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軍
摘要 楠木具有材質堅硬、耐腐蝕的優(yōu)點,是高檔家具、器具、建筑用材以及工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原材料,經(jīng)濟價值非常高。但是,由于楠木長期遭到掠奪式的采伐,導致楠木的整體數(shù)量大幅下降,并處于瀕危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楠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利用。通過科學栽培、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拓展楠木的種植面積,實現(xiàn)對楠木強有力的保護,還能滿足市場對優(yōu)質木材的需求,促進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基于此,簡要介紹了楠木及其發(fā)展現(xiàn)狀,重點探討了楠木的栽培技術要點,并提出一些關于楠木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措施,以供相關的林業(yè)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楠木;發(fā)展現(xiàn)狀;栽培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792.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3–0021–03
楠木是我國南方和南亞地區(qū)特有的珍貴用材樹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漸危植物,被譽為我國的“國木”,是家居中財富、地位和尊貴的象征。楠木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qū),廣西是華南地區(qū)楠木的主產(chǎn)地之一,全區(qū)的樟科楠屬植物共計有13種和1變種,潤楠屬植物35種和1變種,廣泛分布在桂西、桂北地區(qū)[1]。但是,由于歷史上廣西地區(qū)對楠木的利用長期處于過度索取狀態(tài),不僅導致楠木資源變得稀缺,還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不利于楠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利用。因此,為保護好日漸瀕危的楠木資源,進一步提高楠木的生產(chǎn)質量與效率,廣西許多適宜種植楠木的地區(qū)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培訓以及企業(yè)支持,大力發(fā)展楠木人工林的種植,并將楠木病蟲害的防治提上工作日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楠木病蟲害,實現(xiàn)對楠木資源的有效保護與綜合利用。筆者將結合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對楠木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展開探討。
1 楠木簡介及其發(fā)展現(xiàn)狀
1.1 楠木簡介
楠木也叫雅楠,是一種常綠大喬木,包含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很多樹種。其中,閩楠和楨楠是材質最好、生長最快、種植最廣泛的2種,其他的楠屬品種有滇楠、紫楠、湘楠、浙江楠、紅毛山楠、細葉楨楠等;潤楠屬品種有潤楠、紅楠、滇潤楠、刨花楠、華潤楠、梨潤楠、絨毛潤楠等。楠木樹高最高可達30 m,胸徑最大處可達1 m,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主要生長在氣溫0℃~38℃、年降雨1 400~1 600 mm的亞熱帶地區(qū)?,F(xiàn)存的楠木林分多為人工栽培的經(jīng)濟用材林和風景保護林,而野生的楠木主要生長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闊葉林中,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此外,楠木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一味祛疾除患的良藥,能夠治療水腫、化解體寒等,中醫(yī)認為久居楠香之屋還有靜心安神、養(yǎng)血補氣、舒筋活絡的養(yǎng)生功效[2]。
1.2 發(fā)展現(xiàn)狀
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以下簡稱融水縣貝江河林場)位于融水鎮(zhèn)細魚路,主營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撫育、森林保護、跡地更新、林場管理、自產(chǎn)自銷木制品等,其中楠木就是融水縣貝江河林場主要經(jīng)營的樹種之一?!笆濉逼陂g,融水縣貝江河林場大力開展楠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良種選育、高效栽培等多項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融水縣貝江河林場共收集全國6個?。▍^(qū))27個縣(市)的353個楠木家系材料,建成全國最大的楠木種質資源庫,同時還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楠木容器大苗培育技術,年產(chǎn)楠木苗約15萬株;同時還在高效栽培過程中總結出了楠木純林、“楠木+杉木”混交林、利用楠木改造杉木人工林3種栽培模式并予以示范推廣。據(jù)統(tǒng)計,融水縣貝江河林場現(xiàn)有楠木示范林約76.13 hm2、楠木杉木混交林約220.63 hm2、杉木改培林下套種楠木約29.87 hm2、楠木種子園14 hm2、楠木種質資源庫約15.8 hm2、楠木家系試驗林約4.33 hm2,楠木種植總面積高達33.87 hm2。
