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雅,崔 莉,劉健康,趙 琳*
(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醫(yī)學信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線粒體生物醫(yī)學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49)
在世界多地尤其是非洲和中東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駱駝協(xié)助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是一種具有重要社會經濟價值的動物。據研究估計,世界上共有2 200萬 峰駱駝,其中北非和西亞的駱駝占89%,其余的占11%,主要分布在包括中國和蒙古等亞洲國家。駱駝乳產量較低,被稱為沙漠黃金,通常是不透明的白色,有淡淡的甜味,比牛乳略咸。駱駝乳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與牛乳、羊乳等常見的反芻動物乳相比,駱駝乳具有低糖、低膽固醇、高礦物質(鉀、鈉、銅、鐵、鎂和鋅)、高維生素和高濃度胰島素的特性。對于生存在干旱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水分質量分數高達84%的駱駝乳可作為重要的水攝取來源。駱駝乳除了可作為營養(yǎng)來源的食物以外,也可幫助緩解多種疾病、表現出特定的藥用價值。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使用駱駝乳作為功能性食品幫助緩解疾病。在中東和印度,駱駝乳被用來預防與緩解糖尿病、牛乳過敏、克羅恩病、自閉癥、浮腫、黃疸、慢性肝炎、結核、哮喘、貧血和痔瘡等疾病。近年來,在駱駝乳的生物學與醫(yī)學應用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報道。本文將從駱駝乳的營養(yǎng)價值、藥用特性的生物作用基礎以及在抗疾病中的應用與作用機制這幾個方面進行綜述。
駱駝乳在乳類中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蛋白質、脂類等物質的組成含量與其他乳類有著明顯的差異。尤其是駱駝乳中乳鐵蛋白含量為所有乳類中最高,其酪蛋白的組成與含量也與其他乳類不同。
駱駝乳的營養(yǎng)組成豐富,每100 mL的駝乳約含總蛋白質(3.35f0.62)g、脂肪(3.82f1.08)g、乳糖(4.46f1.03)g,總固體(12.47f1.53)g。駝乳內的蛋白質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camel whey protein,CWP)、乳鐵蛋白、乳清酸蛋白(whey acid protein,WAP)、乳過氧化物酶和免疫球蛋白等。關于駱駝乳所含蛋白質及其簡要信息見表1。駱駝乳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并且賴氨酸、甘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也相對較高。對于駱駝乳中所含的礦物質元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測定可知其主要含有鉀、鈣、鈉、鎂、鐵、鋅、銅等礦物質,并且駱駝乳也富含鋅、硒。駱駝乳中含有大量不同種類的維生素,如VA、VC、VE、VD和VB族,駱駝乳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如表2所示。
表1 駱駝乳所含蛋白質的分子特性[7]Table 1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proteins in camel milk[7]
表2 駱駝乳中主要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水平[1-2,8]Table 2 Contents of major vitamins and minerals in camel milk[1-2,8]
駱駝有兩種,分別是有兩個駝峰的雙峰駱駝()和只有一個駝峰的單峰駱駝()。雙峰駝主要分布于中亞國家和蒙古等區(qū)域;而單峰駝分布于西亞、中東和北非地區(qū)。單峰駱駝是一種存在于世界上幾個沙漠地區(qū)的物種。單峰駱駝乳的益處可能與其含有高濃度的鉀、鎂、蛋白質和維生素有關。我國是世界上雙峰駱駝的主要分布區(qū)域之一,雙峰駱駝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內蒙古的沙漠和草原上。雖然雙峰駱駝數量相對于單峰駝較少,但與單峰駱駝乳相比,雙峰駱駝乳中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含量均較高。一般單峰駱駝乳的脂肪質量分數在1.2%~6.4%之間,哈薩克斯坦地區(qū)雙峰駱駝乳脂肪質量分數(6.67%)高于該地區(qū)單峰駱駝乳(5.94%),但單峰駱駝乳不飽和脂肪酸更豐富。在來自蒙古地區(qū)的雙峰駱駝乳樣品中,長鏈脂肪酸在總脂肪酸中所占比例較高,主要脂肪酸為棕櫚酸(23.99%~30.72%)、油酸(17.21%~24.24%)和硬脂酸(11.13%~16.49%),優(yōu)勢氨基酸為亮氨酸、賴氨酸、纈氨酸和天冬氨酸;且蒙古不同地區(qū)雙峰駱駝乳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組成存在較大差異,這說明地理位置對駱駝乳的成分有很大影響。
