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雙減”政策尤為強調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悅讀樂寫”策略來指導語文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語文課堂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對悅讀樂寫策略的實施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既要變革自身的教學思維,啟發(fā)學生悅讀樂寫的意識,又要對學科教學的手段進行豐富,盡量選擇能夠激起學生悅讀樂寫興致的方法和手段來指導語文教學。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下,有些教師并未對悅讀樂寫策略的應用給予足夠的重視,也很少借用悅讀樂寫策略來指導教學,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不明顯。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夠為“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悅讀樂寫策略的實踐研究提供一些建議。
一、變革教學思維,引發(fā)學生悅讀樂寫的意識
啟發(fā)學生悅讀樂寫的意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加真實地感受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悅讀樂寫策略的價值和優(yōu)勢,還可以改變部分教師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授課方式,切實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閱讀和寫作環(huán)境。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將引發(fā)學生悅讀樂寫的意識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例如,在教學《日月潭》一課時,在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利用設疑的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有著很多雄偉壯觀的景色。那么,你們曾經(jīng)都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呢?”讓學生用口語表達,分享自己去過的美麗的地方,以此來幫助學生初步養(yǎng)成悅讀樂寫的意識。隨后,教師從“悅讀”入手,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幫助學生設計一種符合學情的閱讀方案,并以此方案開展一次以“快樂閱讀”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需要對課文中的一些優(yōu)美語句進行閱讀和賞析,并將賞析的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比如,“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月潭”一句,生動地寫出了月潭的形象,讀起來具有美感,讓人印象深刻。最后,教師再從“樂寫”入手,根據(jù)學生課堂閱讀的情況,讓學生將自己心目中的“日月潭”用文字的形式描繪出來,從而在書寫的過程中深刻感受作者筆下的日月潭之美。
二、增添教學手段,激起學生悅讀樂寫的興致
選擇適合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方法來指導學生,能夠讓學生對于文本的學習更具主動性。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對悅讀樂寫的策略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眾所周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輔助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可以先利用微課進行課前導入,通過直觀地呈現(xiàn)動畫片,提高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喜愛程度。接著,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開展小組合作的閱讀活動。小組合作時,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就“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其他的動物當作是自己的媽媽”的問題展開交流和探討,從而在交流和探討中得出看事物要全面細致的觀點。最后,為了踐行悅讀樂寫的策略,教師還可以就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劇本編寫”的寫作練習。學生需要根據(jù)對文本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縮寫,并以劇本的形式呈現(xiàn)。
另外,為了讓學生對課后習題的完成更有興致,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縮寫的劇本以表演的方式呈現(xiàn),從而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提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強化讀寫練習,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借用悅讀樂寫策略來指導語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要給予學生多一點的練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練習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喜歡的方式默讀課文,并試著在閱讀完課文后,用自己的語氣說說閱讀感受。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閱讀文章,著重從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要叫“難忘的潑水節(jié)”,以及整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情等問題入手,通過深入地閱讀和理解,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了提高悅讀樂寫的效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我印象中的……節(jié)日”為主題,布置學生寫一篇小作文。通過讓學生按照要求寫小作文,讓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提升讀寫能力。
四、關注讀寫反思,提高學生悅讀樂寫的效果
在小學階段,想要在真正意義上提高語文悅讀樂寫教學的效果,讓學生逐漸喜歡上閱讀和寫作,不僅需要教師依照教材內(nèi)容對悅讀樂寫教學的策略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進,還需要教師在課后對整個悅讀樂寫教學過程進行系統(tǒng)化的反思和回顧,找出教學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悅讀樂寫策略,從而使其更加適合現(xiàn)階段教學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錄制膠囊功能,也可以利用學校錄播室里面的錄播系統(tǒng),將整個教學過程以視頻錄像的方式錄制和保存下來,并在課下多次且反復地進行觀看和研究,找出悅讀樂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改進。比如,小學生很難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植物不同的傳播種子的方式,因此,在接下來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傳授給學生一些閱讀技巧,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表格,將不同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進行歸納和整理。
另外,為了考查和檢驗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自己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進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進行改進。當然,想要讓悅讀樂寫的效果更好地發(fā)揮出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做好隨堂筆記,并讓學生不定期地去翻閱自己的隨堂筆記,從而讓學生在翻閱的過程中,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全面且深刻的認識。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悅讀樂寫策略來開展學科教學,不僅滿足了課程改革對于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提升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也為教師今后的教育教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既要認真分析和研究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嚴格按照教學規(guī)律來靈活應用悅讀樂寫策略,又要切實加強學生讀寫方面的訓練,通過為學生開發(fā)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悅讀樂寫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和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實驗小學)