2 楠木栽培技術要點
2.1 育苗技術
2.1.1 種子采集 由于楠木結種存在大小年現(xiàn)象,小年種子空殼率很高,幾乎沒有飽滿的種子,只有在大年才會結出內核飽滿的種子,因此楠木采種應在大年時進行。在11月下旬至“小雪”前后進行采種,此時楠木果實由青色轉變?yōu)樗{黑色,代表種子已經(jīng)完全成熟。采種時,要在種子園中挑選出樹齡在20年以上的健壯母樹,并用鉤刀、高枝剪、采果枝或竹竿等工具采集果實,然后把果實浸泡2~3 d后搓去果皮,得到純凈的種子并置于通風陰涼處陰干,待水跡消失后備用[3]。
2.1.2 種子處理 由于楠木種子的含油量和含水量較高,種子失水后容易喪失活力,因此不能用普通的方法儲存種子,應及時對種子進行處理。通常采用濕潤的河沙貯藏楠木種子,先在容器底部鋪上一層10 cm厚的細濕沙,再均勻撒上一層種子,之后再在上面覆蓋一層20 cm厚的細濕沙,并放置于陰涼處保存。而沙子的含水量要保持在5%左右,確保種子時刻保持濕潤,避免種子過干而失去發(fā)芽力。如果需要催芽播種,可以把種子放在有陽光照射或溫度較高的地方,在立冬前后種子就會開始萌動,播種后能提高發(fā)芽率。
2.1.3 苗圃建設 首先,由于楠木的幼苗喜陰濕、忌強光,因此,苗圃地應以肥沃濕潤、灌溉方便、日照時間短的山地為宜,尤其是有遮陽灌溉設備的地方更好,而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好。其次,選擇在冬初進行墾挖,采用“三犁三耙”的方式整地,并施足量基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每667 m2均勻施入1 500~2 000 kg腐熟廄肥和100 kg菜枯餅。然后,筑起20 cm高的床面作為苗床,床面寬1 m左右,并開設排水溝,主溝寬40 cm、深30 cm,副溝寬30 cm、深20 cm,方便排水[4]。最后,在春季耙耕苗圃地時,每667 m2用生石灰15~25 kg均勻撒于床面,碎土耙平,以待正式播種育苗。
2.1.4 播種育苗 楠木種子的播種時間一般為2月前后,多采用雙幅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行距為15~20 cm,每667 m2播種量12~15 kg。在播種時,將楠木種子均勻撒于床面,避免出現(xiàn)種子大量聚集的情況發(fā)生,并在苗床上覆蓋一層1 cm厚左右伴有草木灰的火燒土或黃心土,再用稻草或地面覆蓋苗床,以保持苗床土壤濕潤,防止種子遭到鳥獸的啄食,提高楠木種子的發(fā)芽率和生長整齊度。
2.1.5 田間管理 待楠木幼苗出土后,要及時分批揭去稻草或地膜,小苗出土1個月后要經(jīng)常松土和除草,并適時進行抗旱和追肥。追肥時可用0.2%~0.5%尿素或5%~10%的人畜尿追施2~3次,一般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嚴禁干施化肥,且秋末后要停止追肥和灌溉。
在5月使用透光度為40%~50%的遮陽網(wǎng)搭棚,棚高1 m以上,防止強光高溫對幼苗造成傷害。在苗高7~8 cm時定苗,每667 m2保留幼苗2萬株左右,并于9月撤去遮陽網(wǎng),增強幼苗的抗性。一般一年生楠木苗高30~40 cm,地徑0.4~0.5 cm,此時可以出圃造林或移栽培育大苗[5]。
2.2 造林技術
2.2.1 林地選擇 楠木造林對土地有一定的要求,為增強楠木的實際生長效果,需要在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上合理選擇造林地。楠木造林地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方便、腐植質含量高,并且濕度要大,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一般在海拔低于1 000 m的丘陵、低山的陰坡或半陰坡、河邊臺地、山谷兩側為宜。這些地方能夠滿足楠木快速、健康生長的要求,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楠木樹種的生長潛力,而且能夠節(jié)約營林撫育成本,提高楠木造林收益。
2.2.2 科學整地 選好造林地之后要整地,以保證楠木幼苗栽植后大量存活并快速生長。首先,要清理林地,把林地內的雜草、灌木等影響楠木正常生長的雜物清理干凈,但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然后再采用穴墾的方式整地挖穴,穴的規(guī)格為50 cm×40 cm×40 cm,株行距為2 m×3 m,保證楠木的種植密度為167株/667 m2左右。整地工作應在造林前一年的11月至冬至前完成,并且挖穴時要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以備后用[6]。
2.2.3 施足基肥 為促進楠木栽植后的生長,需要在楠木栽植的前1個月左右施足基肥。施基肥前要將種植穴用表土回填2/3,再每穴分別施入100 g的尿素、氯化鉀、鈣鎂磷肥,以及1 kg腐熟的有機肥。將基肥與回土混勻后再用表土填滿整個種植穴,高出地面約5 cm,待基肥充分腐熟后再進行造林,防止產(chǎn)生肥害。
