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急診科護士新發(fā)傳染病知信行現(xiàn)狀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

      2022-07-08 09:05:54李彬霞張育紅顏美瓊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護齡急診科學歷

      李彬霞,張育紅,顏美瓊,馮 麗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護理部,上海 200032

      新發(fā)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指近20年內發(fā)病率升高或將來可能升高的傳染性疾病,或由于病原微生物耐藥而導致流行傳播的疾病,包括新發(fā)生的傳染病和重新發(fā)生的傳染病兩類[1]。近年來,新發(fā)傳染病發(fā)病事件逐年上升。急診科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與新發(fā)傳染病首例患者的發(fā)現(xiàn)及疫情防控有重要關系[2]。同時,急診科護士是感染新發(fā)傳染病的高危人群[3]。因此,急診科護士對EID的認知及實踐水平與疫情控制有很大關系。

      知信行理論模式將個體對事物的認知與后續(xù)實踐過程分為獲取知識、產(chǎn)生態(tài)度、形成行為3個連續(xù)階段,能較完整體現(xiàn)個體對該事物的認知與實踐程度[4]。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論為框架,對急診科護士展開調查,以了解其EID知信行現(xiàn)狀及相關影響因素,為管理者對急診科護士的進一步管理和培訓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法,于2021年5月選取5所(上海市3所、河北省石家莊市2所)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急診科在職注冊護士;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因各種原因暫時不在工作崗位的急診科護士;進修、實習護士。本研究通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B2021-023R)。

      1.2 調查工具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由課題小組自行編制,包括年齡、性別、學歷、職稱、護齡、急診科護理工作年限、有無EID患者護理經(jīng)驗、獲取新EID相關知識途徑等。

      《急診科護士對新發(fā)傳染病知信行調查問卷》由課題小組在充分復習文獻的基礎上構建初始條目池,經(jīng)過2輪專家函詢、信效度檢驗、小樣本預調查修訂而成。依據(jù)德爾菲專家函詢法對專家人數(shù)及代表性要求[5],本研究選取上海市護理專家及感控專家15名,年齡(50.2±7.5)歲,工作年限(28.3±8.5)年;正高級8名、副高級7名;專業(yè)方向:醫(yī)院感染管理1名,急診護理專家12名,傳染病教育專家2名。研究者將編制好的專家函詢表統(tǒng)一通過電子郵件發(fā)放給每位專家,專家按要求填好后于2周內返回。所有函詢表回收后,根據(jù)重要性評分均數(shù)≥3.5分、滿分率≥20%、變異系數(shù)(CV)≤25%為條目保留原則篩選條目,同時參考專家意見增減、修訂條目。2輪專家函詢表有效回收率均為100%,專家積極性較高;專家權威系數(shù)0.913,處于較高水平;2輪專家Kendall’s W系數(shù)分別為0.149、0.505(P<0.01),專家協(xié)調程度好。2輪專家函詢后問卷保留57個條目,其中知識維度27個條目、態(tài)度維度13個條目、行為維度17個條目。

      根據(jù)探索因子分析[6]要求,樣本量需為條目數(shù)的5~10倍,即57×(5~10)=285~570(人)。選取上海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293名急診科護士(納入排除標準同前)填寫問卷,進行問卷條目篩選和信效度檢驗。采用臨界比值法和相關分析法刪除知識維度11個條目。經(jīng)主成因探索因子分析,提取3個固定公因子,各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52.496%,各因子載荷系數(shù)絕對值0.400~0.838;問卷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25,各維度 Cronbach’sα系 數(shù) 為 0.642~0.938; 問 卷 重 測信度為0.908,各維度重測信度為0.797~0.994;問卷內容效度指數(shù)為0.99,條目內容效度指數(shù)為0.93~1.00。信效度檢驗部分刪除知識維度7個條目、態(tài)度維度6個條目、行為維度1個條目,形成包含32個條目的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調查問卷,其中知識維度9個條目、態(tài)度維度7個條目、行為維度16個條目。知識維度為單項選擇題,答對計1分、答錯計0分;態(tài)度、行為維度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態(tài)度為“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行為為“從來不”至“總是”,分別計1~5分。知識維度總分0~9分,態(tài)度維度總分7~35分,行為維度總分16~80分;問卷總分32~124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士EID知信行水平越高。

      最后通過小樣本預調查對終版問卷條目的詞語表達等方面進行修訂。便利選取上海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15名急診科護士,當面填寫紙質問卷,填寫完成后對其進行面對面訪談,以了解問卷條目詞語表達有無歧義、不易理解等問題。結果顯示問卷填寫所需時間12~15 min,各條目用詞表達清晰、易于理解,未做修訂。

