生發(fā)展相契合的學習結構,使學生在接受新知的過程中完善或重建自身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如以提煉文本綱要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總結歸納能力。在提煉有價值的信息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閱讀的名著內容,完成閱讀主體的二次編碼過程,重新建構對名著的認知,形成新的閱讀記憶,達成深度學習的教學效果。
(三)目標引領策略
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規(guī)劃好教學過程、預設教學活動結果。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需要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明確整體閱讀的教學方向。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教學目標是以閱讀任務群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長篇小說閱讀,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延伸閱讀視野、完善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經驗建構以及具身審美體驗,以掌握閱讀方法為最終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經驗的培養(yǎng)以及閱讀技巧的傳授,使學生掌握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完成對閱讀文本的深度學習。
(四)指導閱讀方法策略
1.瀏覽
瀏覽是略讀的一種,通過瀏覽閱讀方法可以幫助閱讀者在短時間內提煉文本信息。以《平凡的世界》為例,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之始,快速瀏覽封面、序言、目錄等概括性強的文本信息,形成對名著作品的初步印象。
2.略讀
略讀適用于通讀過程,以較快的閱讀速度完成對作品情節(jié)的粗略感知。在此過程中,不要求學生對文本信息形成細致化的認知和掌握,求全而不求精、求快而不求細,在最短時間內整體把握作品內容。
3.精讀
精讀是與略讀相反的閱讀方法,與動物“反芻”原理類似,通過反復閱讀,在熟讀的過程中,完成對文本內容的深思、精思,最終完全“吸收消化”作品內容。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確精讀范圍。其次,指導學生明確精讀的深度。最后,指導學生掌握精讀形式,如通過思維導圖、隨筆批注的方法,用來厘清文章脈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指導學生精讀文本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厘清文章脈絡,透過文章表象探究本質問題。
二、《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閱讀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批注、筆記等形式完成對作品片段、語言的積累和分析,并具備相應的仿寫能力。
2.思維提升與發(fā)展:通過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把握作品內容,培養(yǎng)學生情節(jié)概括能力,可以復述故事情節(jié)。
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通過閱讀,厘清文章脈絡、人物關系。感悟作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學會以文學評論的視角出發(fā),鑒賞文章內容,體會文本中的“情”之美,從而形成創(chuàng)造性具身情感體驗。
4.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主人公不甘平庸而拼搏奮斗的時代精神,使其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形成聯(lián)結,喚醒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民族使命感。
(二)閱讀計劃
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前十章為例,10個章節(jié)共計5萬余字、70頁。根據各章字數和頁數制定閱讀計劃,據統(tǒng)計,每章字數均在4000~5000左右,每章閱讀時間大致為15分鐘左右。以此類推,《平凡的世界》每部54章,共三部,總計162章,以每天閱讀1.5個小時、每分鐘閱讀500字為基礎,學生在三個星期的時間內便可以完成閱讀任務。在此閱讀計劃下,保證了學生閱讀行為的連續(xù)性和閱讀量的穩(wěn)定性,避免了學生碎片化閱讀行為。
(三)梳理閱讀思路
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思維導圖類型,理順閱讀思路。如《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眾多且關系龐雜,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樹形圖繪制人物關系圖譜,理順人物關系,便于分析人物形象?!镀椒驳氖澜纭窌r間跨度長達十年之久,可以通過流程圖的形式,劃分時間節(jié)點,梳理人物生活軌跡。以孫少平的人生經歷為例,繪制如圖1的流程圖。思維導圖在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實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掌握此閱讀方法,有助于建構完整的知識、記憶體系,推進閱讀情節(jié)。
(四)鑒賞環(huán)節(jié)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講述生而平凡卻有不甘平庸的普通人的故事。在“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閱讀經驗、掌握閱讀方法,通過對文本內容的閱讀,對照現(xiàn)實生活,以孫氏兄弟的人生經歷,啟發(fā)學生思考“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升華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書中人物沉重中的幸福,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證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