2.2.4 合理栽植 在冬至雨水期間均可栽植楠木,但早栽比晚栽要好,適當早栽扎根快、發(fā)根早,能增強楠木的抗性。一般在陰天或雨后栽植楠木幼苗,幼苗要做到隨起隨栽,起苗時,先剪去苗木部分的枝葉和過長的主根,再進行漿根,泥漿中可加入適量3%~5%的鈣鎂磷肥。栽植時要做到苗正根舒、適當深栽、分層壓實,種植深度比原根深3~5 cm[7]。為提高楠木造林的成活率,推薦使用2年生的優(yōu)質營養(yǎng)杯苗進行造林,種植效果更好。造林后1個月內進行查苗,對成活率低于90%的林地進行補苗。
2.2.5 混交造林 楠木是闊葉林樹種,且幼林比較耐陰,因此可以通過適當營造混交林促進楠木幼林的生長,提高成活率。一般選用杉木作為伴生樹種與楠木進行混交造林,有利于楠木的培育,而杉木與楠木的混交比例為1∶3?;蛘吲c柳杉、樟樹、檫樹及殼斗科類樹種進行混交,也能取得良好的種植效果[8]。
2.3 撫育管理技術
2.3.1 除草除雜 楠木幼林初期的生長比較緩慢,外部環(huán)境會對其正常生長造成重大影響,通常在種植后的5年內都需要除草、除雜,以免雜灌壓抑而影響其生長發(fā)育。通常在楠木生長高峰期到來之前,或在草籽成熟之前除草,每年2~3次,第1次在4—5月進行,第2次在9—10月進行。除草要在陰天進行,不可在太陽暴曬的情況下除草,避免林地水分蒸發(fā)過快而導致楠木幼樹被灼傷,而且除草時要與楠木樹干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能傷及楠木樹干及其樹根,否則會影響楠木的正常生長。
2.3.2 擴穴松土 在楠木幼樹郁閉成林之前可適當擴穴和松土,能有效避免土壤板結,鞏固除草成效,同時有利于楠木根系的呼吸與生長,提高根系吸收水肥、養(yǎng)料的能力,促進其快速生長。擴穴松土一般配合除草同時進行,以楠木植株為中心,半徑為0.5 m向外擴穴松土1周,深度10 cm左右,然后進行培土,高度5~8 cm,注意要與楠木樹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可傷及根系而影響其吸水、吸肥能力。
2.3.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楠木撫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保證楠木健康、快速生長的主要措施。
第一,要合理控水。從楠木剛剛定植直至幼苗成活,在遇到惡劣的干旱天氣時,要及時澆水,防止楠木枯死;若遇洪澇災害還要及時進行防洪排澇工作。第二,要科學施肥。造林初年及翌年結合除草松土工作同時進行追肥,每株施復合肥0.1~0.2 kg;3年后林地郁閉,在每年9月—翌年5月結合實際情況追肥,如果培育楠木大徑材可結合深耕撒施,以復合肥為主,每株施0.2~0.5 kg。
2.3.4 修枝整形 為從幼林階段開始培養(yǎng)楠木直立的干形,為今后形成高大通直的樹體打好基礎,需要根據(jù)楠木的生長情況、樹形大小,對楠木進行適當?shù)男拗φ喂ぷ?。一是在楠木底部有萌條的要全部剪除;二是楠木整株有多株萌條的,要保留其中1株生長旺盛、干形直立的繼續(xù)培育,其他的萌條全部清除;三是在楠木主干1.3 m以下的輪枝,要根據(jù)樹高、冠幅、生長狀況適當剪除,為培養(yǎng)通直主干提供更多的養(yǎng)分。楠木修枝整形時要盡量緊貼樹干,不留節(jié)疤[9]。
2.3.5 撫育間伐 楠木林地完全郁閉時,林木分化變得明顯,此時應及時對林木進行適當?shù)拈g伐,以使保留木更好地生長。首次間伐在楠木造林9~10年后進行,第2次間伐在楠木造林14~15年后進行。間伐強度需要根據(jù)楠木的生長情況而定,首次間伐強度為20%~25%,保留楠木125~140株/667 m2;第2次間伐強度為30%左右,保留楠木80~100株;如果培育大徑材可進行第3次間伐,最終保留楠木50~60株/667 m2。間伐時,首先要優(yōu)先伐去目標樹周圍的競爭木和伴生樹,其次才是被壓木、雙杈木、生長細弱的楠木等[10]。
3 楠木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楠木的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因此較少發(fā)生病蟲害,而且楠木病蟲害的發(fā)生主要集中在幼苗生長期。楠木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有莖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蛀梢象鼻蟲、灰毛金花蟲等。對楠木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全面增強楠木自身的抗病能力。
3.1 預防措施
楠木病蟲害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楠木種植前,對種子、幼苗、土壤等進行科學消毒,減少病原菌的數(shù)量;二是楠木種植時通過科學合理密植、營造混交林等方式,改善林分結構,增強林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三是楠木種植后加強撫育管理工作,通過除草、松土、施肥等措施提高楠木樹勢,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四是無害化處理病蟲害植株,及時清除病苗,通過深埋或集中燒毀的方式防治病蟲害蔓延。
3.2 治理措施
對楠木病蟲害的治理,首先,要準確把握病蟲害的關鍵治理時期,抓住重點,兼顧一般,能兼治的不專治,能挑治的不普治。其次,要合理選用農(nóng)藥,禁止使用劇毒農(nóng)藥,優(yōu)先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nóng)藥,以生物源農(nóng)藥為主,普通化學農(nóng)藥次之,避免藥害。最后,要科學用藥,輪換使用多種對口藥物,避免長期使用單一農(nóng)藥導致病蟲害產(chǎn)生抗藥性。例如,對莖腐病的治理,可選用50%多靈菌可濕性粉劑按1.5 g/m2進行噴粉;對蛀梢象鼻蟲的治理,可采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殺死幼蟲等[11]。
