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青
1.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近幾年,語文課堂教學開始注重學生個人能力與素質的培養(yǎng),并利用小組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然而,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缺乏充足的教學資源,學生就無法在合作小組中相互探討,也難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信息化教學能夠為學生相互探討提供充足、豐富的學習資源,增強學生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齊聲朗讀,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地球風景的視頻,再配以舒緩的音樂烘托氣氛。這樣的閱讀能讓學生沉浸在情境之中,閱讀效果會更好。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后,教師可讓學生自行結組,了解并收集有關地球的相關信息,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比如,地球環(huán)境、地球資源、環(huán)境污染等。教師可利用這些信息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不保護地球,人類就會失去居住的家園,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語文課堂運用信息化教學,能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讓學生獲取更多信息。
2.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語文課堂運用信息化教學,能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識類課文,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全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分別介紹了海底景色的奇異和物產的豐富。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說說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在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自行收集資料,以海洋為主題寫一篇作文,沒有任何限制與要求,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在作文中盡情發(fā)揮,寫了很多頗有想象力的作文。有的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海洋中的一種生物,在作文中寫下:自己隨著海洋一同漂流,在漂流過程中見到很多可愛的小魚,這些小魚圍著自己轉,與自己一同玩耍。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大膽想象,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語文學習夯實基礎。
3.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在被動中學習知識和接收信息,而應該讓學生主動學習和獲取信息,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F(xiàn)代教育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貫徹落實現(xiàn)代教育理念,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之中。例如,在教學《橋》一文時,為了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達到書聲瑯瑯、讀讀寫寫、高潮迭起的效果。教師可采用信息化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悟情的過程中。為此,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設計這樣的視頻:天空電閃雷鳴,洪水滾滾而下,一個小村莊即將被洪水淹沒,四面八方全是洪水,只有一座可以逃出去的小橋。這座小橋對于村民而言就是生存的希望。然而,小橋很窄,并不能同時通過太多的人。這時,村黨支部書記挺身而出,組織村民有條不紊地通過小橋。學生觀看視頻時,會被這激動人心的場面所吸引,心里緊張,為村民捏一把汗。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過程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熱情會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