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貓都喜歡玩紙,魚骨頭一看見紙就興奮。
??!魚骨頭,媽媽會生氣的!
云朵看到一地的紙,頭疼極了。
媽媽回來了,我們快收拾起來!
糟糕,來不及了!
你又玩紙!
對不起……
可是,紙真的好好玩。
第二天,媽媽拿來一疊紙。
你們喜歡玩紙,那就好好玩!
我再也不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了。
飛咯!
我們有了紙,可以玩什么呢?疊紙飛機、做風車、剪窗花。
糟糕!
跑啊,我是第一!
咦,他在折什么?
我在研究對折。
這么簡單的事情也研究?
對折?
對折很簡單,但是對折以后再對折,再對折以后繼續(xù)對折就不簡單了。
不簡單?
明明很簡單?。?/p>
我在研究一張紙可以對折多少次。
這還要研究?
想對折多少次就對折多少次!
我要對折100次。哎喲,折不動了,爪子好痛。
動手實驗很重要!
不動手實驗還真的發(fā)現(xiàn)不了,一張紙居然只能對折7次!
如果紙張大一點兒呢?用一張大大的彩紙來做實驗,還是只可以對折7次!
再大一點兒的紙呢?還是7次!
為什么只能對折7次呢?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對折的次數(shù)和紙張的大小沒有關系,那和什么有關呢?
原來是厚度。折到第7次,紙就已經(jīng)很厚了!
每對折一次,厚度就增加一倍呢!
看,如果對折42次,厚度就相當于從這里到月球的距離!
你在干什么?
我想試試“三浦折法”。
這個好玩!
他們決定動手試一下“三浦折法”。
我們先把A4大小的紙張平均分成5份,然后再按照步驟開始對折。
折出來的紙是這樣子的。
我可不僅僅是好玩喲!
我的作用可大了!
開、關、開、關、開、關!
好好玩!
好神奇!
航天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就是利用了“三浦折法”。
想不到折紙和衛(wèi)星有關系呢!
“好玩”可以變成“好用”。
我們繼續(xù)玩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