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晉紹
摘要:目的:探索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聯合應用CTU和CTA檢查中利用體質量指數(BMI)降低管電壓是否可行,力求用最低的掃描條件得到符合診斷要求的圖像,從而達到降低受檢者的輻射劑量。方法:通過分析我院2020年4 月至 2021 年10月期間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聯合應用CT 血管成像和 CT 尿路成像檢查的病例64例,利用體質指數(BMI)分組, 分別為A組BMI<20, B組20≤BMI≤31。A組應用100kV管電壓檢查(低劑量),B組應用120kV管電壓檢查(常規(guī)劑量),兩者采用的管電壓不同,剩余掃描參數均一樣,分析兩組間圖像情況和輻射劑量,研究圖像是否符合診斷的要求。結果: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聯合應用CTA和CTU檢查中利用體質指數(BMI)降低管電壓的方案可行,能在CT圖像質量達到診斷要求的同時降低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
關鍵詞:泌尿系統(tǒng);CTA;CTU;輻射劑量
在泌尿系統(tǒng)聯合應用CT 血管成像(CTA)和 CT 尿路成像(CTU)技術中,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診斷及鑒別診斷非常有用,但其也有非常明顯的缺陷,就是CT掃描期數多、掃描范圍大,受檢者接受了較高的輻射劑量。在平時CT檢查中放射劑量應遵循最優(yōu)化的低劑量掃描原則,依據檢查目的及部位選擇相對合理的掃描方案,力爭用最優(yōu)化的掃描方案、合理的照射劑量來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聯合應用CT 血管成像(CTA)和 CT 尿路成像(CTU)檢查的病例中,利用體質指數(BMI)分組,, 其中A組BMI<20, B組20≤BMI≤31。年齡介于25~76歲之間,平均為(45.6±1.3)歲。
1.2方法
各病例均接受西門子128層螺旋CT檢查,掃描范圍采用腹部CT常規(guī)掃描范圍,設置掃描層厚為6mm,A組應用100kV管電壓檢查(低劑量),B組應用120kV管電壓檢查(常規(guī)劑量),兩組只有管電壓不同,剩余掃描參數均一樣,對比劑為碘帕醇,掃描后,將完整原始數據保存在工作站并利用軟件行多平面重建。
1.3指標判定
所有圖像采用記分法分別對腎臟、尿路與腎血管圖像質量分析,參照標準如下:5分:圖像清晰,病灶細微解剖顯示清楚并腎血管、泌尿系統(tǒng)顯影清晰,4分:圖像清晰、無偽影并腎血管、泌尿系統(tǒng)顯影清晰。3分:圖像達到診斷要求并腎血管、泌尿排泄系統(tǒng)能基本顯影,少部分結構顯示稍模糊。2分:圖像不能達到臨床診斷需要并腎血管、泌尿系統(tǒng)只有少部分顯影。1分:圖像完全不能用于診斷并腎血管、泌尿系統(tǒng)完全不顯影。
根據西門子CT記錄掃描的輻射劑量值 ,使用劑量長度 ( DLP)記錄輻射劑量,應用公式計算病人所接受輻射的有效劑量 (ED)。即 ED=DLP×K,腹部劑量的權當量為K(K=0.01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課題所取得的輻射劑量值進行分析,分別以計數資料(c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 )進行計算,若結果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根據圖像質量評分所得結果:A組:1-5分病例數分別為0、0、4、11、17例;B組:1-5分病例數分別為0、0、3、11、18例,兩組圖像評分差異無明確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各組輻射劑量對比:見表1。
3討論
目前,在臨床上關于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檢查方法中,應用CT 血管成像(CTA)和 CT 尿路成像(CTU)技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聯合應用 CTA 及 CTU的優(yōu)點是能同時顯示血管及集合系統(tǒng),有利于對泌尿系統(tǒng)腫瘤或非腫瘤的鑒別、定性診斷,現CT 尿路成像(CTU)已出現逐漸替代普通的X線泌尿系造影的趨勢,成為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影像學檢查的優(yōu)先選項。不過采用聯合 CTA 及 CTU常規(guī)采用三期或四期掃描方式,其中需進行平掃期、腎皮質期及腎髓質期多期掃描,有的還需要加延遲期。多期掃描所帶來的缺點是病人所接受的射線照射劑量明顯增大;射線照射劑量適當增加后可提升圖像的質量,能更清晰的顯示病灶內部細微結構,但過高的射線照射劑量有可能給患者造成放射損害。因此,在確保圖像質量符合診斷要求的前提下明顯降低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減低受檢者由輻射而帶來的致病風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熱點問題[1]。降低輻射劑量的可以采用常用方法有:選擇合適的掃描范圍、嚴格控制重復掃描次數、適當降低掃描參數,適當降低掃描參數包括減低與智能化減低mAs。其中CT的輻射劑量和管電壓流為線性相關的,并與管電壓平方為正比關系。合理的降低管電壓,能相應的降低輻射劑量,故應用身體質量指數達到降低管電壓的目標。在日常臨床CT應用中放射劑量的標準應選擇最合適的低劑量掃描方案,針對不同檢查目的或檢查部位選擇最優(yōu)化的掃描方案。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對于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我國的王秋霞等人[2]對泌尿系結石的螺旋CT掃描進行了低kV實驗研究,結果揭示出雖然低kV掃描所獲得的圖像噪聲明顯增大,但所獲得的CT圖像質量達到了診斷的要求,統(tǒng)計顯示X線輻射劑量是明顯降低的。江一峰等人發(fā)現低劑量掃描噪聲與病人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存在相關性 ,身體質量指數反映了患者身高及體質量情況 ,和掃描厚度相關,可依據身體質量指數合理的調整 kV。對身體質量指數大于20的病人,身體瘦?。春穸容^?。?,射線容易穿透,把管電壓適當的降低 (從 100kV減低至 80 kV),掃描所得圖像噪聲并沒有進一步加大。麻增林等人[3]通過研究分析了MSCTU的低劑量與常規(guī)劑量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低劑量與常規(guī)劑量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最終的診斷結果差異并不大。
綜上,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臨床CT檢查應用中,通過對已收集病例的進行科學分析總結,發(fā)現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聯合應用CTA和CTU檢查中,根據體質量指數采用低劑量掃描方案后,CT圖像質量能符合診斷要求,該方案能很好的減低病人所接受的輻射劑量,與之前泌尿系CTU、CTA分開檢查相比,該方案能減少造影劑的使用量,達到降低腎毒性的效果,也相應的降低了患者的檢查費用。
參考文獻:
[1]王金月,姜祥波,蒲建軍等.低劑量CT尿路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6):903-906.
[2]王秋霞,萬常華,陳亮等.64層螺旋CT檢測泌尿系結石低kV掃描的優(yōu)化選擇及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10,25(10):1157-1160.
[3]麻增林,賀麗英,閆玉昌等.低劑量CT尿路造影的應用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20(6):494-496.140E3883-250C-4F02-94A0-8093D036A6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