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
“爹味”上的可不是什么好菜。在家庭飯桌上,它原本就是一道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菜肴,只是面前區(qū)區(qū)幾盤,不容你忽視或躲避。但在社交聚餐中就不一樣了,美食繁多,對吃不下看不慣的“爹味”,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轉啖其他心怡菜品,舌暇或再對之鄙薄一番。“爹味”如何叫人反胃?其堆疊的是陳舊的學識,吹噓的烈火烤就焦黃的外皮;澆頭的是自戀的蠔油,繞幾圈往事兜轉意難平;飄浮的是“為了你好”的一縷熱氣,隔絕的卻不只是一個世紀的互為陌生。一匙于口,只覺厭膩,咬之更是老柴難咽。
“爹味”一詞成為流行時間并不長,然而“爹味”的氣質早已是流布廣泛,根深蒂固?;蚴亲龅蠓讲偶せ畹哪撤N遙遠記憶,口吻突然間對上了其父之口型,自覺親切流利,勢如破竹,奇跡般屏蔽早年在他口水下的濕漉難堪以及眼前這位新少年的手足無措?;蚴俏醋黾议L就“父魔”上身,侃侃而談,頭頭是道,自覺少年老成,志得意滿。此等好為人師者,常以苦口婆心自我感動,徑視閉目塞聰或反唇相譏者為懵懂頑固之徒。最諷刺莫過于浩嘆觀眾“怎么就聽不進去”,殊不知將自己圍囿起來的正是“聽不進去”,而失卻自我反省之力,也使“爹味”在“叛逆兒女”的漠視和反攻下越演越烈。
“爹味”的流行,使以熱衷指示為基本特征的“官樣”受到人們更多的注意,其從家庭到公眾、從男性到女性的擴散,更使人意識到這種喜歡摁著別人的頭的控制欲蔓延極廣,展轉無窮,在暗地里悄悄支配著人性?!暗丁钡囊挥|即發(fā)使“人均爹數”超標,互相尊重幾近可遇不可求。那張在“爹味”蒸騰中拉扯得變了形的面子,拾掇起來手忙腳亂,唯一的出路就是讓它繼續(xù)攤放著——“栩栩如生”的“爹味”沒有規(guī)則,沒有邊界,只有“我”的聲嘶力竭和“前浪”的死有不甘。
“爹味”的彌漫和帶來的廣泛批評,也使人更有機會關注和追索“爹味”的始發(fā)地,對在父子關系中傷痕累累的那個孩子更具同情。當人們認為“爹味”發(fā)射塔的根基來自原生家庭的家長作風時,這個問題也有了關于新舊兩代人觀念必然交戰(zhàn)的討論分翼。但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父方在辯論場決勝的籌碼,常不是理智的思辨,而是腐朽的蠻力。或許,眼看著新的價值體系慢慢建立,“老爹”們的擔憂和害怕需要轉嫁,并不是他們的立場毫無道理、他們的經驗毫無價值,而是他們灌輸的內容幾乎無視年輕人自身的判斷力,這樣“高人一等”的說教在第一個字開啟時就令人警覺和反感??傊?,“爹味”的屢批不止,使那些“沒有‘爹味”的公眾人物更有希望成為優(yōu)質偶像。而家中手持仙拂的那位到頭來總落得寂寞的下場,越寂寞越伺機釋放“爹醛”,像一個死局。72232DEF-F64D-401B-8CE7-D6C5B9B553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