與牛乳相比,駱駝乳所含蛋白質更為豐富,并且酪蛋白的組成與含量和牛乳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更為重要的是,駱駝乳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優(yōu)于牛乳,且乳糖和脂肪含量都相對較低,并含有更多的胰島素。這些營養(yǎng)物質的組成與含量方面的差異,使得駱駝乳比牛乳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和低致敏性。
牛乳中的蛋白質包括CWP、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而駱駝乳含有豐富的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但缺乏-乳球蛋白。駱駝乳中乳鐵蛋白與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高于牛乳,并且駱駝乳清已被證明比牛乳乳清更耐熱、更穩(wěn)定。據報道,在80 ℃、30 min的條件下,駱駝乳清中的蛋白質變性率(32%~35%)低于牛乳清中的蛋白質(70%~75%)。而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兩種不同來源的酪蛋白的結構差異。駱駝乳中的酪蛋白含量較牛乳中低,其中65%為-酪蛋白。在牛乳中,酪蛋白質量分數可達到80%以上,而其中僅有36%為-酪蛋白。在對牛乳和駱駝乳(4個品種)的蛋白質和脂質組分進行深入表征后發(fā)現,駱駝乳含有較低的飽和脂肪酸和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在氨基酸的含量方面,駱駝乳和牛乳中谷氨酸為主要氨基酸,分別占23.9%和21.8%。駱駝乳中的谷氨酸和絲氨酸含量高于牛乳,牛乳中丙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含量顯著高于駱駝乳。然而,甘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和脯氨酸在駱駝乳蛋白中含量高于牛乳蛋白。除此之外,駱駝乳中微量元素鐵、鋅、銅的含量也顯著高于牛乳。與牛乳相比,駱駝乳中的VA、VE和VB含量較低,而駱駝乳中的VC含量是牛乳的30 倍,是人奶的6 倍。駱駝乳中所含降血糖物質包含胰島素、類胰島素蛋白等的含量也高于牛乳,盡管會受到泌乳期和貯存條件的影響,但已測得駱駝乳中存在較高濃度(52 IU/L)的胰島素,并且駱駝乳中的類胰島素蛋白的含量約為牛奶中的3 倍左右。
駱駝乳和牛乳相比在諸多營養(yǎng)物質組成和含量上的顯著差異使其具備了獨特的應用價值,比如應用于牛奶過敏的嬰幼兒群體。嬰幼兒對牛奶過敏的發(fā)生率很高,當母乳喂養(yǎng)不可能或不足時,使用以駱駝乳為基礎的低過敏性嬰兒配方奶是有牛乳過敏或有可能發(fā)生牛乳過敏的嬰兒的一種選擇。由于駱駝科與牛科有很大的進化距離,而且駱駝乳與牛乳蛋白組成不同,將駱駝乳作為低過敏性嬰兒配方奶粉替代品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必要性。在2007年4月ü2010年2月在兒科進行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中,對35 名6~12個月患有牛奶過敏(cow milk allergy,CMA)的兒童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80%的CMA兒童能夠安全飲用駱駝乳而不會發(fā)生任何不良過敏反應。因此,在考慮配制嬰兒配方奶時,可以建議將駱駝乳作為牛乳的合適替代品。
除了對比駱駝乳和牛乳的不同,也有研究對比了駱駝乳、牛乳、羊乳和人母乳在主要營養(yǎng)組成上的差異。如表3所示,與人母乳相比,駱駝乳含有相對更低的乳糖和更高比例的蛋白質。在酪蛋白的種類上牛乳以-酪蛋白為主,駱駝乳和羊乳則以-酪蛋白含量最多,人母乳不含-酪蛋白,羊乳和駱駝乳含較少的-酪蛋白和大量的-酪蛋白,因此在酪蛋白組成方面駱駝乳比牛乳更接近人母乳。
表3 駱駝乳、牛乳、羊乳和人母乳主要營養(yǎng)組成的區(qū)別[7,18]Table 3 Differences in mai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amel milk,cow milk, goat milk and human breast milk[7,18]
另外,液體乳中乳脂的高分散狀態(tài)對脂解酶接觸小脂肪球有積極的影響,因此不同分散狀態(tài)的乳脂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難易程度不同。有人對比了幾種乳中的乳脂球的粒徑大小,平均直徑最大的乳脂球是水牛乳(8.7 μm),最小的是駱駝乳(2.99 μm)和羊乳(3.19 μm),可見駱駝乳具有高分散狀態(tài)的乳脂,因此也更容易被人類消化。
