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重慶旅游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00)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系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植物落葉小灌木,又名繅絲花、茨梨、木梨子。
刺梨原產我國,在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自治區(qū)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其中以貴州省的野生刺梨分布最多。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刺梨進行引種馴化,我國刺梨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湖北、云南等省,其中以貴州品種最多;刺梨資源的種類中,還有無籽刺梨和光皮刺梨等,無籽刺梨與普通刺梨的主要區(qū)別是果實內無子或少子,而且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以及早產、高產 ;光皮刺梨與普通刺梨的主要區(qū)別是果實表皮無刺或有較為松軟的刺。但都因為其果實偏小,使得其利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都較普通刺梨的小。本次試驗研究所選的材料為無刺刺梨,即光皮刺梨,來自重慶渝東南地區(qū)山坡上的野生光皮刺梨。無刺刺梨與刺梨在植株形態(tài)方面是大致相似的,比較難以區(qū)分;在果實口感方面都具有酸、澀、脆的口感。無刺刺梨與刺梨在果刺有無、果實外觀等方面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通過對無刺刺梨與刺梨的果刺、果實外觀等方面對比分析得出,無刺刺梨具有明顯的無刺特殊性狀和較大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無刺刺梨屬于落葉或半常綠小灌木,喜陽,稍耐陰,耐寒性稍弱,適應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
無刺刺梨屬淺根性果樹,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表土層10-60 cm之間;生長于土表附近的粗壯枝,更容易長出不定根,而且生長比較快,容易形成比較粗壯的根系。重慶渝東南地區(qū)立地條件下,無刺刺梨的根系無自然休眠期,在冬季低溫條件下仍緩慢生長。當土溫升至10℃以上時,根系生長逐漸加強,當土溫達到25℃左右時,根系生長最旺盛;到秋季10月中旬后,土溫降至18℃以下,根系的生長減緩。
無刺刺梨枝梢生長的頂端優(yōu)勢和垂直優(yōu)勢都弱,枝梢多斜生或平展,少有直立生長。刺梨的枝(見圖1)可分為普通生長枝、徒長枝、結果母枝和結果枝4類。普通生長枝一般長度在38cm以下,其中,若生長健壯、直徑達到0.4 cm以上者,容易分化花芽轉化為優(yōu)良的結果母枝。徒長枝一般都從樹冠的基部大枝上或根莖處抽生,長勢強旺的徒長枝當年可抽生二、三次梢。母枝長短不一,短者不到5 cm,長者可達1m以上。從植株基部抽出的強旺徒長枝容易在一、二次枝上分化花芽形成優(yōu)良結果母枝。刺梨樹冠上的結果枝長度一般為0.5-25 cm,以長度15 cm左右的居多,坐果率也高。
圖1 無刺刺梨的枝干
無刺刺梨成株叢狀生長,是一種具有很強叢生性的灌木。無刺刺梨的芽在當年形成后即可萌發(fā)生長,因此無刺刺梨的芽具有早熟性。無刺刺梨的芽有主芽和副芽之分,一般由主芽抽發(fā)結果枝,副芽抽發(fā)營養(yǎng)枝。
無刺刺梨的芽具有比較強的萌發(fā)力(見圖2),一般在2月初開始萌動,3月中旬展葉,3月下旬抽生1次梢。無刺刺梨的芽在春季萌芽抽梢后,隨著新梢的生長,花芽開始陸續(xù)分化,一般于2月下旬開始分化,3月中旬進入分化高峰,花芽分化比較早的,可以在4月中旬進入雌蕊分化期,在4月下旬開始形成胚珠,5月中旬即為開花期。
圖2 無刺刺梨的芽
