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我們小時候常常被“別人家的孩子”困擾,走上社會以后,又常常會向往“別人的工作”。以前“別人的工作”之所以讓人羨慕,是因為高薪、體面,如今某些貌似不太光鮮的工作,也會讓人心向往之。
“寧可薪水降一半,只要工作沒什么壓力,輕輕松松能完成就好……”妻子常這么說。她在一家物業(yè)公司當管家負責人,薪水還算可以,但幾乎沒有業(yè)余時間,別說追劇,連睡個好覺都是奢望。業(yè)主家凌晨失火、小區(qū)里半夜爆水管,她都得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然后還得寫報告報送總公司。
然而薪水降一半,工作就能一身輕松嗎?她們公司里,保安薪水大致是她的一半,他們每天工作時間十二個小時,夜班每兩小時巡邏一次,一點兒都不輕松。而且保安被投訴次數(shù)是最多的,有的業(yè)主投訴他們態(tài)度不好,檢查健康碼時板著臉;有的業(yè)主怪他們太隨和,鎮(zhèn)不住各種各樣溜進小區(qū)的可疑人員……保安崗中貌似最舒服的是視頻監(jiān)控員,風吹不到、雨淋不到,整天坐著,還有空調(diào)吹。但總公司有人遠程監(jiān)控著他們,打一次瞌睡罰款一百元,一年內(nèi)違紀三次就要被解雇。
貌似低門檻、很容易干的保安,流動性一直很強。有位商界名人說過,職場中人辭職無非兩個原因:錢沒給夠、心受委屈了。保安離職,往往兩個原因都占了。
其實不僅保安,諸如超市營業(yè)員、藥店店員……許多低薪工作,壓力一點兒也不小,他們都有各種各樣不易完成的考核指標。所謂“低薪休閑”只存在于外行人的想象中。
遙想多年以前,羨慕別人的工作,“方向”與現(xiàn)在相反。我在車間“倒三班”時,工人們常說辦公室里的人,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混一天。
“不就是開開會,做做記錄,每月?lián)v鼓幾張報表嗎?換做我,也能做。他們下來搬鐵板、擰螺絲,肯定做不來。”那時車間里常有人這么說。
當年,我大舅子是某重點高中領導班子成員,負責行政后勤工作,在別人眼里沒啥技術含量。他體校畢業(yè),屬于靠著“會來事兒”混上去的人。然而他操辦岳母喪事時,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讓人刮目相看,三四百人參加的葬禮,場面井然有序。岳母去世第二年,他在單位業(yè)務接待中突發(fā)胰腺炎去世,年僅三十五歲。一直認為他不學無術的岳父操辦其喪事,同樣三四百人參加,過程卻十分混亂,許多環(huán)節(jié)都沒做好。兩相比較,頓時就讓人感受到有些本事屬于“軟實力”,很難用文化、技能去衡量。而這種“軟實力”的練成,必定也是平日里下了一番功夫的。
每個人都不容易,都在負重前行,這便是生活常態(tài)?!皠e人的工作”之所以吸引人,只是因為你沒有仔細去了解它。三百六十行,行行不簡單。不必幻想換作去干別人的工作,一切都會輕松起來。
【原載《聯(lián)誼報》】
題圖 / 眼里的羨慕 / 徐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