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波
一、導入新課,滲透愛國之情
1. 借助資料,了解陸游生平
師:同學們,課前聽大家背了很多古詩,大家的積累可真豐富!我來考考你們,我出詩的上半句,看看誰能說出下半句。山重水復疑無路—
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非常棒!我們一起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遍。
(課件出示《游山西村》,生齊讀)
師:再來一個,紙上得來終覺淺—
生:絕知此事要躬行。
師:聲音響亮,吐字清晰。我們一起把這首詩讀一讀。
(課件出示《冬夜讀書示子聿》,生齊讀)
師:剛剛我們讀了兩首詩,作者都是陸游。有沒有人了解陸游?
生1:他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政治家。
生2:他懷才不遇,滿腔愛國熱情卻不被朝廷重用。
師:介紹陸游的這段資料,誰讀給大家聽聽?
〔課件出示:陸游(1125—1210),漢族,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都有很高成就,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
(一生讀)
2. 鏈接詩句,感受愛國之情
師:陸游是一個愛國詩人,讓我們記住他的生平,他出生于—
生(齊):1125年。
師:去世于—
生(齊):1210年。
師:陸游一生寫過的愛國詩特別多,《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就是其中一首。這首詩寫于1192年,算一算,當時陸游多大年齡了?67歲的陸游即便是窮居孤村,躺臥不起,他依然想的是保衛(wèi)邊疆。一起讀—
生(齊):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師:夜深了,即便是做夢,67歲的陸游夢到的都是征戰(zhàn)沙場。一起讀—
生(齊):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師:除了這首詩,1192年陸游還寫下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67歲高齡的陸游過著平靜的鄉(xiāng)村生活,但依然想著金人統(tǒng)治下的中原地區(qū)的人民。一起讀—
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3. 查看注釋,感知詩題大意
師:這位愛國詩人無論什么時候,無論身處何地,心里裝的都是中原的人民。這就是陸游,愛國詩人陸游。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他的愛國詩—《示兒》。
(師板書詩題,學生齊讀詩題)
師:誰知道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我看好多同學不假思索地舉起了手,來,你告訴大家。
生1:是給自己的兒子看。
師: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看注釋,注釋里面寫了,“示兒”就是給兒子看。
師:你特別會學習。王老師還要告訴大家,這首詩寫于1210年,當我說1210年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是陸游去世的那一年。
師:是啊,這首詩就寫于那個時候,這是他的絕筆。臨終前他依然想到的是中原,這就是愛國詩人—
生(齊):陸游。
二、初讀感知,了解詩句大意
師:陸游寫這首詩到底想告訴兒子什么呢?請打開書,自己先來讀一讀。
(學生練讀這首詩,教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已經(jīng)讀完了,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個別學生讀詩,正音)
師:同學們,學習古詩文看注釋特別重要,有些字詞的意思一看注釋立刻就明白了。這首詩中有一個通假字,誰知道是哪個?
生:是“元”,通“原來”的“原”,是“本來”的意思。
師:非常好!“王師”是什么意思?
生:南宋朝廷的軍隊。
師:看注釋就可以秒答。再來一個,“九州”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指“全國”的意思。
師:“九州同”呢?
生:全國統(tǒng)一。
師:“乃翁”是什么意思?
生:你們的父親。
師:同學們,我們再看這個字(課件出示:),大家看,一塊肉被放到了一個臺子上,猜猜這是哪個字。
生1:祭。一般祭祀時要獻一些祭品,就放在一個臺子上。
師:非常好,你猜得很對。大家看這個“祭”字,左上就是“月”的變形,代表的是“肉”,右上是“手”的形狀,底下是一個臺子,這個字讀作“祭”(師邊板書邊分析字形)。這個字其實我們是很熟悉的,來,看看這些場景—
(課件出示烈士陵園祭英烈的圖片、黃帝陵公祭的圖片。學生讀活動主題,鞏固生字“祭”)
師:我們再來看這張圖片—
(課件出示家庭祭祀活動圖片,學生理解“家祭”的意思后再讀古詩,注意把所有字音都讀準確)
三、借助資料,感受愛國情懷
1. 緊扣“萬”字,學習第一行詩
師:我們來看第一行詩—死去元知萬事空。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萬”字,你想到了哪些帶有“萬”字的詩句?
生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生2: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
師:非常好,王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我們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生齊讀)
師:“萬”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數(shù)量特別多。
師:“死去元知萬事空”,想一想,一個人去世了,他的什么沒有了?
生1:他的記憶沒有了。
生2:他的官位沒有了。
生3:他的錢財帶不走,也沒有了。
2. 借助資料,學習第二行詩
師:是啊,無論當多么大的官,無論有多少財富,都是沒有辦法帶走的。陸游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會為此而悲傷。那他在臨死之前“悲”的是什么呢?
