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南區(qū)巴渝小學
三年級(7)班??王紫煊
我是一個西瓜,一個肥胖、甘甜的西瓜。春天,農(nóng)民將一粒粒黑色的西瓜種子種進地里。鳥兒為我歌唱,樹葉為我跳舞,雨兒為我澆水,我開始悄悄地發(fā)芽。在陽光和雨露的滋潤下,我長出小苗,漸漸開出美麗的花。不久后,花兒變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西瓜,風兒將我越吹越大。夏天時,我熟了。人們吃了紅紅的瓜,吐出黝黑的籽。第二年春天,這些籽就會發(fā)芽,長大,結出更多的西瓜,就好像有一種會變身的魔法。
名師點評
這段文字清新活潑,充滿童真,段末的句子具有點睛之妙。
山東省青島市海信學校
五年級(4)班??王睿哲
葡萄園里,一排排整齊的葡萄架上搭滿碧綠的葉子,就像一頂頂遮陽傘,為葡萄遮擋著烈日。細細的藤蔓蜿蜒地攀爬在葡萄架上,而懸在空中的藤蔓蜷曲在一起,就像一條條俏皮可愛的小豬的尾巴。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顆葡萄,將它放進嘴里,酸酸甜甜的真好吃。我穿梭在葡萄園里,沒多久,就摘了滿滿一籃子誘人的葡萄。我想把這些葡萄送給奶奶品嘗,奶奶肯定也會覺得很美味。
名師點評
這段文字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敘述了“我”某次摘葡萄的經(jīng)歷,結尾表達了“我”對奶奶的愛。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二年級(4)班??潘莀祥
我曾去過草原。一望無際的草原真美啊,蒙古包、烤羊肉、無邊無際的綠色是我對草原的印象。這幾天,我學習了課本里的《敕勒歌》,這首北朝民歌特別豪邁,充滿無限的活力。老師讓我們將它和漢樂府民歌《江南》對照著讀,我發(fā)現(xiàn)它們雖然都是民歌,但是前者寫的是遼闊的北方,后者寫的是秀美的南方;前者寫的是成群的牛羊,后者寫的是靈動的魚兒。我們的祖國真美、真遼闊啊!
指導老師 楊 新
名師點評
這段文字寫出了草原和江南的特點,通過對比描寫,使人對二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西溪實驗學校
501班??邱雯莉
楊梅呈球狀,表面上有許多細小的顆粒。未成熟的楊梅呈青綠色,又小又硬,和葉子一起隱藏在枝頭,不仔細分辨還真看不出楊梅樹已經(jīng)結果了。楊梅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泛起微紅色,有的青里泛紅,有的紅色為“主色系”,只留一點青色。有的楊梅已經(jīng)完全熟透,暗紅色的果實好像要滴出汁來,讓人垂涎欲滴。熟透的楊梅酸甜可口,讓我吃了還想吃。這就是楊梅——“幼時不起眼,熟時譽滿天”的水果。
指導老師 童 言
名師點評
這段文字觀察細致,描述了楊梅的成長和變化過程,讓人忍不住想吃一口美味的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