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杰
(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70)
京杭運河鎮(zhèn)江服務區(qū)全長約1 km,連鎮(zhèn)高鐵在京口工業(yè)園區(qū)穿越京杭運河服務區(qū)的綜合樓與遠調樓(見圖1),大運河與高鐵兩張中國名片在此深度融合。高鐵跨運河橋梁設計需要考慮航道、防洪、水上服務區(qū)、景觀等因素。本文介紹了連鎮(zhèn)高鐵跨越京杭運河Ⅲ級航道連續(xù)梁拱橋梁設計,可供同類橋梁設計借鑒參考。
圖1 跨越蘇南京杭運河(76+136+76)m 連續(xù)梁拱成橋照片
連續(xù)梁拱橋梁具有高度低、跨度大和外形美觀的優(yōu)點,在鐵路橋梁設計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1-10]。連鎮(zhèn)鐵路設計速度250 km/h,跨點處航道凈寬90 m、凈高7.5 m,采用(76+136+76)m 連續(xù)梁拱主跨一跨跨越航道,邊跨跨越服務區(qū)和城市道路,如圖2 所示。主橋距離大港制梁場10 km,距離接軌站約14 km。由于受城區(qū)制梁場布置限制,連續(xù)梁拱之后還有377 孔預制簡支梁需要通過連續(xù)梁拱運梁,因此本橋成為全線控制工期的大通道,橋面需加寬運梁。
圖2 京杭運河(76+136+76)m 連續(xù)梁拱橋梁立面(單位:cm)
主梁全長289.5 m,中支點梁高8.0 m,跨中和邊跨直線段梁高4.5 m,梁高按圓曲線變化,邊支座中心線至梁端0.75 m,主梁橫斷面圖如圖3 所示。
圖3 主梁中支點、跨中橫斷面布置圖(單位:cm)
橋面頂板寬16.0 m,底板寬12.4 m。頂板厚40 cm梁端和中墩處頂板加厚至70 cm。底板厚35~80 cm。腹板厚40~50~60 cm,跨中至支點折線變化。對應拱腳處腹板局部加厚130 cm。
箱梁底板下緣和上緣均采用圓曲線,下緣半徑R=449.75 m,上緣半徑R=515.623 m。全聯在中跨跨中、端支點、中支點和吊點處共設置19 道橫隔板,端支點和中支點的橫隔板厚度分別為1.4 m、3.0 m,吊點處橫隔板厚度為0.4 m。為方便養(yǎng)護人員通過,橫隔板和橋墩處底板設有進人孔。
拱肋矢跨比為1/5,計算跨度為136 m,矢高為27.2 m,拱軸線為二次拋物線,設計拱軸線方程:Y=-1/170X+0.8X(坐標原點取拱軸線和支座中心線的交點)。在拱頂設置最大8 cm 的預拱度,施工矢高f=27.28 m。拱肋實際施工均采用施工拱軸線制作和拼裝。
拱肋設計成啞鈴形,截面如圖4 所示。拱肋總高2.8 m,鋼管直徑為0.8 m,腹板寬0.55 m,采用C50 微膨脹混凝土灌注腹腔、上下鋼管、兩肋橫向中心距14.1 m。
圖4 拱肋截面(單位:cm)
全橋共設6 道K 撐(直徑0.6 m 的圓形鋼管,斜撐截面采用直徑0.45 m 的圓形鋼管)、1 道一字撐(直徑0.6 m 的圓形鋼管)。
全橋共設吊桿14 對,縱向間距為8 m,單側14根。吊桿采用低應力防腐平行鋼絲束(PES(FD)7-109 型),外側套復合不銹鋼管,采用冷鑄鐓頭錨。吊桿上端、下端分別錨于拱頂、橋面。
兩個圓端型主墩墩高分別為15 m、8 m,橋墩縱橋向4 m、橫橋向15.1 m,承臺縱橋向15.8 m、橫橋向20 m、厚4.5 m,20 根直徑2 m 鉆孔灌注樁,樁長分別為42.5 m、49 m。服務區(qū)橋墩緊鄰綜合樓與遠調樓房屋基礎,采用鉆孔樁圍護施工承臺。運河東岸主墩采用鉆孔樁圍護,并在靠航道側設置臨時防撞墩,水邊施工作業(yè)平臺。施工完成后按照服務區(qū)要求進行恢復。鄰近鐵路駁岸邊坡采用生態(tài)混凝土預制塊護砌。
(1)本橋用掛籃懸澆主梁,先合龍邊跨,再合龍中跨。