生:他“悲”的是看不見國家統(tǒng)一。
師:陸游就是這樣一個愛國詩人,臨終前他不為自己而感到悲傷,他悲傷的是國家未能統(tǒng)一。我們來看一看這段資料。
(課件出示陸游生平大事記)
師:大家看了這些資料,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陸游一生都在操心一件事—北伐,實現(xiàn)復國大計。
生2:從30歲到79歲,近50年的時間里,他都想著收復中原。
生3:這段資料里面寫了陸游先后多次被罷官,但他始終不忘為北伐而努力。
師:是啊,這就是陸游。一生都想著收復中原、完成復國大計的陸游,臨終前,依然沒能看到中原收復,他一定很悲傷。讓我們再讀詩句—
生(齊):但悲不見九州同。
3. 鏈接詩文,學習三四行詩
師:同學們,通過看注釋,我們知道了“王師北定中原日”的“王師”就是南宋朝廷的軍隊。“王師”到底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說“北定”呢?來,咱們看一張地圖。
(課件出示南宋時期的地圖,引導學生找到“宋”以及“金”的位置)
師:現(xiàn)在明白為什么是“北定中原”了吧?
生:明白了,朝廷的軍隊在臨安,只有北上才能到達當時金人統(tǒng)治的中原,所以說是“北定中原”。
師:還記得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寫“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為什么是“南望王師”呢?
生:因為這首詩是從中原地區(qū)人民的角度來寫的,他們盼望著南宋朝廷的軍隊來解救他們,他們在北邊,朝廷的軍隊在南邊,所以是“南望王師”。
師:你們表達得特別清楚?!斑z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遺民”能盼到“王師”收復失地嗎?我們來讀讀下面這首詩,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課件出示《題臨安邸》,學生練讀)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生:林升。
師:剛剛我們讀到的是“遺民淚盡胡塵里”,讀到的是“南望王師又一年”,讀到的是急切盼望祖國的統(tǒng)一,看到的是社會的動蕩不安、兵荒馬亂,但是讀到林升這首詩,感覺他們—
生:感覺他們很悠閑,很安樂。從“西湖歌舞幾時休”可以看出他們是在享受美景,享受歌舞。
師:陸游和林升明明是同一個時代,但發(fā)生的事情似乎不太一樣啊,怎么回事?
生:南宋朝廷的那些官員們,還有皇帝,他們只知道花天酒地、盡情享樂,沒人想著去收復失地,拯救遺民。
師:想想看,“王師北定中原日”的這個“日”能到來嗎?
生:很難到來,因為朝廷官員腐敗無能,只顧享樂,從不關(guān)心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生死,他們不僅不去抗金,而且還殺害抗金的英雄。
師:“王師北定中原日”看來真的是遙遙無期?。∥覀儊砜匆欢钨Y料。
(課件出示:南宋也多次發(fā)動了北伐戰(zhàn)爭,分別是1163年的“隆興北伐”,還有1206年的“開禧北伐”,以及1234年的“端平入洛”,但是最終都失敗了)
師:大家算一算,“隆興北伐”時陸游多大年紀?
生:38歲。
師:1206年“開禧北伐”時,陸游多大年紀?
生:81歲。
師:這時候中原收復了嗎?
生:沒有,還是以失敗告終。
師:陸游一生都希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可是他始終沒能等到失地收復的消息。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感受陸游的悲傷以及他一生心系祖國的愛國情懷。
(生再讀這首詩)
師:我們應該記住這位愛國詩人—陸游,他一生的愿望雖然沒能實現(xiàn),但是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深深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記住這首詩。
(生練習背誦《示兒》后,教師指名進行背誦)
四、對比閱讀,升華愛國之情
師:要想真正領(lǐng)會這首詩的情感,我們要學會對比著讀,你覺得這首《示兒》可以跟哪首詩對比來讀?
生:我覺得可以和《題臨安邸》對比讀。
師:一邊是愛國志士,盼望祖國統(tǒng)一;另外一邊卻是朝廷官員飲酒享樂。我請兩位同學來讀。
(指名學生兩兩對比朗讀,再請男生、女生對比讀)
師:這樣對比著讀,我們就能更好地體會陸游的愛國之情了。你覺得這首《示兒》還可以跟哪首詩放在一起來讀?
生:剛剛我們讀到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教師指名學生對比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愛國之情)
師:陸游不只有這些愛國詩,他還寫過很多詞,也表達著愛國之情,我們來看這一首—
(課件出示《訴衷情》,學生練讀)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師:說說看,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陸游的愛國情懷?
生:我讀“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感受到了陸游強烈的愛國情懷。
師:“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标懹我簧荚谙胫諒褪У兀山K究愿望沒有達成,只能含淚而終。這就是愛國詩人陸游,他的詩詞無不向我們展現(xiàn)他希望收復失地、希望國家統(tǒng)一的心愿,他的一顆赤誠之心我們感受到了,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詞,再次感受陸游強烈的愛國之情。
生(齊):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師:希望同學們把這首詞好好讀一讀,在背誦的基礎上進行默寫。下課。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趙繼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