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
“告訴我吧Harry Winston,告訴我鉆石的一切!” MarilynMonroe在電影《紳士愛美人》中的唱詞足以證明其在鉆石領域的顯赫。從1946年由希區(qū)柯克指導的電影《美人計》中演員Ingrid Bergman佩戴品牌鉆石項鏈展現(xiàn)蛇蝎美人的魅力開始,到《十日拍拖手冊》中23歲的Kate Hudson以一條84克拉的黃鉆吊墜項鏈俘獲觀眾們的心,Harry Winston用鉆石傳遞的毫不遮掩的愛意與奉獻,隨著鉆石在銀幕中閃耀的光芒而被人們銘記。
正如Harry Winston所言“我想親眼見證這塊石頭的氣質、美麗和形態(tài)被挖掘出來。”2021年,Harry Winston全新推出了Winston With Love珠寶系列,以字母L.O.V.E.代表浪漫愛情之旅的四個不同篇章,L- Winston Light;O- Winston Obsession;V- Winston Vow;E- Winston Eternal,將鉆石的寓意與愛情緊緊捆綁在一起。
提到Tiffany,自然離不開電影《蒂芙尼的早餐》與品牌的傳奇黃鉆,而這兩大話題又被女演員Audrey Hepburn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部電影的海報中,Hepburn身著一襲簡潔的緞面小黑裙,胸前的緞帶款式黃鉆項鏈熠熠生輝。在影片中,它是女主角心心念念的存在,“每當我心緒不寧時,我便打計程車到蒂芙尼去,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氐浆F(xiàn)實,這顆傳奇的黃鉆也曾讓無數(shù)人魂牽夢繞。
1877年,南非金伯利鉆石礦開采出這枚黃鉆的原石,重達287.42克拉的原石經(jīng)由Tiffany高級工匠花費近一年的時間,終于手工切割出這顆擁有82個切面、128.54克拉的枕形黃鉆,并在日后由傳奇設計師Jean Schlumberger裝飾在緞帶造型的項鏈中心。而這顆黃鉆的傳奇并未就此結束,在時代發(fā)展的過程中,它似乎總與Tiffany的風格一同進化,見證著不同時代的美好愛情。在1995年,Schlumberger再次將其打造為經(jīng)典的“石上鳥”胸針造型,碩大的黃鉆洗去厚重的歷史塵埃,變得更為輕盈靈動,燦若驕陽。在2012年Tiffany迎來175年周年之際,傳奇黃鉆被設計為項鏈,居于總重超過120克拉的白鉆中央,在不久前的廣告大片中由Beyoncé再次演繹。除此之外,Tiffany與愛情的聯(lián)結還來自于Setting系列的六爪鑲嵌技術,通過獨創(chuàng)的工藝,使鉆石從各個角度攝取光線,實現(xiàn)最大程度上的閃亮,令無數(shù)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侶們?nèi)绨V如醉。
什么樣的珠寶才能打動Grace Kelly?1956年,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用一枚由Cartier定制的10.47克拉祖母綠式切割鉆戒俘獲了她的芳心。Grace也佩戴其參演了她職業(yè)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上流社會》。從此之后,她開始卸下好萊塢影星的光環(huán),在演藝生涯的巔峰時期成為摩納哥王妃,再未復出。而在1956年兩人正式大婚的當天,已是王妃的Grace Kelly亦收到了來自卡地亞贈送的諸多珠寶珍品,其中就包括了后來她在王室官方肖像中所佩戴的一頂鑲嵌了紅寶石和鉆石的皇冠和一條三串式鉆石項鏈。王冠上的紅寶石和鉆石象征著摩洛哥國旗上的紅白二色,彰顯出她身份的轉變。在2014年上映的電影《摩納哥王妃》中,演員Nicole Kidman亦佩戴著Cartier提供的復刻古董珠寶,再現(xiàn)王妃的優(yōu)雅之姿。