      1.3 調查方法研究者向各醫(yī)院護理管理部門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意義等,征得其同意。借助問卷星平臺,由研究者將問卷二維碼發(fā)送給急診科護士長,在護士長協(xié)調下完成問卷收集。此次調查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后臺設置為每個微信終端號只能填寫1次。問卷填寫前被調查者進行納入排除標準勾選、閱讀知情同意書,并勾選“同意參加調查”后開始填寫問卷,問卷填寫完整后才能提交。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根據(jù)描述性研究樣本量估算方法,樣本量應為研究變量的5~10倍,本研究調查問卷條目數(shù)為32,考慮10%樣本流失,計算樣本量為32×(5~10)÷(1-10%)=178~356(人)。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F檢驗;若方差不齊,采用Welch檢驗。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α入=0.05,α出=0.10)。檢驗水準(α)為0.05,均為雙側檢驗。

      2 結 果

      2.1 一般資料分析共納入360名護士,發(fā)放360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355份,有效回收率98.6%。有效完成問卷的355名急診科護士中,男性29名(8.2%)、女性326名(91.8%),年齡20~52(32.03±7.19)歲;最高學歷:大專及以下139名(39.2%)、本科及以上216名(60.8%);護士97名(27.3%)、護師176名(49.6%)、主管護師及以上82名(23.1%);責任班護士190名(53.5%)、預檢分診護士39名(11.0%)、搶救班護士57名(16.1%)、其他崗位69(19.4%);急診工作年限:5年及以內162名(45.6%)、6~10年97名(27.3%)、11~15年的52名(14.6%)、16~31年的44名(12.4%);有EID患者護理經(jīng)驗94名(26.5%);有EID應急救援經(jīng)驗32名(9.01%)。

      2.2 學歷年齡交叉分析結果(表1)顯示:第一學歷為中專的急診科護士護齡多在10年以上(94.9%,75/79),而大專及本科護士中護齡≤10年者較多(70.7%,195/276);最高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的急診科護士中護齡≤5年和16~34年者居多,本科及以上護士中護齡為6~15年者居多(61.5%,133/216)。

      表1 學歷與護齡的交叉分析n(%)

      2.3 急診科護士EID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狀結果(表2、表3)顯示:急診科護士EID知識維度得分(4.10±1.86)分(0~9分)、態(tài)度維度得分(30.50±3.77)分(7~35分)、行為維度得分(68.77±8.68)分(34~80分)。各維度得分最高、最低的3個條目。

      表2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各維度得分最高的3個條目

      表3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維度得分最低的3個條目

      2.4 急診科護士EID知識需求、知識來源分析急診科護士獲取EID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為科室理論培訓302名(85.1%),其他為網(wǎng)絡平臺288名(81.1%)、書籍175名(49.3%)、報刊雜志144名(40.6%)、專業(yè)學習班118名,(33.2%)、學術會議91名(25.6%);希望參與的培訓形式為理論講授306名(86.2%)、情景模擬284名(80.0%)、技能操作261名(73.5%);參加醫(yī)院EID護理小組的意愿不高,非常想?yún)⒓?4名(18.0%)、想?yún)⒓?35名(38.0%)、一般115名(32.4%)、不想?yún)⒓?7名(10.4%)、非常不想?yún)⒓?名(1.1%)。

      2.5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單因素分層分析結果(表4)顯示:不同性別、年齡、第一學歷、最高學歷、職稱、工作崗位、護齡、急診工作年限、用工形式的急診科護士EID知識維度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護齡、 工作崗位護士態(tài)度維度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不同工作崗位、護齡、用工形式護 士行為維度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得分單因素分層分析

      續(xù)表4

      2.6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的多因素分析以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及啞變量設置見表5。結果(表6)顯示:護齡、職稱、最高學歷是急診科護 士EID知識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護齡、工作崗 位是態(tài)度和行為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

      表5 自變量賦值及啞變量設置

      表6 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各維度得分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續(xù)表6

      3 討 論

      3.1 急診科護士EID知識掌握不足本研究顯示,急診科護士EID知識平均得分(4.10±1.86)分,掌握程度較差,與以往研究[7-8]一致。其中,登革熱相關知識得分最高,可能與近年來國內登革熱流行范圍擴大、發(fā)病率升高,政府及醫(yī)療機構對其宣傳力度加大有關[9];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得分較高,可能亦與新冠疫情之下急診科護士接受較多相關培訓有關。與實踐相關知識條目(個人防護用品的選擇和使用流程、EID患者的轉運)得分最低。這反映了急診科護士對EID知識細節(jié)及實踐掌握不佳。而對EID知識掌握不足可能是疫情早期急診科護士感染率較高的原因之一[10]。急診科護士EID知識掌握不足可能與其缺乏自主、深入學習,及實踐經(jīng)驗較少導致不能鞏固所學知識有關。本研究發(fā)現(xiàn),僅26.5%的急診科護士有EID患者護理經(jīng)驗、9.01%的急診科護士有EID應急救援經(jīng)驗,提示政府及醫(yī)療機構應加強EID教育、培訓力度,同時注重提升急診科護士對EID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應急演練、情景模擬等為增強急診科護士相關實踐經(jīng)驗的有效形式。

