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階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主要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現學生發(fā)展的潛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的好奇心。
—申繼亮(國家教材局一級巡視員)
▲ 跨學科要堅持學科立場,只有學好學科知識,才能夠跨學科地解決問題,或者是在學科內可以很好地借助其他學科的工具來解決問題。我們要看到不同學科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而不是忽視它的獨立價值。
—郭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 高中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關鍵階段有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讓學生認識“我是誰”,知道“我”將來要走向哪里。
—唐江澎(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
▲ 什么叫作老?主要不是年齡。一個人不想學新東西的時候,就真的老了。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 學校和家庭每天都要給孩子們留出這樣一段“我的時間”,不要擔心失控,也不要擔心安全,請相信孩子,他們會自己管理和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有了適時、適量、適度“失控”的時間,或許就會擁有一個更加健康且更能夠自控的童年。
—張宏偉(江蘇南京赫賢學校小學部學術總監(jiān))
▲ 一個孩子行走和閱讀的范圍,就是他的世界。行走就是用身體在閱讀,閱讀就是用心靈在行走。不閱讀,一個人走再遠的路,所能見到的也極其有限,因為決定我們看到什么的,不只是視網膜,還有內在的知識體系和格局視角。不行走,一個人往往無法分辨書中有多少是謊言,有多少是想象。再好的文字,也不可能比人的生命本身更動人。
—王人平(知名育兒博主)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