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維剛,陳京玉
(天津華勘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70)
老撾某金礦位于老撾烏多姆賽省巴勉縣班東村地區(qū),地處老撾西北部上寮地區(qū)。該金礦礦石類型為蝕變巖型金礦石,金為礦石中唯一可回收元素,金屬礦物主要為鐵的硫化物,部分金包裹在硫化物中,屬于難處理金礦石。本研究針對該金礦礦石開展了環(huán)保浸金劑條件實驗,以求獲得較佳工藝條件,指導(dǎo)礦山現(xiàn)場生產(chǎn)。
原礦化學(xué)多元素分析結(jié)果見表1。
表1 礦石多元素分析結(jié)果/%Table 1 Multi-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e
由表1 可知,礦石中金品位為5.47 g/t,為主要回收元素,礦石中含有少量硫、砷等,會對金的浸出造成一定影響,有機碳含量很低,不會對浸出作業(yè)造成影響。
從表2 結(jié)果可以看出,該礦石中金屬礦物含量較低,僅占礦物相對含量的3.70%,其中,以鐵的硫化物為主,主要包括黃鐵礦、毒砂、磁黃鐵礦,還含有少量的黃銅礦,占礦物相對含量的3.20%。氧化礦物以金紅石和鈦鐵礦為主,僅占礦物相對含量的0.50%。脈石礦物以石英、絹云母、綠泥石等硅酸鹽礦物為主,占礦物相對含量的78.30%,其次為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鹽礦物。
表2 礦石礦物組成檢測結(jié)果Table 2 Mineral composi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e
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約占66.51%,其次以類質(zhì)同象或包裹體的形式賦存在黃鐵礦、毒砂、磁黃鐵礦等硫化物中,黃鐵礦中占22.68%,毒砂、黃銅礦和磁黃鐵礦中占8.68%,脈石礦物中含量少,屬于微細(xì)粒包裹體,或者為極細(xì)小的黃鐵礦、毒砂等包裹體。
礦石中金礦物粒度組成以-0.074+0.037 mm 的中粒金為主,占44%,次為+0.074 mm 的粗粒級,占36.1%,-0.037 mm 的較少,占19.9%,因此確定該礦石中金粒級屬中-粗粒金。金粒度測量結(jié)果見表3。
表3 金粒度測量結(jié)果Table 3 Particl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gold
實驗藥劑主要包括分析純藥劑CaO、Na2O2、K3[Fe(CN)6]等,環(huán)保浸金劑產(chǎn)品目前種類較多,主要包括金蟬[1-2]、圣的[3]、綠金[4]、喜金[5]等。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在老撾已有應(yīng)用的先例[6],并且應(yīng)用效果良好,因此選擇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作為本次實驗的浸金劑。該試劑浸金與全泥氰化浸金工藝相同,均在堿性環(huán)境下浸金,具有浸出速度快、浸出率高、低毒環(huán)保等優(yōu)點。
主要實驗設(shè)備包括PEX-(100×125)mm 鄂式破碎機、XPS-(250×150)mm 輥式粉碎機、RK/ZQM(BM)φ150×50 mm 智能錐形球磨機、RK/XJT-1.0 mm 浸出攪拌機、RK/ZL-φ240 mm 多功能真空過濾機等。
采用單因素實驗法對該礦石開展環(huán)保藥劑浸金實驗,主要考察了磨礦細(xì)度、助浸劑及用量、石灰用量、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用量、浸出時間等條件對金浸出率的影響。每次取試樣300 g,調(diào)制礦漿濃度為40%,加入保護堿石灰、助浸劑預(yù)處理2 h,然后加入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在常溫下攪拌浸出,達到預(yù)定時間后,過濾、洗滌,浸渣烘干,分析浸渣金品位,計算浸出率。最后通過開展條件驗證實驗,驗證較優(yōu)條件下浸出穩(wěn)定性。具體實驗流程見圖1。
圖1 環(huán)保浸金劑浸金實驗流程Fig.1 Flowsheet of gold leaching test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leaching agent
實驗條件:礦漿濃度40%,石灰用量為3000 g/t,堿預(yù)處理2 h,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為40 h,考查磨礦細(xì)度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由圖2 結(jié)果可以看出,當(dāng)磨礦細(xì)度-0.074 mm含量為80%時,金的浸出率為84.46%;隨著磨礦細(xì)度提高,尾渣品位不斷降低,金浸出率不斷升高;當(dāng)磨礦細(xì)度達到-0.074 mm 含量為90% 時,金浸出率達到88.48%。之后,磨礦細(xì)度再增大金浸出率不再提升,因此選擇磨礦細(xì)度為-0.074 mm 90%。
圖2 磨礦細(xì)度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 of grinding fineness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浸金中助浸劑的類型主要包括氧化劑、氨類、重金屬鹽類等[7],而一般是從氧化劑方面考慮強化金礦石的浸出。本次實驗分別選擇了一種強氧化劑Na2O2和一種溫和氧化劑鐵氰化鉀開展助浸劑及用量實驗,對比浸金效果。
3.2.1 Na2O2助浸實驗
實驗條件: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為90%,礦漿濃度40%,石灰用量為3000 g/t,堿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為40 h,考查Na2O2助浸劑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Na2O2 助浸劑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Na2O2 leaching aid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由圖3 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不添加助浸劑時,金浸出率較低,為88.48%,添加Na2O2助浸劑之后,金浸出率明顯提高。當(dāng)Na2O2助浸劑用量為200 g/t 時,金浸出率提高至91.41%;當(dāng)Na2O2助浸劑用量達到400 g/t 時,金浸出率達到93.60%。之后,隨著Na2O2助浸劑用量的增大,金浸出率反而逐漸下降,因此選擇Na2O2助浸劑用量為400 g/t。
3.2.2 鐵氰化鉀助浸實驗
