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度推進的大環(huán)境之下,小學的思想道德建設受到了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也更加具有深度,現(xiàn)階段如何提升小學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性已然成為一大話題。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之路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引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每次朗誦到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筆者心中就會燃起熊熊的烈火。泱泱大中華,莘莘中國少年,就是我們舉世壯哉的希望。教育是每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它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少年心智的啟迪、人格的培育。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小學教育管理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要想促進小學教育管理質量的提高,解決這個問題迫在眉睫。
一、小學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國家與社會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在小學階段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學習過程當中,這是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他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在當今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還是會存在許許多多的不良風氣,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還沒有完全形成的階段,因此小學階段學生會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在小學階段由于心智不夠成熟而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影響,學校在進行全面的學科知識教學的同時也需要大力地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將小學階段的學生引導走上正確的道路。眾所周知,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思想道德建設已經(jīng)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必修課程。小學生作為祖國與民族的未來,他們的責任很重,國家與社會對于他們的要求也很高,他們不僅需要具備掌握各科學習知識的能力,對于日常的行為和素質培養(yǎng)也是十分注重的。我們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高智商的人才,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正因如此,思想道德建設在小學階段的開展與實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之路
(一)注重校風建設及其良性發(fā)展
學校校園負面事件頻頻發(fā)生,學生間的行為產(chǎn)生校園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是學生品行較差的體現(xiàn)。因此,學校要注重校風的建設,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學校應專門委派專業(yè)人員管理學校安全事件,在學校內部進行巡視,在人流量比較大的放學時間段,除了安排保安和值周教師在學校門口值勤以外,還可以讓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師帶領學生在門口等待家長來接,這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確保學生的出行安全。對于學校師生違反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學校要嚴肅處理,形成良好的校風,讓學生意識到規(guī)章制度的作用并自覺遵守。同時,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規(guī)章制度的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學校制定規(guī)則的意義,促進學生遵守規(guī)則,從而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這也要求學校嚴肅認真地制定各種規(guī)章制度,從而讓師生的行為有章可依。
(二)開展傳統(tǒng)文化活動
學??梢悦磕昕梢耘e辦一次校聯(lián)歡會,在舉辦校聯(lián)歡會之前,老師可以讓每一個班級都組織學生表演一個和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節(jié)目。在校聯(lián)歡會開辦的前兩周,老師可以讓每一個班級的學生主動申請參與這次節(jié)目的表演。如果有很少的學生主動申請,那么老師可以按照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和愛好來選擇一些學生參與這次活動的表演。在選擇節(jié)目的時候,老師可以選擇剪紙、臉譜和一些與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舞蹈。在節(jié)目排練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讓學生先自己感受一下傳統(tǒng)文化所滲透的思想價值,之后,學生在進行排練的時候可以能夠更好地將其內涵所表達出來。在舉辦校聯(lián)歡會的時候,主持人需要在開場的時候向學生介紹一下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然后在依次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表演。通過舉辦校聯(lián)歡會,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性。
(三)挖掘校內資源
德育作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不只是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工作,同時也是各學科教師需要格外重視的教學內容,因此需要各科教師與班主任建立合作關系,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在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另外,教師應注重發(fā)掘書本之外的資源,比如課下活動、升旗儀式、文藝比賽、知識競賽等,都可以滲透德育知識。通過校本資源的開展,找到符合小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特點,以此豐富他們的參與形式與內容,從而增強他們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收獲集體榮譽感與民族自豪感,同時學會協(xié)同合作、團結互動。
(四)加強家校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實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
任何教育工作,只有符合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發(fā)揮實效性,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成長需求對學生進行德育,而不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想了解學生的成長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思想道德建設,學校需要深入研究學生,而陪伴孩子最久的家長是最了解他們的,所以,學校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他們實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思想道德建設方案,為德育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可靠的保障。
結束語
總之,傳統(tǒng)單一化的德育教學模式已脫離了當前教育改革的需求,難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情感,而多彩德育活動的開展,充分考慮到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與興趣愛好,發(fā)揮了德育活動的趣味性與“育人”的價值,提升了德育的教學質量,也為發(fā)展小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友愛.探析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73-74.
[2]黃先群.淺談小學德育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J].讀寫算,2018(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