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價值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我們所賦予的,它植根于我們的使命感而結果于我們的耕耘過程。
如何才能從無到有產生一個正確的項目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過程,這是項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天因素。失敗的項目大多源于先天的立項決策缺陷,靠后天的管理很難取得理想的結果?!兜赖陆洝分姓f:“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闭_的項目也產生于正確的“道”,即產生于我們的價值觀,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具體價值的期望。項目是實現(xiàn)這些期望的載體,項目一經立項,這些期望的內涵就被賦予了帶有時間等資源限定的直接定義。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哲學三問。對經營企業(yè)來說,這個哲學三問可以簡化為兩個詞,即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它們是企業(yè)存在的理由和現(xiàn)實的走向。項目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過程,也應該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使命是項目的價值指向,愿景則是項目的價值體現(xiàn)。項目的使命緣起于項目發(fā)起人的使命,發(fā)起人將自己及自己所代表組織的使命中的一部分注入項目中,產生了項目的先天價值。換句話說,項目發(fā)起人的使命擔當是項目價值的種子,這個種子通過項目管理的過程發(fā)芽、生長,直到結成價值的果實。
政府需要為民眾服務,企業(yè)需要為客戶服務,無論是營利性項目還是非營利性項目,從根本價值上看必須是利他的,甚至是公益性的,這就是項目產生的“道”,也是項目發(fā)起人需要具備的基本意識。營利性的項目之所以能夠盈利是因為該項目能夠與相關方進行價值交換,利潤是項目價值的衍生品而不是項目價值的根本。弄錯了這個根本,資本就不是我們的工具,而是我們的主人,很多項目和企業(yè)的失敗無不起源于此。
華為認為公司發(fā)展的基本邏輯是“方向要大致正確,組織必須充滿活力”,項目發(fā)起人和項目經理的關系也在于此,項目發(fā)起人要確保項目的價值方向大致正確,而項目經理則需要保證項目組織充滿活力。在VUCA( Volatility ——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時代,我們無法保證方向的絕對正確,這就是項目經理需要轉變?yōu)轫椖緾EO的原因,前者主要是完成明確定義的任務,而后者則需要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工作,以促進項目使命和愿景的實現(xiàn)。項目的價值不是一次性就能定義清楚且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是敏捷項目管理的必要性所在。敏捷管理不僅需要在工作方式和目標上具有敏捷的適應能力、在價值定位上具備動態(tài)的調整能力,還需要項目發(fā)起人和項目執(zhí)行人之間的敏捷互動。
價值的大小是相對人們的認知而言的,項目相關方對項目價值的認可是他們對項目提供有效支持的基礎,項目發(fā)起人需要承擔起將項目價值的種子植入項目相關方心里的責任,因為項目的價值之果只能生長、成熟于項目相關方同心協(xié)力的培育過程?!伴L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我們要確保項目產生可持續(xù)的價值同樣需要學習長征精神,要在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中宣傳項目的價值、驗證項目的價值和不斷為未來的項目播下新的價值的種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要讓項目產生價值,需要培育好項目價值的種子。966EFE25-E08C-4BF2-B537-570FA76483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