駱駝乳作為一種乳品具有低膽固醇、低糖、高礦物質(鈉、鉀、鐵、銅、鋅和鎂)、高維生素(VC、VB、VA和VE)以及高濃度胰島素等特性,并且駱駝乳中的乳鐵蛋白及WAP等含量較高,這些特征是駝乳具有藥用價值的營養(yǎng)基礎。
由于駱駝乳中胰島素含量更高,并已有動物實驗證明駱駝乳可以顯著降低血糖濃度,對肝臟和胰腺有保護作用。與其他乳類相比,駱駝乳中乳鐵蛋白的含量更高,從駱駝乳提取的乳鐵蛋白具有多樣化的藥用特性,如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腫瘤等。更具體地說,它能抑制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梭狀桿菌、幽門螺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生長。在抗病毒方面,駱駝乳鐵蛋白對人免疫缺陷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也具有抗致病性活性。駱駝乳中提取的乳鐵蛋白還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因為它可調節(jié)各種免疫細胞的激活和成熟,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乳鐵蛋白還發(fā)揮抗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并且,乳鐵蛋白具有潛在的抗糖尿病的療效,口服乳鐵蛋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脂質運載蛋白2的水平均有顯著降低;在連續(xù)3個月每天服用乳鐵蛋白的肥胖兒童中,其糖化血紅蛋白、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和血脂水平都有明顯改善;這表明乳鐵蛋白的攝入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除了乳鐵蛋白,WAP也是駱駝乳中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其富含半胱氨酸的結構域被稱為四二硫化物核心域(four-disulfide core,4-DSC)。與其他在乳汁中表達WAP的哺乳動物相反,駱駝WAP在第二個4-DSC結構域的開始處含有4個額外的氨基酸殘基,并引入了一個磷酸化位點。有研究認為,WAP可能在調節(jié)乳腺上皮細胞的增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并且具有抑菌活性。此外,駱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獨特特性,只含有兩個重鏈,而輕鏈是缺失的;重鏈免疫球蛋白目前應用于多種疾病的免疫治療,如癌癥、多發(fā)性硬化癥和阿爾茨海默病。
上述這些駱駝乳的特殊營養(yǎng)價值以及特殊營養(yǎng)物質尤其是蛋白質類組成與含量的特性賦予了駱駝乳在醫(yī)藥應用方面不可忽視的潛力。
大量研究表明,駱駝乳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機體功能的藥用特性,對多種類型的涉及不同系統(tǒng)的疾病有潛在的益處。駱駝乳的營養(yǎng)組成特征賦予了其多樣化的藥用價值和在機體中發(fā)揮生物作用的能力,這些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免疫調節(jié)、腸道菌群微生態(tài)調節(jié)等方面,是駱駝乳在多種疾病體系中表現出有益功效的共有作用基礎。
2.2.1 抵御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是多種疾病體系的共同病生理基礎之一,抗氧化劑可防治或減輕多種疾病。駱駝乳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第一,駱駝乳CWP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癥,加速糖尿病期間的傷口愈合過程。第二,駱駝乳蛋白中的乳鐵蛋白已被證明可以通過發(fā)揮抗氧化和抗DNA損傷活性,抑制人結直腸癌(human colorectal tumors,HCT)-116細胞的增殖。對于腎臟相關的氧化應激來說,駝乳可以通過降低脂質過氧化物水平和增強抗氧化防御來減輕腎臟凋亡細胞的死亡程度,從而保護腎臟。第三,駱駝乳中含有抗氧化生物活性肽。有研究從駱駝乳蛋白質組分中提取抗氧化肽,用酵母細胞作為細胞模型,評價其抗氧化活性,結果發(fā)現酪蛋白和乳清組分中的肽顯著增強了酵母細胞對過氧化物誘導的氧化應激的耐受性,說明駱駝乳中的酪蛋白和CWP均為具有顯著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這預示著它們在預防和幫助緩解氧化應激相關疾病方面的潛力。