4 結束語
楠木是我國珍貴的用材樹種,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觀賞價值以及藥用價值,整體發(fā)展前景良好。為了保護好瀕危的楠木資源,同時滿足人們對珍貴木材的市場需求,需要不斷優(yōu)化楠木人工造林的栽培管理技術,同時做好相關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全面提高楠木的產(chǎn)量與質量,增加楠木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 管杰華.廣西楠木栽培技術要點探究[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1(9):116-117.
[2] 歐紹才.廣西楠木發(fā)展前景及栽培技術探討[J].南方農(nóng)業(yè),2020,14(6):27-28.
[3] 潘小莉.楠木繁育與種植技術要點[J].南方農(nóng)業(yè),2018,12(17):3-4.
[4] 賓忠良.楠木育苗與造林技術的應用實踐[J].南方農(nóng)業(yè),2021,15(5):103-104.
[5] 王健,周美才.楠木育苗與造林技術應用[J]. 現(xiàn)代園藝,2019(19):88-89.
[6] 李躍勛.楠木種植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農(nóng)業(yè),2019,13(20): 3-4.
[7] 鄭學良.楠木精細化栽培技術探討[J].南方農(nóng)業(yè),2021,15(8):87-89.
[8] 許雪英.杉木楠木混交林生長效果初探[J].林業(yè)勘察設計,2020,40(3):61-62.
[9] 胡平.楠木栽培管理技術探討[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0(8):110-111,114.
[10] 黃增曾.廣西楠木發(fā)展前景與栽培技術分析[J].魅力中國,2020(35):41.
[11] 廖國一,蔡宗耀,江媚,等. 楠木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南方農(nóng)業(yè),2021,15 (3):78-79.
責任編輯:黃艷飛
Study on Cultivation and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of Phoebe Nanmu
SU Hongjun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 State-owned Bay River Forest Farm, Rongshui, Guangxi 545300)
Abstract Phoeb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ard material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It is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for high-end furniture, appliance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ts economic value is very high. However, due to the long-term predatory logging and utilization of Phoebe nanmu, the overall number of Phoebe nanmu has dropped sharply and is in an endangered state,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hoebe nanmu. Through scientific cultiv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expand the planting area of Phoebe nanmu and achieve strong protection of Phoebe nanmu, but als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for high-quality wood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hoebe nanmu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focusing on the key poin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hoebe nanmu, and som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Phoebe nanmu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for the exchange and reference of related forestry workers.
Key words Phoebe nanmu; Development status; Key poin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ests and diseases; Control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