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雨
她是豫劇“五大名旦”目前碩果僅存的一位戲劇大師,她是豫劇“馬派”藝術(shù)的創(chuàng)始人,她年近百歲仍在“掛帥”演唱,是大家公認舞臺藝術(shù)生命最長的藝術(shù)家之一,她就是被譽為中國戲曲百花園中“洛陽牡丹”的馬金鳳。大凡喜歡豫劇的朋友,一提起馬金鳳的名字就會豎起大拇。她的唱腔珠圓玉潤,高亢明亮,常常能把一個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久久難忘。
1922 年,馬金鳳出生于山東曹縣的一戶貧苦人家。她本名不叫馬金鳳,而叫崔金妮。為了生計,金妮6 歲起就跟隨父親學習河北梆子,7 歲時便能登臺演出唱得像模像樣了,喜愛她的觀眾親切地叫她“七歲紅”??上擞械┫Φ湼#陲L雨飄搖的舊社會,能吃飽飯不是件容易的事,盡管唱戲唱得好,金妮32 歲的父親最后還是餓死在了蘭考縣。
8 歲時,崔金妮乞討到河南開封,幸運地拜在名角馬雙枝門下,改名為“馬金鳳”,正式學習豫劇。14歲那年,她作為主演正式登臺。從此,拉開了她藝術(shù)生涯的大幕。
有一年,年輕的馬金鳳接到任務,帶著劇團到部隊里慰問演出。巧合的是,梅蘭芳無意中看到她的戲報,便安排助理買了票,悄悄“潛入”劇場看戲。當時她飾演的穆桂英別具一格,梅蘭芳一連看了三天戲仍意猶未盡,于是到后臺看望馬金鳳,從此二人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梅蘭芳不僅請她去看京劇,給她提了很多表演和服裝上的建議,最后還將自己的鳳冠贈出,并收馬金鳳為徒。
直到1956 年,洛陽市豫劇團首次進京表演,馬金鳳演出的《穆桂英掛帥》一時轟動首都劇壇。郭沫若、田漢、夏衍等到場觀看,著名戲劇家吳祖光在《戲劇報》和《新觀察》撰文三篇,盛贊馬金鳳是一朵“洛陽牡丹”。老舍先生也曾在欣賞完豫劇《花打朝》后評價馬金鳳:“大眾喜開顏,洛陽金鳳來?!瘪R金鳳從此名揚天下。
馬金鳳很早就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她一直認為:“演員是個力氣活,特別是戲曲演員,一場大戲演下來,必定大汗淋漓,沒有一個好身體是根本不行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加強鍛煉和保養(yǎng),只有生理生命長壽了,藝術(shù)生命才能不老?!倍嗄陙恚R金鳳是這樣認識的,也是這樣做的,而且越是上了年紀對養(yǎng)生就越重視。
作為吃“開口飯”的戲劇表演藝術(shù)家,馬金鳳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飲食方面,她有“六不吃”:過熱、過冷、過甜、過咸、過辣、過油膩的不吃。80 年沒有喝過一滴酒,有一年在她的壽宴上她笑著說:“我很想知道葡萄酒是什么味,可是我還是不能喝?!睘榱吮Wo嗓子,每次演唱后,馬金鳳老師都要喝上一碗面湯,這是當年唱戲把嗓子唱啞后一位老中醫(yī)告訴她的保養(yǎng)方法,這習慣她一天都沒有中斷過。
馬金鳳認為,人不能閑著,閑著必定百病滋生,沒病也會閑出病來。即便在離休后,她依然堅持舞臺演出和教授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早起后和晚上睡覺前的一個小時是她的練功時間,雷打不動,即使外出演出或參加社會活動也定不可挪。白天則把精力全部用在教學生上,一段念白、一句唱腔、一個眼神、一程身段地認真教習,手把手的把自己的精湛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他們。每當青年演員掌握了表演技巧,她都會發(fā)出欣喜的笑聲,特別是青年演員有了長足的進步,她更是喜不自禁,能高興上好一陣子。她說:“和年輕人在一起,心情愉快,他們的朝氣時時感染著我,我也覺得年輕了許多。”
在馬金鳳看來,在養(yǎng)生中,精神上的修煉是第一位的。人生不可能事事順心,處處如意。不如意事常會發(fā)生,人要理性對待它們,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要放得下,不鉆牛角尖,不斤斤計較,這對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特殊時期,馬金鳳作為“反動權(quán)威”“戲霸”受到批判,被下放勞動改造。但她想:我出身貧寒,從小學戲,沒干過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何罪之有?將來我還是要復出登臺演戲的。憑著對信仰的堅持,她邁過了艱難的政治關(guān)卡,重新迎來了藝術(shù)事業(yè)上的春天。
多做好事是馬金鳳做人的法寶和養(yǎng)生的訣竅。她說:“多做好事能夠使人熱愛生活,心態(tài)積極向上。當別人有困難找到你的時候,一定要盡全力幫人一把,沒有多總有少,決不能讓人家失望而回。看著別人度過難關(guān),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感。”每年她都要隨團到各地演出,場次在100 場以上,有的還是屬于公益性的慰問。她把觀眾放在至上的地位。有一次,開封一位農(nóng)村教師追到洛陽要看她的戲,馬金鳳剛演出回來,得知后把他從火車站接到自己家中,專門為他唱了幾曲,還送給他一本自傳,與他合了影。這位教師感激地說:“馬老師沒有一點架子,是地地道道的人民藝術(shù)家!”這些年來,馬金鳳幫助過的知名和不知名的人很多很多。
2021 年7 月20 日,河南鄭州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馬金鳳看到新聞后,立刻通過兒子馬建新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10 萬元,用于河南災后重建。
經(jīng)常接觸新事物,也是馬金鳳長壽的原因之一。她說,人的腦子是不能不動的,不動就僵。為了讓腦子動,在沒有演出任務時,她就上電腦打游戲?!拔覍W電腦,一可以在增長知識中活動大腦,增強記憶力;二可以活動手和眼神,等于練習表演基本功?!?/p>
馬金鳳最大的愿望是保養(yǎng)好身體,盡可能地在舞臺上再為觀眾們多唱幾年戲,爭取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學生,傳承豫劇藝術(shù)。
2009 年,國內(nèi)首個豫劇本科班在中國戲曲學院開班,馬金鳳登上大學講臺為學生上課,為培養(yǎng)豫劇人才盡心竭力。80 多歲時,馬金鳳仍堅持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學生上課,并指導豫劇表演。
2020 年,在中國戲曲學院慶祝建校70 周年之際,郭漢城、杜近芳、尚長榮、馬金鳳、蔡正仁、劉秀榮等老中青少四代師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當時馬金鳳已經(jīng)98 歲高齡,作為中國戲曲學院的榮譽教授,她依然心系豫劇事業(yè),在收到總書記的回信后,馬金鳳激動地說:“把戲唱好把學生教好,是我的任務,能唱就唱,唱不了就教、就宣傳豫劇。只要還活著,我就不能忘記人民交給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