除此之外,駱駝乳中的酪蛋白經酶解后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有報道稱,駱駝乳經堿性蛋白酶、菠蘿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等酶解后可制得駱駝乳蛋白水解物(camel milk protein hydrolysates, CMPH),其比同樣經過堿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有限酶解的牛乳具有更高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未來可以考慮水解處理駱駝乳蛋白質以改善其技術功能和生物活性,從而將CMPH作為功能成分應用于特殊食品中。此外,駱駝乳中的礦物質如鐵、鈉、銅、鉀、鎂、以及高含量的VC可以作為抗氧化劑直接中和自由基,或調節(jié)機體內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分子的水平,從而發(fā)揮降低氧化應激的作用,進而抑制氧化應激相關病理過程的發(fā)生發(fā)展。
2.2.2 減輕炎癥反應
氧化應激常常伴隨著炎癥反應的加劇,而炎癥反應也是多種疾病的共同病生理基礎。駱駝乳可改善氧化應激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炎癥反應。ARDS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復雜綜合征,在LPS誘導的ARDS大鼠中,攝入駱駝乳降低了肺濕干質量比,顯著減少了LPS誘導的中性粒細胞浸潤增加、肺泡間質和肺泡內水腫、肺泡壁厚度和肺組織肺損傷。同時駱駝乳在LPS誘導的ARDS大鼠中表現出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LPS刺激后,駱駝乳顯著降低了肺組織中血清和氧化應激標記物中的促炎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IL-10和IL-1)的水平。這些實驗證據提示駱駝乳可以作為治療ARDS的潛在補充食物。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是一種具有復發(fā)性和免疫介導特性的慢性胃腸道炎癥,由于IBD治療過程中常常伴發(fā)著不同的不良反應,因此對于患者來說找到副作用盡量小的藥物十分重要。有研究已證明駱駝乳的抗炎特性對于大鼠的IBD有緩解作用;給大鼠灌胃駱駝乳可以有效抑制結腸的損傷,降低結腸TNF-α和IL-10細胞因子水平,并通過降低脂質過氧化物和一氧化氮來抑制氧化應激,從組織水平和分子水平改善炎癥性腸病。
2.2.3 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
免疫系統(tǒng)不僅抵御外界病毒、病菌的入侵,同時也監(jiān)視并消除自身的病變細胞包括腫瘤細胞,免疫力決定著人體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駱駝乳中所含的保護蛋白(包括溶菌酶、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和肽聚糖識別蛋白)具有抗腹瀉/抗菌作用以及抗輪狀病毒抗體的高滴度,并影響免疫系統(tǒng)。在埃及,駱駝乳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廣泛使用的傳統(tǒng)藥物之一。有研究使患者服用當地農場產的全駱駝乳4個月(250 mL/d),并收集患者在喝駱駝乳之前和之后的血清,隨后進行血清學評估,結果顯示,飲駱駝乳4個月后,88%的患者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降低,所有患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降低,70%~76%的患者在治療后,體內免疫球蛋白中抗HCV的抗體譜顯著降低,表明患者體內病毒感染滴度下降,大多數患者對駱駝乳的治療反應積極。對駱駝乳含有的蛋白質進行分析,從中純化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s和-乳白蛋白,并用外周血單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人肝癌細胞7.5(human hepatoma cells,Huh7.5)細胞系檢測其抗病毒活性;實驗結果顯示,在暴露于HCV感染時,只有駱駝乳IgGs顯示出對HCV肽顯著的識別能力,并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能抑制細胞內HCV的復制。
駱駝乳中含有的乳酸菌等益生菌可以改善小鼠體內的免疫應答反應,達到抗病菌抗感染的作用。益生菌是具有特殊特性的共生體,對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并可能保護黏膜表面免受病原體的侵害。有研究從沙特阿拉伯(麥加地區(qū))和埃及(法尤姆)采集的不同原料和發(fā)酵駱駝奶樣品中分離出幾十株乳酸菌,并展現出良好的益生菌潛力,對多種食源性病原菌和皮膚真菌均表現出抑菌活性,體內研究表明,這些菌株通過增加小鼠腸道中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2和干擾素(interferon,IFN)-γ mRNA的表達,并增加了小鼠血清中多克隆IgG、IgM和IgA的合成,顯著改善了黏膜免疫應答。
