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廣 張本玲
摘要:目的:探討在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中采用CT與磁共振技術(以下稱MRI)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隨機分2組,對照組診斷時采用CT檢查,研究組診斷時采用MRI檢查,分析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果。結果:比較兩種檢查方式,MRI診斷準確率較高,P<0.05;MRI早期陽性征象檢出率較高,P<0.05;MRI敏感度、特異度與準確性均較高。結論:在診斷股骨頭壞死時運用MRI檢查具有更高的診斷準確率,可為臨床診斷與對癥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股骨頭壞死;CT;磁共振技術;診斷效能
【中圖分類號】? R44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股骨頭壞死是發(fā)生率較高的骨科疾病,該疾病是因骨骼組織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得血供不足造成骨小梁斷裂、骨髓細胞失活等,誘發(fā)該疾病的因素與患者自身骨骼組織受創(chuàng)、飲酒過量或者激素使用不合理等有關,加上近些年交通、建筑行業(yè)等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股骨頭壞死的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該疾病致殘風險較高且治愈難度較大,越早發(fā)現并診斷對改善其預后越有利[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在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中采用CT與MRI的應用價值,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我院收治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隨機分2組,對照組納入50例(男/女=31/19),年齡及均值32-78(55.06±2.43)歲,病程及均值2-12(5.36±1.03)個月;研究組納入50例(男/女=28/22),年齡及均值30-79(55.13±2.54)歲,病程及均值2-14(5.47±1.13)個月,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計算得出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配合相關檢查。
1.2方法
CT檢查:使用儀器為64排螺旋CT掃描儀(美國GE公司),讓患者在檢查床上取仰臥位,設置參數:管電流設定250mAs,管電壓設定120kV,層厚設定3mm,層距設定3mm,窗寬設定1800-2000HU,窗位設定300HU,矩陣設定520×520,掃描范圍從髖臼上緣到股骨頸基底部,獲取橫斷面的圖像。
MRI檢查:使用儀器為MRI診斷儀(美國GE公司)讓患者取髖關節(jié)體位,使用體線圈,設置參數:層厚設定4mm,層間距設定0.4mm,橫斷面層厚設定5mm,層間距設定0.5mm,矩陣設定256×256,實施橫斷面T1WI與PDWI觀察以及冠狀位T1WI與T2WI觀察,所有圖像均由2名資深影像學專家閱片給出統(tǒng)一的診斷結果。
1.3觀察指標
(1)對比CT與MRI診斷準確率。
(2)對比CT與MRI檢查早期陽性征象檢出率。
(3)對比CT與MRI診斷效能。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軟件分析與處理本輪研究中的各項數據,(%)表示本輪研究中出現的計數資料,用x2值檢驗數據。計算后P<0.05表示數據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CT與MRI診斷準確率。
見表1,MRI診斷準確率較高,P<0.05。
3討論
股骨頭壞死是較為難治的骨科疾病,當發(fā)生外力沖撞時負重骨小梁應力受損,而骨小梁在修復的過程中股骨頭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可誘發(fā)缺血,當旋股內側動脈與股骨頭小凹動脈出現異常就會引發(fā)股骨頭壞死,此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者飲酒過量都可能引發(fā)骨組織變性壞死[2]。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在股骨頭壞死方面的診斷準確率也逐漸提升,CT與MRI都是常用的診斷方式,CT具有較高分辨率,能夠多層且連續(xù)掃描,患者發(fā)生股骨頭壞死后骨小梁會增粗,在CT檢查中可通過觀察骨小梁增粗的特征來判斷股骨頭是否被破壞或增生,可明確是否有關節(jié)脫位現象[3]。MRI同樣具有分辨率高的特征,且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無輻射,可運用多種技術對病變進行準確定位,可獲得更加有效且準確的信息。與CT相比,MRI早期監(jiān)測能力較強,通過多樣信號的變化反映出病變組織的代謝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疾病早期診斷率[4]。
綜上,在診斷股骨頭壞死時運用CT與MRI檢查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MRI診斷準確率較高,但費用稍高,可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 薛向東,李波,張燚,等. 螺旋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 海南醫(yī)學,2019,30(2):223-225.
[2] 劉斌,王娟,馬園. CT與MRI診斷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診斷效果比較觀察[J]. 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3):151-153.
[3] 閆雄偉,趙銀東,劉娟. CT與MRI診斷股骨頭壞死患者的應用價值對比分析[J]. 貴州醫(yī)藥,2022,46(3):470-471.
[4] 張蕾,王立生,楊霖. SPECT與MRI對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價值比較[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21,20(9):99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