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祖俊 高潔瑜
【摘要】目的:分析常見慢性病患病率調查及健康管理方案。方法:選取到我院體檢中心體檢的人群100例,均等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檢查,研究組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比較兩組成員對檢查的滿意度。結果:研究顯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體檢人群進行慢性病患病率調查的時候,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既保證了檢查的準確度,又提高了居民對檢查的滿意度。
【關鍵字】慢性病;患病率;健康管理
慢性病不是特指哪一種疾病,而是指病情比較隱匿,起病的原因比較復雜,病程比較長,經過長時間的治療仍然無法恢復的一類疾病,又被稱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治療時間比較長,通常會引起非常多的并發(fā)癥,嚴重的威脅著居民的生命健康,同時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本院選取了在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人群100例,對他們按照檢查方式的不同分為了兩個組,分析常見慢性病患病率調查及健康管理方案,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本次研究從2020年5月-2021年5月為止,隨機抽選這一時間段內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人群100例作為入組成員,分別為開展常規(guī)檢查的對照組50例,以及實施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的研究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21-80)歲,均值(52.08±2.93)歲;研究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為(22-79)歲,均值(51.87±3.24)歲。將兩組研究成員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成員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同時本院倫理委員會也批準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檢查,研究組實施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具體如下:
(1)在成員體檢前填寫《體檢前健康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生活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疾病史、家族遺傳史等。告知成員,認真填寫調查問卷,并且會對成員的回答嚴格保密。
(2)在成員填寫好調查問卷以后,根據答案評估成員是否存在慢性病。對成員進行慢性病的科普,包括慢性疾病的類型、發(fā)展、臨床癥狀和危害等,加強成員對慢性病的認識。在對成員進行體檢的時候,嚴格按照體檢的程序,保證體檢的準確性。
(3)通過調查和體檢發(fā)現,50例研究組成員中有7例患有高血壓,患病率為14%;有3例患有冠心病,患病率為6%;有1例患有腦卒中,患病率為2%;有4例患有糖尿病,患病率為8%;有4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8%。
(4)對體檢成員的檢查報告和調查問卷資料進行詳細的整理,將患有慢性疾病的成員資料規(guī)整到成員的健康檔案中。
(5)對慢性病的成員進行定期電話回訪,了解成員的一般情況和病情,告知成員出現不良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對患有慢性病的成員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慢性病的嚴重性,叮囑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分析患有慢性病的成員的日常生活方式,指出其不正確的地方,指導成員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1.3觀察指標
兩組成員經過檢查后,對比他們對檢查的滿意度。檢查滿意度以口頭詢問的形式,分別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檢查總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所有患者。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x2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n=50),滿意32例,一般滿意17例,不滿意0例,檢查總滿意度為100%。
對照組(n=50),滿意18例,一般滿意16例,不滿意16例,檢查總滿意度為68%。
(χ2=19.048,P=0.001)經組間比較顯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不斷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烹飪的方式和食材都出現了多樣化,加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工作和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有氧運動的時間減少,造成了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慢性病對人體的主要器官,比如心、腦、腎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加重了社會的經濟負擔。本次研究通過對研究組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在成員體檢前填寫調查問卷,了解成員的一般資料,分析成員的健康狀態(tài),向成員科普慢性病的相關知識,根據體檢結果,分析成員患有慢性病的種類和概率,經過整理歸納到健康檔案中,向成員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成員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告知成員一些不良情況的處理方法。本次研究中,明顯的分析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體檢人群進行慢性病患病率調查的時候,在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增加完整的調查計劃,并且歸整到健康檔案中,既保證了檢查的準確度,又提高了居民對檢查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靜, 蔡虻, 苗艷青,等. 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及支撐體系研究[J]. 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 2020, 36(6):6.
[2]羅艷豐, 李婧, 吳茂婷,等. 云南省城鄉(xiāng)居民兩周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現狀分析[J]. 衛(wèi)生軟科學, 2019, 33(12):4.
[3]張敏, 肖月, 袁靜,等. 我國慢性病社區(qū)健康管理現狀研究[J].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9,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