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妮
2022年3月以來,美國大學常規(guī)錄取(Regular Decision, 簡稱RD)陸續(xù)放榜,而隨著4月美國8大常春藤高校的集體放榜,也將2026屆的美國大學申請推向高潮。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等幾大院校的錄取率下滑在留學生中引起廣泛關(guān)注和討論。少數(shù)同學幸運地收到了錄取通知,更多的則是收到了理想學校的拒信或是被放入“候補名單”(waitlist)。
顧名思義,waitlist譯為“等待清單、候補名單”,是美國大學申請的審理結(jié)果之一。
在學校發(fā)放錄取通知(offer)后,大學不能確定有多少收到offer的學生會選擇來校就讀,但又需保證一定的招生數(shù)量。出于來校學生和錄取學生比例的不確定性,美國大學會在常規(guī)申請階段將部分學生放入waitlist,在被錄取的學生做出決定后,空缺出的招生名額將從waitlist中錄取。Bright Horizons College Coach教育咨詢和戰(zhàn)略合作高級總監(jiān)伊恩·費舍爾(Ian Fisher)表示,候補名單是美國大學保證入學學生數(shù)量的一種工具,對于學生而言,被列入候補名單并不意味著學校對他們的評價不佳。
通常,美國大學會在4月-6月期間公布waitlist錄取結(jié)果,目前已知的大學放榜時間包括,達特茅斯學院(6月30日前)、斯坦福大學(7月1日前)、卡耐基梅隆大學(6月1日起公布)、加州大學系統(tǒng)(5月-8月)、威廉瑪麗學院(8月1日前)。
進入waitlist的學生并不代表完全失去了被學校錄取的機會,但對比往年waitlist錄取率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申請者能夠從候補名單中“轉(zhuǎn)正”的幾率并不高。
美國college-kickstart網(wǎng)站統(tǒng)計了美國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的waitlist錄取結(jié)果,在2020年,平均有29%的接受了waitlist的學生獲得錄取,錄取率高于2019年的18%。同時,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佐治亞大學、圣地亞哥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高校在2020年的waitlist錄取率超過30%。而達特茅斯學院、俄亥俄州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普渡大學、杜蘭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等高校2020年的waitlist錄取率低于10%,甚至0錄取。
對于進入了waitlist的學生而言,可以去查找近幾年對應學校的waitlist錄取率來判斷自己被錄取的機會,如果該大學近幾年waitlist錄取率均低于2%,那么基本就等于“被拒”了。
隨著近年來申請美國大學人數(shù)的不斷增長,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候補名單。進入候補名單的申請者如希望被錄取,可采取以下行動積極爭取。
接受候補名單中的位置
由于招生名額的限制,學校幾乎只從接受waitlist的學生中進行錄取。當收到學校候補名單的通知后,如的確希望就讀該校,學生須首先向?qū)W校表示“接受”。
再次表達對學校的興趣
不同大學對于候補名單有不同的處理辦法,有些需要申請者補充額外的材料,有些則不看這些信息。相關(guān)專家建議,進入候補名單的申請人應聯(lián)系學校招生辦公室,詢問候補名單的相關(guān)細節(jié)及建議,并進一步表達對學校的興趣。
對于接受補充額外材料的學校,申請者可進行信息的補充提交,如提交最新語言成績、標化考試成績,或是補充最近參加的實踐項目、所獲的最新獎項等。
此外,也可以給學校寫封意向信(通常被稱為“l(fā)ove letter”)闡述自己進入該校的迫切意愿,表明自己非常適合就讀該校。信中內(nèi)容可以具體表達自己為什么想就讀該校、自己哪些地方與學校相匹配,同時表達自己仍強烈希望得到錄取機會。專家表示,當時機成熟時,學校希望招收能夠迅速接受錄取的學生,如果學校知道候補名單中的學生仍對學校有強烈意愿,這樣的學生將更有機會被錄取。
向已錄取的學校繳納押金
由于waitlist名單錄取的不確定性,即便被列入候補名單的院校是學生的首選或是學校在往年有較高的waitlist錄取率,學生仍須在截止日期前先繳納一所已錄取自己的大學的定金。如此而來即便自己最終未通過waitlist錄取,也能保證“有學可上”。
調(diào)整心態(tài),繼續(xù)專注目前學習
通常來說,學生在收到waitlist通知后,還須等待相當長的時間獲得最終結(jié)果,在這段時間內(nèi),心態(tài)上不要過于糾結(jié)或憂慮自己能否被錄取。大學在對waitlist名單錄取時除了招生名額和錄取率這兩個標準外,還有可能要參考學院或機構(gòu)的優(yōu)先事項、經(jīng)濟援助的適用性等學生無法得知的事項。
所以,與其擔心waitlist的錄取結(jié)果,不如專注于自己目前能夠控制的事項,例如提升GPA、語言考試成績、標化考試成績等,做好長遠的打算。
同時,在這段期間內(nèi),學生和家長也要做好接受錄取的準備,即慎重考慮如果被waitlist錄取,是否接受錄取,或是入讀已繳納押金的院校。
通知已繳納押金的學校,開始進行入學準備
如學生被waitlist錄取并最終選擇入讀該校,那么還應通知之前已繳納押金的學校。通常來講,已繳納的押金不會退還,學生也應知會招生處不會入學。
最后,學生可以查閱被錄取院校的注冊手續(xù)、資金相關(guān)要求,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做好全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