在這位摩納哥王妃40歲生日的晚宴上,另一位好萊塢影星Elizabeth Taylor的頸間也綻放出“卡地亞之鉆”(后命名為“泰勒-波頓”之鉆)的光芒,這顆69.42克拉的稀有梨形鉆石在1969年由Cartier拍下,是歷史上第一顆成交價超過百萬的鉆石,也是Elizabeth Taylor與Richard Burton的定情之物,如Taylor在晚年時所言,“或許鉆石無法在失意時給你依靠,也無法在深夜里與你取暖,但在燦爛陽光下,它們是如此讓人歡愉”。
一個“&”,串聯(lián)起珠寶世家的一段佳話。1895年,寶石商之女Estelle Arpels與寶石工匠兼鉆石商之子Alfred Van Cleef的結合,揭開了梵克雅寶即將誕生的序幕。1906年,夫妻二人與Estelle的三兄弟一起,在高級珠寶的殿堂巴黎芳登廣場開設了Van Cleef & Arpels的第一家精品店。從銷售記錄中記載的第一件成交作品“心形鉆石配飾”,到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送給了王妃Charlène Wittstock的Océan 王冠,愛情作為品牌緣起,流淌在品牌上百年來的作品設計中。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從Van Cleef & Arpels的作品中縱覽古今中外、現(xiàn)實與神話中對愛情最美妙的描繪。首當其沖的非“情人橋”腕表莫屬,問世12年來,愛戀中淑女與紳士在正午與午夜相遇的機械設計被不斷詮釋出新的可能,浪漫詩意的視覺之下蘊含著精密復雜的傳動設計,如同愛情千絲萬縷的生發(fā)。而2019年全新推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系列將莎士比亞筆下的經(jīng)典愛情故事演繹到極致。不僅有靈動傳神的人物造型單品,Balcone胸針更演繹出羅密歐與朱麗葉互訴衷情的浪漫情節(jié):正反雙面的胸針上,一面是茂密藤蔓與緊閉的陽臺,翻轉過來,黃金雕刻的愛侶造型小像藏于其中,雙手緊握,互訴衷腸。
Elizabeth Taylor對珠寶的熱愛世人皆知,也難怪RichardBurton曾笑稱“Taylor唯一精通的意大利單詞就是Bvlgari”。1962年,羅馬正處于電影產(chǎn)業(yè)的黃金時期,電影女星們毫不吝惜將自己的珠寶私藏展示在大銀幕上,也掀起了一波珠寶社交的風潮。彼時的Taylor因到此拍攝電影《埃及艷后》而親臨Bvlgari門店,成為忠實顧客,乃至躋身該品牌歷史上最大的收藏家之一。Burton也投其所好,贈予她一系列Bvlgari出品的祖母綠首飾套鏈。訂婚禮物便是一枚鑲嵌有重達23.44克拉的八角形階梯切割祖母綠的胸針,這也是Taylor在兩人婚禮時佩戴的唯一一件珠寶作品。而對于結婚禮物,Burton選擇的也來自Bvlgari— 一條重約60.5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項鏈。
1972年,在Taylor慶祝自己40歲生日之時,Burton同樣挑選了一件來自Bvlgari的長項鏈為其慶生,雙串式藍寶石與鉆石鑲嵌的鉑金長鏈上,中央鑲嵌著重約65克拉的塔糖形鵝蛋藍寶石,盡顯Taylor的成熟優(yōu)雅韻味。Elizabeth Taylor 曾這樣描述她對珠寶的偏愛:“我喜歡佩戴珠寶,但那并不是因為它們屬于我。你無法將它們的光輝據(jù)為己有,你只能欣賞它們。”如今,不少她昔日擁有的Bvlgari珠寶私藏已由品牌從拍賣行等渠道回購,在這些珍貴的古董典藏中,我們能夠串聯(lián)起她一生轟轟烈烈的愛戀。
在古希臘神話中,愛神阿佛洛狄忒與阿多尼斯的故事,讓玫瑰化身“愛與美”的象征,流芳百世。而在上世紀初的法國格蘭維爾,自小看著母親在玫瑰園中修剪枝葉的Christian Dior先生,也在成為時裝設計師后與玫瑰結下不解之緣。無論是他親手用塔夫綢在玫紅色禮服胸口裁剪出的紅色羅緞玫瑰,還是時裝屋后續(xù)繼任者以玫瑰為題創(chuàng)作的時裝系列,都讓這一嬌艷欲滴的花朵成為Dior標志性符號,為每一個代表愛與美的時刻錦上添花。