2.2.4 調節(jié)腸道菌群微生態(tài)
過去一二十年的研究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腸道菌群的結構組成與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是宿主健康的基石,腸道菌群失調可引發(fā)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或加重其進展。駱駝乳對腸道菌群微生態(tài)具有顯著調節(jié)作用,據研究駱駝乳可以降低腸道微生物群中、乳桿菌、蘇黎世桿菌和脫硫弧菌的相對豐度,但腸道菌群中的某些屬,如別樣棒菌、阿克曼氏菌和雙歧桿菌相對豐度在駱駝乳的存在下大量增加,而這些屬對生物體具有有益作用。
駱駝乳傳統(tǒng)上被認為具有藥用特性,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駱駝乳可緩解多種疾?。òㄌ悄虿 ⒏哐獕?、癌癥、自閉癥譜系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腎臟及肝臟損傷等)(圖1)。下文將分別匯總駱駝乳預防或幫助緩解這些疾病的研究進展(表4)。
圖1 駱駝乳有潛在預防或治療效果的疾病種類Fig.1 Camel milk h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everal diseases
表4 駱駝乳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Table 4 Recent progress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camel milk on diseases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代謝紊亂疾病,其核心病理基礎是胰島素抵抗,無法根治且患病率逐年增高。已知駱駝乳低糖低脂,并含有較高濃度的胰島素,有改善糖尿病的潛能。1型糖尿病患者食用駱駝乳可以改善高血糖癥狀并減少胰島素劑量。事實上,其他使用1型或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大鼠、兔子和狗)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體內和體外研究也證實了駱駝乳對糖尿病治療的有益作用,包括降低血糖、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抵抗和改善血脂狀況。并且,根據印度進行的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與其他不喝駱駝乳的社區(qū)相比,經常飲用駱駝乳的駱駝飼養(yǎng)者和飼養(yǎng)部落患糖尿病的風險更低。此外,對牛乳中胰島素樣蛋白含量的比較研究表明,駱駝乳中胰島素樣蛋白含量是牛乳的3 倍。2型糖尿病大鼠攝入駱駝乳后可改善高血糖、糖耐量異常、血脂紊亂等糖脂代謝異常的癥狀。
駱駝乳的抗糖尿病特性的具體作用機理涉及許多分子和細胞機制,包括糖代謝和轉運方面,以及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從細胞和分子的層面來看,駱駝乳可能同時在不同的水平起作用,第一,影響胰島細胞的存活、生長和整體活性;第二,直接或間接影響胰腺細胞的胰島素分泌;第三,影響胰島素受體功能和胰島素敏感組織中的葡萄糖轉運。例如,有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患者和動物相比,給患者和動物(大鼠和兔子)喂食駱駝乳可以恢復胰島素合成和釋放。這可能意味著駱駝乳對胰腺細胞功能具有不同水平和方式的作用,包括刺激胰島素的合成和釋放以及防止胰腺細胞的損傷和凋亡。此外,駱駝乳抗糖尿病作用的一種可能機制可以歸因于抑制與糖尿病進展相關的代謝酶活性,例如駱駝乳蛋白可以水解產生獨特的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段,在人體中產生抗糖尿病特性。除此之外,駱駝乳對胰島素受體具有變構作用從而調節(jié)其激活狀態(tài),進而對其細胞內信號傳導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研究使用生物發(fā)光能量轉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RET)技術發(fā)現,在人胚胎腎(human embryonic kidney,HEK)293細胞中,胰島素和CWP均會促進人胰島素受體(human insulin receptor,hIR)和胰島素受體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之間的BRET信號強度呈劑量依賴性增加,說明胰島素和CWP均可激活hIR,并且CWP可誘導HEK293和人肝癌(human hepatoellular carcinomas,HepG2)細胞中Akt和ERK1/2磷酸化,通過對hIR的正向變構調節(jié),激活下游代謝通路,同時hIR選擇性拮抗劑S961顯著抑制了胰島素誘導的BRET升高,而非CWP誘導的BRET升高,提示了CWP抗糖尿病的分子基礎可能并不依賴于hIR。同樣是利用BRET技術,對阿拉伯駱駝()的研究顯示,在沒有胰島素刺激的情況下,駱駝乳不會促進hIR和IRS1之間的BRET信號強度的增加,但會顯著增強hIR和生長因子受體結合蛋白2之間由胰島素刺激的BRET信號,這提示了另一種駱駝乳抗糖尿病的可能機理。