實驗條件: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為90%,礦漿濃度40%,石灰用量為3000 g/t,堿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為40 h,考查鐵氰化鉀助浸劑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鐵氰化鉀助浸劑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 of K3[Fe(CN)6] leaching aid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由圖4 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不添加助浸劑時,金浸出率為88.48%,添加鐵氰化鉀助浸劑之后,金浸出率明顯提高;當(dāng)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為200 g/t 時,金浸出率提高至90.13%。隨著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的增大,金浸出率逐漸提高,當(dāng)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達到600 g/t 時,金浸出率達到93.97%,之后用量增加,浸出率不再提高,因此選擇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為600 g/t。
助浸劑及用量實驗表明,助浸劑對硫化礦物中的金浸出具有促進作用,其中溫和氧化劑鐵氰化鉀相對強氧化劑Na2O2助浸效果較好,且考慮到強氧化劑Na2O2運輸保存條件要求高,具有強腐蝕性,因此選擇鐵氰化鉀作為助浸劑。
實驗條件: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為90%,礦漿濃度40%,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為600 g/t,石灰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環(huán)保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為40 h,考查石灰用量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
由圖5 結(jié)果可知,隨著石灰用量的增大,尾渣品位逐漸降低;當(dāng)石灰用量為1000 g/t 時,金浸出率為89.40%;當(dāng)石灰用量升至2000 g/t 時,金浸出率達到93.97%,此時礦漿pH 值為11.5,浸出效果較好,之后隨著石灰用量增加,浸出率變化不大,因此選擇石灰用量為2000 g/t。
圖5 石灰用量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5 Effect of lime dosage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實驗條件: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為90%,礦漿濃度40%,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為600 g/t,石灰用量為2000 g/t,石灰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浸出時間為40 h,考查金蟬浸金劑用量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
圖6 金蟬浸金劑用量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6 Effect of Jinchan leaching agent dosage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由圖6 結(jié)果可知,金蟬浸金劑用量從1000 g/t增加至4000 g/t,金浸出率逐漸提高。當(dāng)用量為1000 g/t 時,金浸出率為84.64%;當(dāng)金蟬浸金劑用量為3000 g/t 時,金浸出率達到93.97%,之后再提高用量,金浸出率不再增加,因此選擇金蟬浸金劑用量為3000 g/t。
實驗條件: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為90%,礦漿濃度40%,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為600 g/t,石灰用量為2000 g/t,石灰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浸金劑用量3000 g/t,考查浸出時間對浸出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7。
圖7 浸出時間對浸出效果的影響Fig.7 Effect of leaching time on leaching rate of gold
從圖7 可以看出,當(dāng)浸出時間為8 h 時,金浸出率僅為55.21%,而當(dāng)浸出時間達到32 h 時,金浸出率提高至93.97%,此后,隨著浸出時間的延長,金浸出率不再提高,因此,浸出時間選用32 h。
為了驗證環(huán)保浸金劑浸金實驗獲得的較佳工藝條件是否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金浸出率,開展了條件驗證實驗。驗證實驗條件為:磨礦細(xì)度-0.074 mm含量90%,礦漿濃度40%,石灰用量3000 g/t,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600 g/t,堿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32 h,結(jié)果見表4。
表4 條件驗證實驗結(jié)果Table 4 Results of conditional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由表4 結(jié)果可知,在較佳工藝條件下,金的浸出率較穩(wěn)定,尾渣品位可以降至0.34 g/t 以下,金浸出率可以達到93.78%以上。
(1)礦石中金品位為5.47 g/t,金屬礦物含量較低,以鐵的硫化物為主,其中金約有66.51%以自然金形式存在,其他主要以類質(zhì)同象或包裹體形式賦存在硫化物中,脈石礦物主要以石英、絹云母、綠泥石等硅酸鹽礦物為主。礦石工藝類型為蝕變巖型金礦石,礦石中金粒級屬中-粗粒金。
(2)通過環(huán)保浸金劑浸金條件實驗,獲得的較佳工藝條件為:磨礦細(xì)度-0.074 mm 含量90%,礦漿濃度40%,石灰用量3000 g/t,鐵氰化鉀助浸劑用量600 g/t,堿和助浸劑預(yù)處理2 h,金蟬浸金劑用量3000 g/t,浸出時間32 h,金浸出率可以達到93.97%以上。條件驗證實驗表明,在較佳工藝條件下,金的浸出率較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