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師傅
學弟學妹好,我先介紹一下自己,來自福建省的2022屆高考歷史類考生,現(xiàn)就讀于某“985工程”高校。
可能我的建議會比較直接:選科能別選歷史組合就別選,多考慮物理組合。所以我在此先說一個前提:這篇文章面向的主要是高一對選科迷茫的普通學生,如果你是對偏文科組合有堅定熱愛的人,那就繼續(xù)堅持,也會有很好的結(jié)果。
我先來說說我不建議選擇歷史組合的兩個理由,都是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fā)。
一、可選擇的專業(yè)過少,就業(yè)面太窄
今年高考完我領(lǐng)到《招生計劃》《報考指南》這兩本書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能填的專業(yè)也就那么幾個,都不用怎么翻。而且據(jù)我的了解,大部分選歷史組合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數(shù)學學不好,想著大學一定要選一個不用學數(shù)學的專業(yè),所以金融、會計等經(jīng)濟學類的專業(yè)在填報的時候需要考慮很久。
再除去“天坑”管理類專業(yè),以及一些民族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一般需要深造,不適合直接就業(yè)的專業(yè),只剩下法學、漢語言文學、小語種等。法學和漢語言文學還聽說都是“卷王”專業(y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xiàn)后,小語種也是爭議頗大的“火坑”專業(yè)。
而且,大部分文科類專業(yè)的學生出來就業(yè)后的薪資水平普遍比同屆理科類專業(yè)的學生低, 崗位替代性也比較高。
二、歷史并沒有想象中容易學
我只能說每一個科目都不簡單,不要覺得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就特別好學。我本人的選科組合是歷史、思想政治、生物,基本上算文科的了。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入門容易高分難,考80分容易,考90分就不是單純的背記這么簡單了。
大多數(shù)人認為歷史就是簡單地背背事件時間點、歷史價值等,不用花什么心思研究。其實不然,歷史事件太多,一些時間點很容易混亂,而且外國史的事件名字還容易記混,如果平時不注意點滴積累的話會漏掉很多知識點。歷史作為一門對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不用心感受,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思考的話,拿高分是非常難的,會一直處于瓶頸期沒有突破。
總結(jié)一下就是,我認為適合選歷史的同學大概有以下幾個品質(zhì):肯背記,肯堅持,有毅力,有思想。具備了以上品質(zhì),也不一定能學好,但如果沒有,我覺得很難把歷史學好。
這些都是我選科后兩年來一些感受,雖然我本人算是考得比較好的歷史類考生了,但還是不建議選歷史。在我看來,如果你的歷史水平與物理水平相當?shù)那闆r下,優(yōu)先考慮物理。尤其是一些不肯吃苦,對學習沒什么熱情,只想考個本科大學的同學,真誠建議選物理性價比更高。
各位學弟學妹,如果你們是剛剛進入高一的學生,那你們也可以不那么早去糾結(jié)具體選哪科,高一先讀下去,感受、挑戰(zhàn)一下高中物理和歷史,再去做選擇。像我中考時物理還能考八十幾分,高中一開學就想選物理、化學、生物的選科組合。結(jié)果高一的時候直接被物理狠狠地摁在地上“摩擦”,苦學了一整個學期物理還是考出了25分的成績,深知選物理不適合,最后才果斷選擇歷史。
所以,高一一定要認真去學物理,這樣你才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學,不能因為落了幾節(jié)物理課、上課不認真聽、覺得計算太復(fù)雜就放棄選物理。因為物理對學生普遍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的學科,這也是一般來說物理類控制線要比歷史類低很多的原因。物理考高分可以拉開差距,但是考高分的少;歷史考高分的相對較多,拉不開很大的差距。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建議,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無論最后選了什么,都祝你們金榜題名,學姐在大學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