駱駝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麻酸(C)質量分數(5.09%)明顯高于牛乳(0.36%)、羊乳(0.34%)、人乳(2.96%)。亞麻酸屬-3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胰島素激活劑有相似作用機理,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有效調節(jié)血糖。因此,駱駝乳與牛乳、羊乳、人乳等動物奶相比,具有更好的輔助治療糖尿病和緩解糖尿病引起的并發(fā)癥的效果。
此外,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高血糖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周圍神經病變和炎癥反應的增加,這些都使糖尿病患者容易發(fā)生潰瘍且難以愈合,嚴重者甚至導致膿毒癥和截肢。研究顯示,駱駝乳在糖尿病動物(小鼠和大鼠)中提高了傷口愈合的潛力。這可能是由于CWP的抗氧化活性促進了免疫細胞的增殖,加速了糖尿病期間發(fā)生的傷口愈合過程,同時也意味著氧化和炎癥過程的減弱。有報道顯示,駱駝乳對消炎霉素誘導的胃損傷及導致的潰瘍有較強的促愈合作用。另一項研究發(fā)現駱駝乳蛋白在傷口愈合中的有益作用與-防御素2和3的表達相關,同時這些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且對傷口修復和免疫細胞有刺激作用。以上研究表明,駱駝乳蛋白在糖尿病傷口的免疫調節(jié)中的應用可能很有前景。
腎臟是分泌尿液、排泄代謝廢物和毒物的重要器官,腎臟受損則會導致腎功能下降甚至衰竭。研究表明駱駝乳對腎臟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駱駝乳可以減輕MTX誘導的腎臟損傷。MTX作為一種經典的葉酸拮抗劑,通常用作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包括乳腺癌、骨肉瘤、淋巴瘤、頭頸癌),具有嚴重的腎毒性副作用,可造成從亞臨床腎小管病變到急性腎損傷的腎臟損害。有研究顯示,駝乳可以通過激活PI3K/Akt/eNOS信號,對抗氧化應激,降低脂質過氧化物、恢復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1,NOX-1)水平,增強大鼠腎臟抗氧化的能力,從而減輕腎凋亡細胞死亡來起到腎臟保護作用。
駱駝乳對5-氟尿嘧啶誘導的腎損傷具有腎保護作用。在5-氟尿嘧啶引起的腎臟損傷中,駱駝乳可以抑制肌酐、腎損傷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KIM)-1和嗜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的脂鈣蛋白等腎損傷相關生物標志物水平的升高;并能抑制氧化應激,增強腎臟抗氧化能力,恢復NOX-1、核因子E2相關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cyte 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紅素氧化酶1(heme oxidase 1,HO-1)水平;駱駝乳還能抑制腎炎癥反應,抑制髓過氧化物酶、TNF、IL-1、IL-18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等促炎因子水平,上調IL-10水平,下調基質金屬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2,MMP-2)和MMP-9的表達。
此外,還有研究證明駱駝乳對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誘導的肝腎毒性有改善作用,在皮下注射TAA后,TAA中毒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轉氨酶、天門冬氨酸轉氨酶、-谷酰胺轉肽酶、堿性磷酸酶、尿素、肌酐、尿酸、鈉、鉀等指標水平顯著增高,而駱駝乳組的大鼠的血清生化指標和脂質指標均下降并趨于正常水平,相關組織病理學的證據也表明了駱駝乳對于TAA中毒大鼠的肝腎保護作用。
酒精性肝?。╝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病率逐年攀升。急性酒精攝入會導致小鼠結腸內腸道微生態(tài)失衡,包括乳桿菌的相對豐度顯著降低和擬桿菌的豐度增高,而腸道菌群在酒精性肝損傷中發(fā)揮關鍵介導作用。駱駝乳的干預可以顯著提高乳桿菌的相對豐度并降低擬桿菌相對豐度;從菌群整體的角度來看,駱駝乳可以通過提高小鼠腸道益生菌屬的相對豐度,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減輕酒精對小鼠腸道的損害,預防腸道菌群的失衡;對于ALD小鼠,駱駝乳的攝入可下調IL-17和TNF-α通路中炎癥相關基因的表達,緩解ALD小鼠的肝臟炎癥癥狀,達到肝臟保護的作用。
