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孫立霞
摘 要:針對普通高校非書法專業(yè)類的學生情況,傳統(tǒng)書法教學方法必須有所改進和創(chuàng)新。加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以保證其對美學的基本認識和認識;從思想性、民族性和時效性三個方面對書法教學進行調整,以適應中國的實際情況;從文化底蘊、思想素質、心理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等方面來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品位和文化修養(yǎng)。
關鍵詞:高校書法教學;書法藝術
引言
中國高校的書法教育正處于新的發(fā)展時期。高校書法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是一種不斷探索、試驗的新型學科。書法是一門非常講究技術的抽象藝術,所以在對普通高校進行書法教育時,不能有過高的期望,保證學生既要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有所認識,又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和欣賞能力,同時懂得一些基本的知識,注重對學生的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
一、書法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書法作為中國獨特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和3000年的光榮歷史,僅僅過去了半個世紀,就遭遇了兩大挑戰(zhàn):一是全球化背景下對書法傳統(tǒng)、書法教育的認同危機;二是有了計算機,手工打字更加方便快速,逐步代替了手寫,從而使書寫的能力下降。這兩種改變對書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書法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國家教育部就開始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但是,在面臨著升學壓力的情況下,許多學校的書法課基本都是空著的,并沒有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值得慶幸的是,近幾年,隨著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各高校都開設了書法選修課程,既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又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陶冶情操,啟發(fā)智力,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但是,在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其效果并不顯著。所以,怎樣把這門課程辦好,把它學好,是當前廣大書法教育工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書法是一門非常講究技術的抽象藝術,所以在對普通高校進行書法教育時,不能有過高的期望,保證學生既要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有所認識,又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和欣賞能力,同時懂得一些基本的知識,注重對學生的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
二、普通高校書法教學的改進優(yōu)化策略
(一) “輕理論"重實踐
書法教學中,理論和實踐是兩大關鍵。常言道,“實踐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敝挥性谡_的理論指導下,實踐才會有所收獲。教師要保障學對書法的歷史流傳和延續(xù)、形成和演變都有一個粗略的了解。漢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書寫工具,盡管現(xiàn)在的計算機鍵盤已代替或削減了傳統(tǒng)的書寫方式,但是書法絕不可能完全代替。另外,漢字是一種特有的文字,它不但能傳遞信息,還能給人以視覺上的美,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對大部分非美術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一部好的作品不但有助于他們今后的工作生活,更有利于他們的審美趣味。但是,要想寫得一手好書法,需要長時間的刻苦練習。實踐表明,理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定的認識,而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在書法課的編排上,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二)“輕課堂”重展覽
書法課上的教學與技術訓練固然很重要,但對書法愛好者而言,僅靠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作者認為,通過書法的創(chuàng)作來學習書法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書法展示是最直觀、最有效、最全面的,它可以促進學習的效果和積極性。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著同學們去參加一些書法展覽。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觀察,相互學習。通過對其進行鑒別、對比,對其優(yōu)劣進行評估,使廣大師生對書法的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消除學生在學習書法時所產生的畏懼感和疲憊感,從而使學校的文化和藝術活動更加活躍。書法展覽的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從學校到校外,也可以是與其他高校合作進行巡回展覽。在本次展覽中,我們能夠發(fā)掘出不足之處,發(fā)掘出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參與到省級、國家級的書法大賽中去。
(三) “輕指導"重觀摩
書法教師的素質對書法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從教學的觀點來看,“書法是一種知識,一種技能,一種修養(yǎng),一種學習的方式,一種提升個性的活動。”教師的技術和品德素質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有很大的影響。然而,當前的書法師資隊伍卻是良莠不齊。一些學校的書法老師,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缺少的,必須從社會上招聘。為此,必須強調“輕引導”,重視觀察。所謂“輕引導”,并非說學生不需要教師的指引,而是說,學生不能只依靠教師。如果沒有好的教師的指引,學生自己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重觀察”有兩層意思:一是請幾位名家到學校授課、做講座。通過對書法的觀察與領悟,加深對書法的認識。二是到店里購買名家書法的光碟,利用多媒體和視聽教學,以彌補因素質不足而產生的缺陷。
(四) “輕實用”重欣賞
書法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物,人們經常把書法的實用和藝術區(qū)分開來。但是,在書法的實用性日漸衰退的今天,其藝術魅力卻越來越突出。從美學的觀點來看,“書法是一種審美的對象,它是一種蘊含著美的物質,它的鑒賞是一個審美的過程,而書法的創(chuàng)造就是對美的認識和創(chuàng)造。”這是由于人們對書法藝術的要求。一副好字懸掛于室內,既能使人賞心悅目,又能體現(xiàn)出主人的文化品味。所以,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們勇于創(chuàng)造,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藝術才能,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在展覽中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作品,并將其懸掛于公共場合,既能美化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又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氣氛,提升作家的榮譽感,會使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更加高漲。
結束語
在普通高等學校進行書法教育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它還是一項新的研究課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踐和研究。讓我們站在全民文化素質提升的戰(zhàn)略高度,不斷地總結和總結,探索出一條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3]譚天鵬.普通高校書法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J].高校素質教育,2019(2):34.
[4]張文才.探析普通高校書法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1,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