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堯
2月28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1250歲的生日。
在大眾印象中,白居易著有《長恨歌》《琵琶行》等詩作,是才氣過人的“詩魔”和“詩王”。但你了解他鮮為人知的“B面”嗎?
自戀?——朋友圈自拍“文案大師”
在“照相術(shù)”誕生前,我國已經(jīng)有了“朋友圈自拍文案”——題像詩。有文章引述觀點(diǎn)說,我們能了解到的最早的題像詩愛好者,便是白居易。
白居易在長安做翰林學(xué)士時,請名畫師李放為自己繪像,并題詩:“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靜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p>
等到他再觀此像時,又發(fā)覺自己比十年前老了很多,便寫下:“我昔三十六,寫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臥江城。豈比十年老,曾與眾苦并。一照舊圖畫,無復(fù)昔儀形。形影默相顧,如弟對老兄?!?/p>
再過十年,白居易對著這幅畫又感慨:“李放寫我真,寫來二十載。莫問真何如,畫亦銷光彩。”
同一張自畫像,“自我欣賞”了那么多年,每次還配上不同文案,舊圖新發(fā)一下,似乎確實(shí)“自戀”。不過,白居易作詩也不僅僅為此。
這三首題像詩,傳遞了白居易三個時期的三種心態(tài),詩中也道盡了他二十載仕途坎坷的心路歷程,不勝唏噓。
好交朋友——實(shí)打?qū)嵉摹吧缃荒苁帧?/p>
世人皆知《長恨歌》是白居易的名作,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由來,其實(shí)多虧了一位“幕后策劃”,那便是王質(zhì)夫。
王質(zhì)夫隱居山野草莽之間,是個避世之人,卻與白居易相交甚篤。有人統(tǒng)計(jì)過,白居易寫給對方的詩多達(dá)十余首,可見交情深厚。
那年,白居易任職周至縣尉時,當(dāng)?shù)赜幸蛔捎嗡?,名氣斐然。有一天,白居易邀了好友陳鴻一同找王質(zhì)夫游玩。三人同游寺院,途中說起了當(dāng)?shù)亓鱾饕丫玫奶菩谂c楊貴妃悲歡離合的故事,大家都有些感慨。王質(zhì)夫于是請白居易為這段故事寫首詩,這個創(chuàng)意便促成了《長恨歌》這一千古佳作的誕生。
白居易對朋友的真情相待,也為人津津樂道。
從江州調(diào)任忠州刺史時,有一天白居易在處理完公務(wù)后,回家磨面烤餅消磨時間。望著新鮮出爐的烤餅,白居易想起許久不見的老友,行動力極強(qiáng)的他立刻給對方發(fā)了個“快遞”,只為與好友共享美食。
在《寄胡餅與楊萬州》里,白居易說:“胡麻餅樣學(xué)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p>
楊萬州便是白居易早年結(jié)識的好友楊歸厚。彼時,白在忠州,楊在萬州,兩地相距不太遠(yuǎn),但也足見白居易對好友滿滿的真心。
CP達(dá)人——“千里神交”心有靈犀
白居易好友雖然多,但要說最強(qiáng)CP,非元稹莫屬。兩人還被并稱為“元白”。
白居易和元稹有7歲年齡差,但他們的友誼“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兩人甚至還發(fā)生過一次“千里神交”的奇事。
有一次,元稹被派到外地出公差。在曲江、慈恩寺游玩的白居易,與眾人飲酒喝得正興時,突然放下酒杯說,他的兄弟這時候應(yīng)該走到梁州了。
于是,白居易便題詩一首:“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jì)程今日到梁州。”
不可思議的是,過了十幾天,白居易收到一封元稹的信。信上寫著,那天晚上對方做了一個夢,夢到和大家同游曲江,正玩得高興,突然車馬聲響起,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梁州。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p>
二人相隔千里,竟同一時間寫詩想念彼此,并準(zhǔn)確道出對方所處地點(diǎn)。這等心有靈犀,絕對擔(dān)得起“最強(qiáng)CP”的名號。
人間閑事,白居易自有一番見解;字里行間,又滿是恣意灑脫。千年已過,如今我們只能透過歷史的縫隙,去了解這位大文豪的大概。紛擾過往,自有人評說。
(選自2022年2月28日中新網(wǎng)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2/02-28/9687
540.shtml,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