1998年,Victoire de Castellane就任Dior高級珠寶藝術總監(jiān)。在二十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她從品牌的時裝歷史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靈感,突破高級珠寶在材質、工藝和概念上的界限,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她對玫瑰這一具象符號的再創(chuàng)作?!懊倒骞@p繞著手指,令珠寶散發(fā)柔情詩意,就像浪漫的宣告或永恒的愛情象征?!?Victoire如此描述Bois de Rose系列動情曼妙的花枝,而在她的創(chuàng)作世界中,玫瑰的意象似乎無處不在,從RoseDior Bagatelle系列中貴金屬與鉆石交織的盛放花蕾,到RoseDior Pré Catelan系列中多種繽紛材質打造的剔透靈動的花蕊,以及全新Rose Dior Couture系列中追根溯源,向高級定制本源致敬的絲緞與布料紋理感,讓脆弱嬌嫩的玫瑰得以另一種形式永生。“幸好,我們還有玫瑰?!闭鏑hristian Dior先生所言,它不僅為Dior,也為從古至今的愛情,鑄就了不朽的詩篇。
如今提起B(yǎng)oucheron,現(xiàn)代、個性、大膽的印象總會率先映入我們腦海。而這一切要歸功于品牌創(chuàng)始人FrédéricBoucheron在品牌創(chuàng)立起就開始的不走尋常路。作為巴黎芳登廣場中的第一家珠寶品牌,Boucheron先生在與畢生摯愛Gabrielle結婚后,便傾注了更多的愛意在珠寶作品的設計中。在1887年于盧浮宮舉辦的高級珠寶拍賣會上,Boucheron先生拍下了歐仁妮皇后所持有的獨特橢圓形鉆石,將這枚來自法國王冠的閃耀珍品鑲嵌為鉆戒送給愛妻。一年后,恰逢結婚15周年紀念,在Boucheron先生即將獨自遠赴異國旅程的前一天,他又贈予妻子一條蛇形項鏈,作為守護愛情的象征。蛇首的鋪鑲定制切割鉆石與蛇身蜿蜒的鉸接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貼合頸部結構,同時展現(xiàn)出稀有金屬與鉆石的光彩,體現(xiàn)出品牌高超的工藝與設計理念。
時至今日,蛇形珠寶在Boucheron的設計語言中被進一步抽象且現(xiàn)代化,其創(chuàng)意精髓皆濃縮于Serpent Bohème系列中,取自蛇之神態(tài),將線條加以簡化使之更適合日常佩戴,同時運用獨特的貴金屬“塑形”工藝,在金屬表面打造出栩栩如生的蛇鱗質感,蛇首以水滴形狀呈現(xiàn),鑲嵌從鉆石到彩色寶石、綠松石、白色珍珠母貝、青金石、海水藍綠玉髓等多種裝飾材質,延續(xù)經(jīng)典之作的永恒,詮釋當代珠寶的愛與守護。
1780年,曾在Marie Antoinette的御用珠寶設計師手下完成學徒課程的Marie-Etienne Nitot創(chuàng)立了Chaumet,他的設計逐漸贏得大批名媛貴族的垂青。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結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也正是在這一時期,Nitot機緣巧合之下抓住了拿破侖逃跑的御馬,隨即與皇室結識。拿破侖正式稱帝后,為了表達對妻子約瑟芬皇后的摯愛,Nitot被委以皇家御用珠寶設計師的重任,設計出更具女性特征的開口造型鉆冕Tiara,一時間驚艷四座。
Nitot在一生當中為法國皇室設計了超過2000款皇冠鉆冕頭飾和配飾,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809年拿破侖送予約瑟芬皇后的珍珠浮雕皇冠。這頂由黃金打造的皇冠上鑲嵌了7塊寶石浮雕,最中央的主石上再現(xiàn)了古希臘愛神丘比特和賽琪的愛情故事。而這頂冠冕頭飾也隨著王朝的演變而代代相傳,經(jīng)其孫女傳入現(xiàn)在的瑞典皇室,并作為歷代瑞典皇室公主婚禮上的愛情見證。
拿破侖與約瑟芬皇后的愛情不斷啟發(fā)著Chaumet的珠寶作品創(chuàng)意,在品牌成立230周年時,以冠冕為靈感的Joséphine加冕. 愛系列正式亮相。約瑟芬皇后昔日的鉆冕造型通過精煉、濃縮,轉化為綻放于手指尖的鉆戒款式,并融入海藍寶、珍珠等豐富元素點綴其中,見證愛的美好祈愿從頭頂蔓延到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