(2)橋面少支架拼裝鋼管拱肋,泵送拱肋上下弦管和綴板內混凝土。
(3)按順序張拉各吊桿。
(4)吊桿力調整后施工橋面系。
(5)吊桿力調整至設計索力后完成施工。
3.1.1 主梁應力
全橋空間結構分析共分為682 個節(jié)點,420 個單元,模型如圖5 所示。主梁各階段正應力計算結果見表1,主梁抗裂和強度計算結果見表2,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圖5 結構計算模型
表1 主梁正應力計算結果
表2 主梁抗裂及強度計算結果
3.1.2 主梁撓度
雙線靜活載作用下,邊跨撓度值為14.6 mm,為邊跨的1/5 205,小于L/1 400=54.3 mm。中跨撓度值為24.3 mm,為中跨的1/5 597,小于L/1 400=97.1 mm。ZK 靜活載作用下,梁端轉角為0.7‰,小于2‰,梁的徐變上拱值應嚴加控制。線路鋪設后,梁的徐變上拱值為7.8 mm,小于20 mm,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運營情況下計算結果見表3。恒載、靜活載及其他荷載作用下,拱肋面外穩(wěn)定。一階線彈性屈曲系數為10.6,二階線彈性屈曲系數為13.0,三階線彈性屈曲系數為10.94,四階線彈性屈曲系數為12.30,五階線彈性屈曲系數為13.51。面內穩(wěn)定安全系數計算值為5.45,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表3 鋼管混凝土拱肋計算結果 單位:MP a
在主力作用下,吊桿最大拉應力為320 MPa,最小拉應力為90 MPa。在主力+ 附加力作用下,吊桿最大拉應力為355 MPa,最小拉應力為68 MPa。在運梁車作用下,吊桿最大拉應力為254 MPa,最小拉應力為45 MPa。強度安全系數K 大于2.5,活載作用下吊桿的最大應力幅為129 MPa。
主梁橫向受力分無吊桿區(qū)和有吊桿區(qū)開展[11-12]。無吊桿區(qū)沿縱向取單位長度主梁簡化成腹板底端支承的橫向框架模型計算。有吊桿區(qū)域沿橋縱向取吊點橫梁翼緣板的有效寬度,簡化成腹板下緣支承的框架,吊點處加豎向集中荷載計算。
蘇南運河運量大、船舶密度高,鎮(zhèn)江水上運河服務區(qū)是蘇南運河水運行業(yè)形象的重要窗口,是航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高鐵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高鐵橋梁建設需要結合周圍環(huán)境和橋梁自身特點形成人文造景。橋梁景觀設計主要研究了如下內容:
(1)橋梁是單方向延伸結構,采用連續(xù)梁拱結構,線條流暢,變化豐富,輕盈優(yōu)美,體量與環(huán)境協調。
(2)連續(xù)梁拱鋼管拱、橫撐、斜撐和吊桿錨箱的涂裝顏色采用孔雀藍,橋梁色彩與藍天、碧水渾然一體。
(3)結合運河文化特點,以船帆和波浪為要素,橋梁欄桿采用點綴景觀欄片+ 波形欄片,形成千帆競渡、乘風破浪的動感意象和美好寓意。
鐵路運營后橋梁現場照片如圖6 所示。
圖6 跨越京杭運河水上服務區(qū)連續(xù)梁拱實景
(1)連鎮(zhèn)高鐵采用連續(xù)梁拱跨越鎮(zhèn)江京杭運河水上服務區(qū)橋梁跨越能力大,結構高度低,“先梁后拱”施工,橋面加寬滿足運梁通道施工工期,確保了全線關鍵控制節(jié)點的順利實施。
(2)連續(xù)梁拱的拱肋分擔了部分恒載和活載,有效地降低了主梁截面高度,動力性能和豎向剛度都較好,能適應高標準鐵路橋梁建設的需要。
(3)通過本橋連續(xù)梁拱的工程應用,將高鐵橋梁與京杭大運河水上服務區(qū)成功融合。橋梁景觀設計和建設反映了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