      3.2 急診科護士應對EID態(tài)度較積極本研究顯示,急診科護士對EID態(tài)度較積極,得分(30.50±3.77)分。其中,急診科護士對患者及家屬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掌握應對EID技能操作的態(tài)度較積極,為目前新冠疫情期間,流行病學調查及規(guī)范操作防護對疫情防控效果的正性驗證。而參與EID患者護理意愿條目得分最低,可能與急診科護士知識及技能儲備不足、內心恐懼、相關負面新聞較多及缺少家庭和社會支持等有關[7]。建議通過增強急診科護士EID知識與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來降低內心恐懼感;采用激勵機制激發(fā)其內在動機與潛力,提升其參與EID護理工作的社會榮譽感與自豪感。另外,急診科護士對患者各項檢查指標關注度不夠。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作為診斷EID的重要手段,應提高急診科護士對其的重視程度,并進一步學習、掌握其意義,以提高急診科護士早期識別EID,并加以防護的意識及能力。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急診科護士對疫情期間嚴格遵守最新指南依從意愿不高,與以往研究[11]一致,原因可能為疫情期間患者激增導致其短時間內勞動強度增加而精力不足,同時與最新指南相關培訓不足、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等有關[11-12]。因此,管理者應做好EID應急備用護理小組的管理和培訓,以確保疫情期間臨床一線人員充足;同時,建議指南制定小組有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參與,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并在執(zhí)行階段應加強培訓與溝通。

      3.3 急診科護士EID行為依從性有待提高本研究發(fā)現(xiàn),急診科護士EID行為依從性尚有待提高,平均得分(68.77±8.68)分。其中,急診科護士在終末消毒、手衛(wèi)生與環(huán)境管理方面的自評行為依從性較高,可能與這幾項常規(guī)防控操作在新冠疫情期間依從性得到進一步強化有關;而EID自主學習、參加EID相關培訓、工作中手上有傷口戴雙層手套得分最低。EID自主學習依從性低可能與EID發(fā)生率較低、急診科護士對其重視度不高有關;工作中手部受傷戴雙層手套依從率較低,除與自我防護意識不足有關外,還可能與戴雙層手套影響護理操作靈活性有關。作為防疫前線,急診科護士隨時可能面對各類EID患者,因此必須具備相應的防御能力。建議醫(yī)院管理者加強EID宣傳及培訓力度,提高急診科護士應對EID的行為依從性,必要時給予強制性培訓、考核,以提高其應對能力。

      3.4 急診科護士EID知識、態(tài)度、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3.4.1 護齡、職稱和最高學歷影響知識得分多因素分析顯示,急診科護士EID知識得分受護齡、職稱和最高學歷的影響。以護齡6~10年為對照,護齡16~34年的急診科護士EID知識得分最高(P<0.001)。原因可能為作為科室骨干,護齡16~34年的急診科護士參加學習機會較多,知識儲備較多,且接觸的患者、病種較多,“理論-實踐-理論”循環(huán)促進其對知識的掌握。以護師為對照,職稱為護士的急診科護士得分最低(P=0.011);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知識得分略低于護師,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程寶珍等[7]對45名急診科護士的調查結果顯示,主管護師得分最高,其次為護師,護士得分最低。這種差異可能與樣本量大小,以及不同地域科室培訓、管理、職稱晉升要求不同有關。另外,本研究顯示,最高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的急診科護士的知識得分高于本科及以上學歷者(P=0.040)。經(jīng)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本研究最高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的139例急診科護士中,67例(48.2%)護齡為≤5年,36例(25.9%)護齡為16~34年。前者作為低年資護士,接受醫(yī)院嚴格的涉及各個領域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后者作為高年資護士,豐富的臨床實踐促進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另外,由單因素分析及交叉比較可知,第一學歷為中專的急診科護士知識得分最高,而94.9%(75/79)第一學歷為中專的急診科護士護齡>10年,其中75.9%(60/79)護齡為16~34年。該結果說明我國高校對EID應急教育不足,同時提示醫(yī)療單位應規(guī)律開展EID臨床實踐培訓。

