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永華
不可否認,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特別在幼小銜接階段,更應關注孩子的變化和發(fā)展。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們更應做好心理調適:
告訴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父(母)親,并積極獲得與此相關的經驗積累,如:主動向周圍家有小學生的親友詢問和請教,了解他們作為小學生父(母)親的心理感受和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驗等。
客觀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即自己的孩子在個性、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長處和短處。家長還應對孩子入小學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并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結合孩子的情況,幫助他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補救。
孩子進入小學后,學校的教學安排也是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促進幼兒身心狀態(tài)與學校的環(huán)境、學習內容相協(xié)調。銜接階段的學習,都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并不是為了難倒學生。所以,家長的心態(tài)要調整,給孩子更多的正向引導。
學校各班級也會建立家長微信群,建議家長多和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同時,學校老師也會進行家訪。
家長要完成“替孩子做”到“教孩子做”的轉變。新入學階段,家長和孩子都難掩內心激動之情,家長會習慣性地幫孩子整理書包、包書皮,這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讓孩子難以自立。
所以,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做一些事,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在開學前的暑期,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啦,比如完成一次手工,看完一本書,學一門功課等,雙方互相監(jiān)督、鼓勵,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能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還要看成人怎么引導。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放松心情,以理智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的成長求學。其次,情緒要樂觀積極,要用你的快樂心態(tài)去影響孩子。家長還可以多和孩子談談心,啟發(fā)他去發(fā)現(xiàn)學校生活的美麗與快樂。
幼小銜接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洪水猛獸。家長首先應該做好自我的心理調適,再幫助引導孩子做好心理調適工作。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長大,快樂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掃碼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