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艷
我租住在一處繁華的商貿(mào)中心。某個休息日,當我俯在客廳的小桌子上盡情地書寫一篇稿子時,總感覺對門有聲音傳來。剛開始我還不能完全肯定,以為這是商業(yè)區(qū)里應(yīng)有的嘈雜。但后來仔細分辨,我確定這是一位老婆婆在一個勁兒地呼喚:“阿華!阿華!阿華……”
她為什么嘴巴總不閑著呢?我雖然滿腹疑惑,但由于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所以也就不好細問。直到有一天早晨,那個老奶奶又在聲聲呼喊,我終于聽到有位老大爺在樓道里回應(yīng):“我來了,我回來了!”
后來的某天,我在客廳里聽到對面鄰居家傳來了爭吵聲,并且還聽到老爺子在警告他的老伴:“再喊,我就打死你,一天到晚地煩死個人,天天叫,沒完沒了……”老奶奶也不甘示弱,謾罵的聲音一點兒也不遜色。
聽著他們此起彼伏的爭吵聲,我就想,這兩位老人過得有多苦大仇深,水深火熱呀!老都老了還這般激情澎湃地吵架,難道婚姻還真是愛情的墳?zāi)??我沒來由地陷入了無盡的哀愁。我臆想中的人生伴侶理應(yīng)是年輕時卿卿我我,中年時相濡以沫,年老時不離不棄,而不是沒完沒了地磕磕碰碰,無休無止地吵架。我心里因此認定:這對老夫妻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是一對怨偶,行將就木地過了大半輩子。
又是一個休息日,我開門正好看見那位老大爺在整理廢紙箱。難怪樓道轉(zhuǎn)角處偶有少量的廢紙箱,原來是這位老爺子的“戰(zhàn)果”。門敞開著,屋里正坐著一位老奶奶,她沒有干活,而是看著老爺子一個人捆綁著那碩大的廢紙箱。見我開門,老爺子很有禮貌地問:“吵到你了?”我連忙客氣地回應(yīng):“沒有?!闭郎蕚湎聵牵灰娔俏焕蠣斪由锨案皆谖叶呡p聲地說:“我老伴走不了路,癱瘓在床,我一邊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一邊撿點兒廢品掙生活費。她去年連住兩次醫(yī)院,現(xiàn)在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差,有事請你多擔待?!?/p>
我瞬間愕然,原來老爺子才是身負重擔的人,一邊照顧常年臥床的病人,一邊還要為生計操心。老爺子還說,他出去撿廢品的時候,寂寞的老奶奶免不了要發(fā)泄情緒,于是就在家里大聲叫嚷著“阿華”。長此以往,鄰居就覺得有點兒吵人,可是老爺子勸不動她,于是只好用“打死你”這句話來嚇唬她。
住在這里的日子久了,我發(fā)現(xiàn),每當老爺子撿來廢品在家門口整理時,就會習慣性地把門敞開,老奶奶側(cè)坐在輪椅上看著他不停地忙碌。這就是尋常日子里一位病人妻子與老伴的相處模式,想不到老年人雞吵鵝斗里居然也藏著質(zhì)樸的愛情。
人這一輩子最圓滿的結(jié)局大概就是生不讓父母蒙羞,死不拖累兒女,無疾而終算是普通人渴望的理想歸宿??善行┤说囊簧涑庵酁?zāi)多難,飽受傷病困擾與折磨后才駕鶴西去。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夫妻關(guān)系是這個世界上最靠譜的“生死戰(zhàn)友”,可現(xiàn)在的年輕人習慣在各種娛樂中沉醉,繼而變得麻木不仁,對身邊人乃至伴侶都缺乏應(yīng)有的關(guān)心與付出,把一段原本美好純真的感情演繹成“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直至在婚姻關(guān)系里把所有熱情與耐心消耗殆盡,勞燕分飛。
這對老人雖然也在吵鬧,但爭吵過后依然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把夫妻沒有隔夜仇演繹得淋漓盡致。雖說夫妻相互扶持、攜手共進是道義也是責任,但誰又能說它不是這座城市里最溫暖的亮光呢?感謝這束亮光,再次點燃了我對愛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