      3.4.2 護齡、工作崗位本研究發(fā)現(xiàn),以護齡6~10年為參照,護齡11~15年的急診科護士對EID的態(tài)度最積極、行為依從性最高(P<0.05)。該護齡段的急診科護士作為科室的中堅力量,精力旺盛,上進心強,善于從各方面提升自己,其知識儲備與臨床技能操作水平處于相互促進階段。而護齡6~10年的急診科護士EID知識、行為得分均最低。該護齡段的急診科護士參加的知識培訓較少,且臨床實踐積累不夠,同時處于婚戀、生育期,自主學習時間與精力有限,這可能是其EID認知及實踐水平最低的原因。該結果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護齡為6~10年急診科護士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培訓,而護齡11~15年的急診科護士可作為應對EID的重點選拔對象。以其他班為參照,預檢分診崗位護士態(tài)度、行為維度得分最高(P<0.05)。預檢分診崗位資質及能力要求較高,并以護士一定年限的工作經(jīng)驗為基礎,給予其理論知識、臨床實踐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帶教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較多的規(guī)劃培訓[13];同時,該崗位護士接觸患者較多、病種較雜,使其各種能力在實踐工作中獲得強化和提高。

      3.4.3 其他影響因素本研究多元線性逐步回歸結果顯示,知識、態(tài)度、行為三維度影響因素調整后R2均較低,說明析出的影響因素對各維度得分解釋度較低,仍有其他潛在影響因素。Wolf等[14]發(fā)現(xiàn),強制性EID知識培訓及實戰(zhàn)模擬演練、政府對EID的應對水平等可影響急診科護士對EID的認知。Lee等[15]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感知行為控制(照顧患者的信心或自我效能)、護理專業(yè)價值觀和行為態(tài)度是臨床護士護理EID患者意愿的影響因素,而基于臨床的模擬訓練項目對提升感知行為控制,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和培訓對提高護理專業(yè)價值,醫(yī)療單位給予的經(jīng)濟補償及認可對于提升護士行為態(tài)度起重要作用。另有研究[16-17]發(fā)現(xiàn),醫(yī)療單位應對EID規(guī)范及流程明晰化、定期高質量情景模擬培訓、臨床醫(yī)護人員的自我效能、同輩學習與監(jiān)督、防護用品應急儲備管理等對提升行為依從性起重要作用??傊?,急診科護士應對EID的知信行水平,尤其是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除與護士個人因素有關外,還受醫(yī)療單位及政府應對策略及水平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提示醫(yī)院及政府應提高對EID的重視,做好平戰(zhàn)結合的培訓和管理,才能大幅度提升醫(yī)務人員對EID的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士EID知識掌握較差,態(tài)度較積極,行為尚有較大提升空間。護齡、職稱、最高學歷是知識得分的影響因素,護齡16~34年、職稱為護師、最高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的急診科護士知識得分較高;護齡、工作崗位是態(tài)度、行為得分的影響因素,護齡11~15年、預檢分診崗位的急診科護士態(tài)度最積極、行為依從性最好。管理者應加強對護齡6~10年急診科護士的EID知識培訓、行為強化;護齡11~15年、預檢分診崗位的急診科護士可作為應對EID的重點選拔對象。但是,本研究僅將急診科護士人口學資料納入相關因素分析,析出的影響因素對各維度得分解釋度較低。政府及醫(yī)療單位應對策略、管理培訓方案等外部因素也影響急診科護士EID知信行水平。未來可結合質性研究和縱向調查,同時增加調查對象區(qū)域來源及樣本量,以獲得更加充分、精準的影響因素,為醫(yī)院對急診科護士應對EID的管理和培訓提供依據(jù)。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護齡急診科學歷
      學歷造假引發(fā)法律糾紛
      公民與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急診科床旁超聲的教育和培訓
      急診科搶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應用
      學歷軍備競賽,可以休矣
      不同年資護士掰啟安瓿引起手損傷原因分析
      普外科護士年齡、護齡與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的影響
      急診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探討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知識無力感
      東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護齡、文化程度及社會支持程度對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感的影響比較
      護理績效考核在急診科的應用
      石棉县| 苏尼特右旗| 商都县| 洛浦县| 河西区| 民乐县| 金溪县| 西丰县| 平武县| 佛坪县| 凌源市| 东光县| 盘山县| 四平市| 三门县| 邓州市| 萨嘎县| 科技| 甘泉县| 喀什市| 房产| 阜新| 渭南市| 攀枝花市| 彝良县| 玉林市| 古蔺县| 都匀市| 茶陵县| 上虞市| 清徐县| 紫云| 马龙县| 永城市| 彰武县| 育儿| 苍山县| 怀仁县| 盈江县| 海阳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