無刺刺梨的葉為單數羽狀復葉(見圖3),小葉7-15枚,小葉橢圓形,稀倒卵形,連葉柄長5-11.0cm,寬0.6-2.5 cm,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近寬楔形,兩端不對稱,邊緣具細銳鋸齒,兩面無毛,下面葉脈突起,網脈明顯,葉軸和葉柄之間有散生小皮刺;托葉大都貼生于葉柄上,披針形,離生部分呈鉆形,邊緣具腺毛。
圖3 無刺刺梨的葉
無刺刺梨為野生小灌木,3-4月現蕾(見圖4),從4月中旬開粉紅色、紅色的花(見圖5),到5月下旬花期結束(見圖6),個別枝梢在6月以后,仍有花朵零星開放,夏花秋實。
圖4 無刺刺梨的花蕾期
圖5 無刺刺梨的開花時期
無刺刺梨的花有的單生或2朵-3朵,有的為傘房或復傘房花序,生于果枝頂端。一般結果枝都只著生單花,而由生長健壯的結果母枝抽生的結果枝,可著生花序;花序中有花3-4朵,多的達7朵以上,形成不規(guī)則的傘房花序或復傘房花序。無刺刺梨的花色主要以粉紅色為主,直徑5-7cm,花瓣5枚,萼筒肥大,密生皮刺(見圖6)?;看?,無刺刺梨開花期有的早,有的遲,花期長,1個月左右。
圖6 無刺刺梨的花謝時期
無刺刺梨的花期分布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這段時間陰雨較多,易引起落花落果。落花落果還與植株貯藏營養(yǎng)物質的高低有關。一般比較衰弱的植株,而且植株上花量多,那么就會導致植株上落花落果比較多。
無刺刺梨的果實大小與刺梨相比略小,但由于其果皮無刺,更便于加工和應用。無刺刺梨果肉酸、脆、澀,成熟后有濃芳香味。果皮上無刺,故稱之為“無刺刺梨”。無刺刺梨果實為假果,內有種子,果實內種子10-50粒,果皮上無刺,少數密生小皮刺。
無刺刺梨的果實多為卵球形或壇狀(見圖7),橫徑一般為2.1厘米至3.8厘米,縱徑一般為1.8厘米至3.5厘米(見圖8),9月至10月果實成熟,果實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黃色,味澀帶酸,成熟時有特殊香味。根據無刺刺梨和刺梨果實外觀直徑的比較,無刺刺梨果實的橫徑和縱徑略小于刺梨果實(見圖8)。在果實的生長發(fā)育時期方面,無刺刺梨略長于普通刺梨,無刺刺梨開始謝花后,從幼果成長至果實發(fā)育成熟大約需150天。
圖7 無刺刺梨的結果時期
圖8 無刺刺梨與刺梨的果實大小比較
圖9 無刺刺梨的落果時期
刺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營養(yǎng)價值,而且經濟、生態(tài)、社會效益好,是一種具有很大開發(fā)利用價值的果樹資源。隨著人們對刺梨的深入研究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全國各省市爭相開發(fā)刺梨資源,進行生產刺梨食品、飲料以及保健產品等,在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由于對天然健康的刺梨食品和保健品需求量不斷增加,其價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次試驗研究所做的材料為無刺刺梨,即光皮刺梨,來自重慶渝東南地區(qū)山坡上的野生光皮刺梨。無刺刺梨與刺梨在植株形態(tài)方面是大致相似的,比較難以區(qū)分;在果實口感方面都具有酸、澀、脆的口感。無刺刺梨與刺梨在果刺有無、果實外觀等方面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于無刺刺梨果實表皮無刺,在采摘中減少了因有刺帶來的不便,同時由于無刺在加工和應用中,更便于操作,所以無刺刺梨更是具有明顯的無刺特殊性狀和很大開發(fā)利用價值的果樹資源。
目前,在果實特性和營養(yǎng)成分方面,刺梨、無籽刺梨已有部分研究報道,但未見對無刺刺梨相關方面的報道,并且在無刺刺梨品質評價、優(yōu)良種源篩選和果實品質等方面相關的研究報道更是一片空白。為此,通過在黔江區(qū)濯水無刺刺梨基地,栽培大量的無刺刺梨品種,為無刺刺梨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了材料資源;通過對無刺刺梨的生物學特性觀察,為無刺刺梨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