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印濤
原段呈現(xiàn)
那天中午,陽光十分強烈。久旱無雨,天空和大地之間游走著混濁的塵埃,彌漫著腐爛蒜薹的臭氣。一群藍色的烏鴉疲憊地從院子上空掠過,地上閃過灰淡的陰影。已經(jīng)收獲的大蒜沒來得及編成辮子,散亂地堆在院子里,被炎陽曝曬著,發(fā)出陣陣惡臭。
(節(jié)選自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寫法歸納
1.寫景要有序。選段按“天上”到“地下”的順序來寫,一步一步將鏡頭拉近。
2.寫景要交代清時間。一個“那天中午”可以幫助我們?nèi)刖场?/p>
3.寫景要交代清前因后果。因為“久旱無雨”“陽光十分強烈”,所以,才會在“天空和大地之間游走著混濁的塵埃”。因為“已經(jīng)收獲的大蒜沒來得及編成辮子,散亂地堆在院子里,被炎陽曝曬著”,所以蒜薹才會“發(fā)出陣陣惡臭”。
4.寫景要寫出顏色,讓讀者讀完有畫面感。比如“一群藍色的烏鴉”,烏鴉原本是黑色的,這里作家寫成“藍色的烏鴉”,是因為天高云淡,藍天映在烏鴉的身上,烏鴉都變成“藍色的了”。這是背景映襯的原因?!盎业年幱啊?,“陰影”不是黑色的嗎?不!早晚影子是黑色的,而中午,光線強,影子就淡了,又加上“烏鴉”飛得高,影子就更淡了。這兩處顏色的描寫,說明了作家觀察仔細(xì)。
5.寫景要寫出味道,喚起讀者的味覺體驗,幫助讀者進入情境。比如“彌漫著腐爛蒜薹的臭氣”和“發(fā)出陣陣惡臭”,只要我們聞到過“腐爛蒜薹”的“臭味”,很快就會通過自身的體驗,回憶出那個“味道”,這樣讀者就會很快進入故事所交代的情境了。
6.寫景要寫出細(xì)微之處,通過畫面帶讀者入境。比如“天空和大地之間游走著混濁的塵埃”一句,作家連細(xì)微的塵埃都描寫出來了,可見作家觀察細(xì)微。這樣的描寫很真實,讀者很快就入境了。
第一次騎車遠行(節(jié)選)
◎劉曜瑋
那天,我收拾好背包,興高采烈地騎著自行車就出發(fā)了。這天是個大陰天,溫?zé)岬娘L(fēng)吹拂著地上的枯樹葉,在我的前面跑著,仿佛要同我一起賽跑。撥浪鼓的聲音從遠方隱隱約約地傳來,好像在引誘著什么。天空中掠過一只烏鴉,煩人地叫嚷著。馬路上幾乎沒有什么人,顯得十分寂靜。路上的斑馬線被曾經(jīng)在這里來往的人踩得烏黑發(fā)亮。看到這些,我仿佛還能聽到路人小皮鞋的嗒嗒聲……
雖然現(xiàn)在是早上,但是天陰的讓人感到有些不安,好像隨時都會下起傾盆大雨似的。一想到這里,我不禁加快車速。
騎著騎著,天空中忽然閃過一條白亮的閃電,緊接著就是轟隆隆的雷聲。那雷聲大得似乎要把地面掀起來,然后無緣無故地便黑壓壓地砸下來。頃刻間,千萬顆像豆子一般大小的水珠落下來。發(fā)燙的地面張開貪婪的大嘴,如饑似渴地吸吮著。落在地面的雨珠很快就匯成了溪流,開始往低洼的地方流。我被這突如其來的雨水砸得睜不開眼,只能無奈地推著車子繼續(xù)前行。我抱怨著:這大雨什么時候才能停?
忽然,我有了要放棄的念頭,但是路已經(jīng)走了一多半了,后退要花費更長時間。思前想后,我決定繼續(xù)前行。我在雨中艱難地行走著,一直走了很久很久……
雨漸漸地小了,我也漸漸地接近目標(biāo)了,我的衣服早已經(jīng)全濕透了。我大老遠地就看見了同學(xué)家房子朦朧的影子。我的勁頭更足了……
【作者系河北邢臺市邢鋼小學(xué)五·1班學(xué)生】88BE0778-88A2-4018-9D86-1309C66DC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