駱駝乳對四氯化碳誘導的肝臟損傷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用四氯化碳誘導大鼠肝硬化會顯著降低肝臟組織磷酸化酶活性,顯著增加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和胰島素抵抗指數。此外,四氯化碳誘導也會導致氧化應激的顯著增加以及促纖維化細胞因子基因和表達的增加。駱駝乳可以改善與肝臟損傷相關的生化指標,作用的機制可能涉及到促纖維化細胞因子的轉錄調控以及氧化還原狀態(tài)的改善,而促纖維化細胞因子參與肝硬化的誘導,氧化狀態(tài)的改善參與肝纖維化的發(fā)病機制。
化療是癌癥的主要治療方式,雖然能夠殺死腫瘤細胞,但對正常細胞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天然食品中也含有一些具有抗腫瘤作用的活性功能因子,其安全性很高,毒副作用極低甚至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領域內的熱點。一些體外研究報道了駱駝乳的抑癌作用,駱駝乳及其衍生的外泌體可在人結直腸癌細胞系HCT-116和乳腺癌細胞系MCF-7中發(fā)揮誘導自噬、促進凋亡、抗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
也有研究評估了駱駝乳及其外泌體對MCF-7乳腺癌細胞的抗癌潛力,發(fā)現使用駱駝乳衍生的外泌體比使用駱駝乳有更好的抗癌效果,并且局部注射外泌體比口服治療效果更好;駱駝乳及其外泌體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可能通過誘導細胞凋亡以及抑制氧化應激、炎癥、血管生成和轉移等作用發(fā)揮抗癌作用;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駱駝乳及其外泌體可應用于癌癥治療。
ASD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發(fā)育障礙,其特征是患者存在社交取向、溝通和重復行為方面的障礙。在一些地區(qū),駱駝乳用于自閉癥治療。在沙特阿拉伯對60 名自閉癥患者(2~12歲)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兒童進行了為期兩周、每天兩次、每次500 mL的乳汁喂養(yǎng),以評估駱駝乳和牛乳的效果。在分析初始階段,所有兒童的抗氧化分子水平都很低。兩周后,駱駝乳顯著改善了認知和行為測試。研究人員發(fā)現,駱駝乳調節(jié)了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物質的水平,進而降低氧化應激的影響,改善心理癥狀。這項研究提示駱駝乳可能通過改善氧化應激來改善自閉癥癥狀。除了蛋白質,駱駝乳所含的高水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鐵、鈉、銅、鉀、鎂及大量的VC可以作為抗氧化劑抑制自由基。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對自閉癥兒童服用駱駝乳2 周后的氧化應激生物標志物(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髓過氧化物酶)水平進行了評估,數據分析表明,所有參數均顯著提高,提示駱駝乳可以通過提升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分子水平,降低氧化應激作用。此外,另一項研究也顯示駱駝乳治療2 周可明顯改善自閉癥患兒的臨床癥狀,同時降低了血清胸腺和激活調節(jié)趨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regulated chemokine,TRAC)水平。
有研究人員采用丙戊酸鈉誘導妊娠雌性大鼠的子代孤獨癥大鼠模型,研究駱駝乳對于自閉癥的改善作用,結果發(fā)現,與對照組相比,經駱駝乳治療的自閉癥動物組的所有檢測指標和基因表達量均有顯著改善,包括自閉癥大鼠的氧化應激標志物、神經遞質和炎癥細胞因子等;這表明駝乳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自閉癥的藥物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子代自閉癥大鼠的氧化應激、炎癥和凋亡通路來改善自閉癥行為。
