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雄心
時隔兩年,我又穿上了紅馬甲,這次是為上海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zhàn)出點力。
有道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開春時節(jié),照例是萬物欣欣向榮,在美了景色、迷了人眼、讓人耳目一新之時,還伴隨著人間的喧鬧與歡笑。無奈那可惡的奧密克戎病毒卻愣是不讓人安心享受美好的春天,裹挾著驟然提高的感染率,向著正準備擁抱溫暖春光、敞懷呼吸甘甜春風的人們無情地襲來。
瀏覽著微信朋友圈中那些小區(qū)被管控、心態(tài)也有點被“逼瘋”的朋友發(fā)出的感嘆、憐憫甚至是哀號,日常問候也從“吃了嗎?”變成“(核酸檢測)正常嗎?” “封了嗎?” “恢復了嗎?”我心中暗自慶幸,幸虧在中小學啟動線上學習后,當機立斷全家“戰(zhàn)略轉移”到朱涇居住,否則就會因原居住小區(qū)出現陽性確診人員而一同被封14天。倘若家庭成員被封,即使自己未被封,心中也總會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屆時,滿屏可憐的吐槽與嘆息之中也會有自己的那一聲吧?
在上海劃出浦東浦西“鴛鴦鍋防控”時,居家辦公的我就響應單位黨總支的要求,及時向當地居委會黨組織報到,積極投身于抗疫志愿者活動之中。
雖然在道口值守已不是第一次,可這次還是與以往不同。從前兩年對“新冠”的陌生,到談之色變,再到歷經七百多天的抗疫之后,人們已對這個病毒進一步提高了認知。特別在大范圍人群接種新冠疫苗之后,即便本區(qū)的確診人數早已大大超過兩年前的個位數,無癥狀感染者也已達幾百例,可人們的神經已然放松,思想有點麻痹,膽子也變得大了。
按規(guī)定是“足不出戶”的,可除了警察、醫(yī)護人員、志愿者、服務管控的運輸人員等必要人員,想要進出的人員卻是絡繹不絕,外出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有要出去買菜的,給老人送菜的,還有孩子要吃水果的,甚至還有想去給家里的觀賞魚喂食的等等。耐心地作解釋、想辦法,好多人接受建議迅速離去,但也有無法勸退的。在面對怨氣甚至是挑釁時,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去溝通。因為我們不僅是抗疫志愿者,更是抗疫工作者;我們是矛盾解決者,而不是麻煩制造者,所以只能微笑微笑再微笑,耐心耐心再耐心。生活不簡單,盡量簡單過;生活不容易,且過且珍惜。
當然,值守中也不乏溫情,需要靈活機動地掌握政策。有人慌慌張張地表示接到80多歲的獨居母親述說身體不適的電話,急死了!百善孝為先,更是人之常情,于是在查看了她的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之后便馬上放行。有人拿著村委會開出的證明前去配藥,但是核酸檢測報告已過期。在了解到她的藥還夠吃一兩天的情況后,便建議她為避免白跑一趟醫(yī)院,還是重新開證明和預約,待明天的核酸報告出來再去醫(yī)院。她那句真誠的“謝謝你”雖然聲音不大,卻是聽在耳里,暖在心里!
太陽東升西落,自己值守的身影也由長變短,又從短漸長地演變著。腰肌、大腿肌持續(xù)不斷地向大腦發(fā)出酸、脹等訊號,特別是那只曾留下英勇“勛章”的膝蓋已在隱隱作痛。整整站立了7小時后,終于堅持到了換班,我雖感慨著“歲月不饒人”,卻又心甘情愿地完成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
到了做核酸檢測志愿者時,由于從頭到腳都被全副武裝包裹著,連親戚朋友都認不出我來,還有人直呼:“小朋友,幫我弄一下這個‘健康云?!蔽也铧c笑出了聲:志愿者一做,瞬間就變回了年輕人,甚至還有點返老還童的小激動。怪不得有首《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歌呢!
疫情雖在蔓延,內心卻有希望,風雨終將過去,春天依然美麗。讓和煦的微風拂去曾經的不快,讓春季的小雨蕩滌煩人的塵埃,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同心抗疫,共同等待戰(zhàn)勝疫情的那一天。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位微友的詩作:深居簡出做宅男,不給抗疫添麻煩。管住自己莫多事,勝過多年去修禪。但愿上海市民這段刻骨銘心的特殊經歷早日成為往事,但愿今后再次穿上這件印有“金山區(qū)黨員志愿者”字樣的紅馬甲時,我是在做其他社會公益,與抗疫無關!
(作者系金山區(qū)人大常委會機關干部)038469DC-DEA8-4810-A22F-9D82C38F3B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