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南方
衛(wèi)星位置:禹會村遺址,位于蚌埠市西郊的禹會區(qū)馬城鎮(zhèn)禹會村及前郢村
地形地貌:涂山南麓,淮河?xùn)|岸,地勢平坦
友情提示:參觀禹會村前,記得閱讀本期的大禹故事!
新聞鏈接:
近日,“文明探源,發(fā)現(xiàn)安徽——夢回大禹會諸侯”的直播在禹會村遺址正式進(jìn)行。禹會,因史書中記載的“禹會諸侯于涂山”而得名,相傳是大禹為治水而會諸侯的地方。4000多年前,大禹在此疏治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至今仍廣為流傳。
——綜合《新安晚報(bào)》
探秘手冊
周末,小探妹歪在沙發(fā)上“嗖、嗖”地發(fā)微信。一邊發(fā),一邊唉聲嘆氣。
“怎么了?”阿奇哥好奇地問。
“最近有一場關(guān)于蚌埠禹會村的考古直播,我錯過了。”小探妹晃晃手機(jī),“蚌埠的好朋友發(fā)微信問我,有沒有看直播?”
“你崇拜大禹?”
“是??!我們班的同學(xué)都崇拜,尤其是男生,個個都要當(dāng)大禹,還給其他同學(xué)分派角色:你是一號諸侯,他是二號諸侯……可惜角色太少,大家誰也不服誰。”
“哈哈!幾千年前,大禹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但他憑借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一舉當(dāng)上了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你朋友邀請你看的‘禹會村直播,就在傳說中大禹為治水而會諸侯的地方?!?/p>
“所以‘禹會諸侯的傳說是真的?”
“聽完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史前大洪水
據(jù)說三皇五帝時(shí)期,氣溫比現(xiàn)在要高,大雨連綿不斷,許多河流暴漲,洪水泛濫。家禽牲畜都泡在水里,人類生活艱難。
在大禹治水前,他的父親鯀也曾奮力治水。相傳鯀為治水盜取了天帝的至寶“息壤”。息壤可以自行生長,抓一把息壤丟入水中,立刻可變成一座土山擋住洪水。
有了“息壤”后,滔滔洪水被擋在了堤外。可越往下游走,水勢就越大。洪水裹挾著泥沙,猛烈地沖刷著大堤。終于,脆弱的堤壩坍塌了,咆哮的洪水吞噬了人們的家園……大禹目睹了父親“堵”水的惡果,建議父親用“疏”代替“堵”。可鯀哀嘆道:“我何嘗不知疏導(dǎo)水系比堵更好,可疏導(dǎo)需要鑿山、挖渠,工程量巨大。你看這天下百姓,吃飯尚且成問題,何來二十年、五十年的時(shí)間疏導(dǎo)洪水呢?”
為了說服父親,禹帶領(lǐng)著自己兒時(shí)的好友,一邊幫助百姓抗擊洪水,一邊踏遍各地,研究地形與水系的特點(diǎn)。每到一處,禹總是把自己的干糧分給百姓,還幫他們一起干活。百姓們感動地說:“他就是鯀的兒子,大禹!”
4000年前的盛大會盟
鯀用息壤,辛辛苦苦治水九年??上Ь拍旰?,一場連日暴雨再次形成洪水,將大堤拍成粉末。鯀自知無力回天、愧對蒼生,在羽山自盡。
得知父親自盡的消息,禹痛哭了很久。隨后,禹來到舜的面前,請命治水。
舜看著剛剛成年的禹,問他有何主意。禹說:“以疏代堵,每到一地便召集當(dāng)?shù)厍鄩涯辏戎卫睃S河,再治理淮河。請讓我試一試!”
2007~2010年間,禹會村清理出一片巨大的祭祀臺基。臺基上有35個圓柱形坑洞,用于插入部落旗幟。祭祀臺基的西側(cè),有一條長長的祭祀溝,用來焚燒祭品,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火燒獸骨、石器以及陶器碎片。
阿奇哥指了指禹會村遺址照片:“請想象這樣的畫面:涂山腳下,淮河岸邊,祭祀臺上旌旗飄飄,每一面旗幟都代表一支部落。臺下人山人海,穿著不同服飾的人們整齊排列,眼睛齊刷刷地盯著站在高臺上的大禹。此時(shí),他們正聽從大禹的號召,匯聚在一起,決定與滔天的洪水決一死戰(zhàn)?!?/p>
“所以禹會村的遺址,就是‘禹會諸侯的地方?!毙√矫每偨Y(jié)道。
問鼎中原
大禹治水,事必躬親,“三過家門而不入”。13年后,肆虐的洪水終于被大禹馴服,按照人們的意愿,流入江河湖海。天地豁然開朗,華夏大地風(fēng)調(diào)雨順、萬物生長。大禹班師回朝時(shí),田間地頭的百姓歡呼雀躍,爭相目睹治水英雄的風(fēng)采。
舜高興地迎接禹的歸來。禹出發(fā)時(shí),剛滿18歲;歸來時(shí),已是三十多歲。常年日曬雨淋,禹皮膚黝黑、面容滄桑,但他的眼神卻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堅(jiān)毅和果敢。
舜退位后,禹順應(yīng)民意,登上了帝位。
“大禹可真厲害!”聽完故事,小探妹由衷地贊嘆,“13年如一日,盡心盡力去完成治水大業(yè)?!?/p>
她一躍而起:“阿奇哥,直播已經(jīng)不能滿足我的好奇,我要親自去禹會村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