高血壓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防治高血壓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顯示,發(fā)酵脫脂駱駝乳在短期內(24 h)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顯著降低,且駱駝乳中含有在發(fā)酵過程中釋放的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活性肽。還有一項研究在高鹽誘導大鼠高血壓模型中詳細研究了駱駝乳對血壓的改善作用,該研究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4 組,I組正常喂養(yǎng),II組8%鹽飲食喂養(yǎng)10 周,III組8%鹽飲食喂養(yǎng)10 周,并加喂駝乳(5 mL/(kggd)),IV組8%鹽飲食喂養(yǎng)10 周,并使其口服100 mg/kg的二甲雙胍和10 mg/kg的硝苯地平;對比II組和III組,飲用駱駝乳的實驗組大鼠收縮壓明顯下降,血壓值由140 mm汞柱降至121 mm汞柱,心率由486 次/min降至384 次/min;這可能是因為駱駝乳中存在ACE抑制肽前體,可以減輕ACE對血壓的影響,從而降低血壓;同時在該研究中,鹽負荷大鼠血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升高,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明顯降低;這些血脂異常的表現可能歸因于循環(huán)中鈉濃度的增加激活了交感神經系統(tǒng),以及通過鹽皮質激素受體發(fā)出的信號強度增加,導致活性氧的產生量增加,從而導致氧化應激,最終導致血脂異常,經駱駝乳處理后,上述變化得以恢復正常。
駱駝乳也可衍生出多種駝乳制品,如駝乳奶粉、駝乳酸奶、駝乳奶酪、駝乳奶油、駝乳奶片、駝乳乳飲料、駝乳奶糖、駝乳冰淇淋、駝乳奶茶等。這些功能食品因駝乳的特性也具備了特殊的功能和價值。比如,最近有研究發(fā)現駱駝益生菌發(fā)酵乳具有抗糖尿病作用,通過誘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改善腸道屏障功能,該團隊從發(fā)酵駱駝乳中分離出14種益生菌,這些益生菌都具有有益特性。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CMPH,研究發(fā)現,與未水解駱駝乳蛋白相比,CMPH的乳化活性指數、表面疏水性和蛋白質溶解度等功能性指標均有改善;與未水解駱駝乳蛋白相比,CMPH對水分和脂肪的吸收能力較低。在真實的食品模型系統(tǒng)中測試CMPH抑制魚糜和葡萄籽油水乳狀液中脂質過氧化的能力,結果顯示CMPH對脂質過氧化具有抑制作用。除此之外,還有研究顯示CWP水解物對人肝癌HepG2細胞具有潛在的抗腫瘤活性,且具有劑量依賴性;CWP水解后其抗肝癌細胞增殖、抗糖尿病和抗炎活性均增強。這些研究提示,CMPH作為一種食品原料,具有改良食品性狀、增強食品體系抗氧化能力以及增強的生物活性等特性,在食品工業(yè)和功能保健食品或特殊醫(yī)學膳食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
本文綜述了駱駝乳各類營養(yǎng)素的基本組成、與牛乳及其他乳類的差別,及其在疾病體系中發(fā)揮有益功效的相關研究進展,并分析了駱駝乳醫(yī)藥應用價值的生物作用基礎。作為高營養(yǎng)價值的乳類,駱駝乳目前已被發(fā)現在幫助緩解多種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肝腎損傷、腫瘤及自閉癥方面均有效果,駱駝乳及其衍生品在功能食品開發(fā)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現有研究更多集中于細胞模型或動物模型,且對于駱駝乳及其所含營養(yǎng)物質幫助緩解疾病的具體作用機制缺乏深入解析。以駱駝乳研究較多的抗糖尿病功效為例,盡管在人和動物模型中已有不少證據表明駱駝乳可改善葡萄糖穩(wěn)態(tài),但這些研究在解釋駱駝乳具體而確切的抗糖尿病機理和鑒別駱駝乳中所含有效抗糖尿病成分方面仍不深入。同樣的,駱駝乳在保護腎臟、保護肝臟、抗癌、抗ASD和抗高血壓等方面的有益效果的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闡明。因此,領域內學者對駱駝乳應用范圍及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將有助于駱駝乳功能食品開發(fā)以及藥物潛能的發(fā)掘。
駱駝乳因其在營養(yǎng)組成上與其他種類乳的明顯區(qū)別及其在醫(yī)學應用潛能上的優(yōu)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認可與青睞。當前,駱駝乳產業(yè)正在成為乳業(yè)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駱駝期末數量為32.62萬 峰,2009年降至最低點22.59萬 峰,2010~2019年數量開始逐年增加,2019年達到40.53萬 峰。由于駱駝乳收集有一定難度,受駱駝養(yǎng)殖范圍、養(yǎng)殖規(guī)范性要求等因素的限制,駱駝乳產量較低。目前我國具有駱駝乳加工能力的企業(yè)數量較少,行業(yè)尚未形成大規(guī)模生產,駱駝乳的乳源可能成為駱駝乳相關行業(yè)發(fā)展的關鍵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